IP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這是Inte.net在過去幾年快速增長所造成的結果
1)超過半數的B類地址已被分配。根據估計,它們大約在1995年耗盡。
2)32bit的IP地址從長期的Internet增長角度來看,一般是不夠用的。
3)當前的路由結構沒有層次結構,屬于平面型(flat)結構,每個網絡都需要一個路由表目。
隨著網絡數目的增長,一個具有多個網絡的網站就必須分配多個C類地址,而不是一個B類地址,因此路由表的規模會不斷增長。
無類別的域間路由選擇CIDR(ClasslessInterdomain
Routing)提出了一個可以解決第三個問題的建議,對當前版本的IP(IP版本4)進行擴充,以適應21世紀Internet的發展。對此我們將在10.8節進一步詳細介紹。
對新版的IP,即下一代IP,經常稱作IPng,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建議。1993年5月發行的IEEE Network(vol.7,no.3)對前三個建議進行了綜述,同時有一篇關于CIDR的論文。RFC1454[Dixon1993]對前三個建議進行了比較。
1)SIP,簡單Internet協議。它針對當前的IP提出了一個最小幅度的修改建議,采用64位地址和一個不同的首部格式(首部的前4比特仍然包含協議的版本號,其值不再是4)。
2)PIP。這個建議也采用了更大的、可變長度的和有層次結構的地址,而且首部格式也不相同。
3)TUBA,代表“TCPandUDPwithBiggerAddress”,它基于OSI的CLNP
(ConnectionlessNetworkProtocol,無連接網絡協議),一個與IP類似的OS
I協議。它提供大得多的地址空間:可變長度,可達20個字節。由于CLNP是一個現有的協議,而SIP和PIP只是建議,因此關于CLN P的文檔已經出現。RFC1347[Callon1992]提供了TUBA的有關細節。文獻[Perlman1992]的第7章對IPv4和CLNP進行了比較。許多路由器已經支持CLNP,但是很少有主機也提供支持。
4)TP/IX,由RFC1475[Ullmann1993]對它進行了描述。雖然SIP采用了64bit的址址,但是它還改變了TCP和UDP的格式:兩個協議均為32bit的端口號,64bit的序列號,64bit的確認號,以及TCP的32bit窗口。
前三個建議基本上采用了相同版本的TCP和UDP作為傳輸層協議。
由于四個建議只能有一個被選為IPv4的替換者,而且在你讀到此書時可能已經做出選擇,因此我們對它們不進行過多評論。雖然CIDR即將實現以解決目前的短期問題,但是IPv4后繼者的實現則需要經過許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