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1000Base-T 以太網的一個里程碑

    發表于:2007-05-26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
    在近二十年中,以太網已經成為應用最廣泛的連網技術。在發展過程中,以太網從簡單的工作組互連技術,成長為整個園區互連及城域網互連的技術。同時,連網速度也從10M升級到100M、到現在的1000M。正是由于這些驚人的發展,使以太網成為今天多種多樣網絡應用的

    在近二十年中,以太網已經成為應用最廣泛的連網技術。在發展過程中,以太網從簡單的工作組互連技術,成長為整個園區互連及城域網互連的技術。同時,連網速度也從10M升級到100M、到現在的1000M。正是由于這些驚人的發展,使以太網成為今天多種多樣網絡應用的主要網絡互連技術。

      由于千兆以太網以前要以價格較貴的光纖為載體,因此沒有得到廣泛的推廣。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已可以在銅纜上實現千兆以太網,即1000Base-T技術。它不僅提供了1000M的速度,同時延續了以太網平穩擴展的技術特點,達到了在現有的5類雙絞線上以1000Mbps的速度傳輸100米的能力,成為以太網技術的又一個里程碑。

      標準進展

      1995年11月,IEEE802.3工作組決定委任一個高速研究組(HigherSpeedStudyGroup),研究將快速以太網速度增至更高。該研究組研究了將快速以太網速度增至1000M以太網的可行性和方法。1996年6月IEEE標準委員會批準了千兆位以太網方案授權申請。隨后IEEE802.3工作組成立了802.3z工作委員會。

      1000Base-T標準(IEEE802.ab)是現有的廣泛應用的快速以太網的擴展,它定義了在現有的5類雙絞線布線系統上實現高效益的千兆以太網互連的標準。該標準同時支持最新出現的EIA/TIACat5e布線系統標準。這樣一來,所有運行快速以太網的雙絞線系統均可平穩過渡到千兆以太網,來適應各種不同類型的、需要高帶寬的應用系統。

      IEEE802.3z千兆以太網標準在1998年6月通過,它規定的三種收發信機包括三種介質:1000Base-LX應用于已安裝的單模光纖基礎上,1000Base-SX應用于已安裝的多模光纖基礎上,1000Base-CX應用于已安裝的在設備室內連接的平衡屏蔽銅纜基礎上。1000Base-LX收發信機同時可以應用于已安裝的多模光纖基礎上,最長鏈路距離至少550米。



      圖1千兆以太網層次結構

      IEEE標準委員會在1999年6月通過了1000Base-T標準。規定了在五類UTP線纜上運行1000M的標準。

      應該說,1000Base-T標準并不是全新的標準,它是在贏得了巨大成功的10M和100MIEEE802.3以太網標準的基礎上的延伸,它和以太網(10Mbps)有著相同的幀格式、全雙工操作和流量控制。在半雙工模式中,千兆位以太網也采用相同的GSMA/CD基本原理提供1000Mbps的數據帶寬。但其良好的向下兼容性、可移植性及易管理性,使得千兆位以太網成為高速、寬帶網絡應用的戰略性選擇。


      技術原理


      1000Base-T技術能在五類線上提供1000Mbps的傳輸帶寬,而五類線是在LAN體系中最廣泛采用的物理媒體。IEEE的標準化委員會在1999年6月正式批準1000Base-T成為一種以太網標準。它是一種使用5類UTP作為網絡傳輸介質的千兆以太網技術,最長有效距離與1000Base-TX一樣可以達到100米。用戶可以采用這種技術在原有的快速以太網系統中實現從100Mbps到1000Mbps的平滑升級。與1000Base-LX、1000Base-SX和1000Base-CX網絡介質不同,1000Base-T不支持8B/10B編碼/譯碼方案,需要采用專門的更加先進的編碼/譯碼機制。

      如圖1所示,1000Base-T是千兆以太網4個物理層之一,收發機制為千兆以太網的兩個標準之一:IEEE802.3z或稱1000Base-X和IEEE802.3ab或稱1000Base-T。在1000Base-T之前的1000Base-X技術采用三種物理介質:單模光纖、多模光纖和25米的短距離屏蔽銅纜。由于目前的大多數布線系統是采用的5類雙絞線,1000Base-T標準可支持在符合ANSI/TIA/EIA-568A(1995)標準的5類雙絞線上運行千兆以太網。1000Base-T采用4對5類雙絞線完成1000Mbps的數據傳送,每一對雙絞線傳送250Mbps的數據流。

      與1000Base-T相比,1000Base-TX采用兩對雙絞線,一收一發;由于采用4B/5B編碼,為完成100Mbps的數據率,1000Base-TX采用125Mband的信號速率。1000Base-T采用了與1000Base-TX相同的125Mband的信號速率,但編碼方式采用不同的方式:PAM-5(5LevelPulseAmplitudeModulation),以達到250Mbps的數據率。如表1所示。



      由于上述原因,1000Base-T與1000Base-TX兼容性較好,因此,很多1000Base-T接口產品具有10/100/1000M自適應能力。

      技術應用

      1000Base-T技術可以使企業網絡迅速提高性能。1000BaseT技術本身就是以太網技術,它不需要改變以太網的工作機制(如:MAC層),也不需要改變數據報的格式。1000Base-T支持所有的Layer2、Layer3的網絡服務,同時也對各種網絡的應用具有很好的支持,如:高可靠性、QoS、安全策略、服務器負載均衡(SLB)等等。1000Base-T同樣支持所有以太網Layer2的功能,如:802.1p、EtherChannel、Inter-Switchlink(ISL)、VLAN、802.1Q和spanningtree。

      1000Base-T技術非常適用于以下三種應用(如圖2所示):



      圖21000Base-T應用

      接入交換機到匯聚交換機互連

      目前,從接入交換機到桌面計算機的連接已經從10M向100M過渡,為確保網絡的性能,1000M的上聯到匯聚交換機是需要的。1000Base-T可以以較高的性能價格比完成網絡的升級。

      數據中心服務器與交換機互連

      目前,各種1000Base-T的網卡已經上市。1000Base-T將被大量用于數據中心的服務器與服務器交換機之間的互聯。這是一種經濟的、簡單高效的組網方式。

      接入交換機與桌面計算機互連

      隨著IntelPRO/1000系列網卡的出現,采用1000BaseT連接的工作或高性能的PC系統已經變得成熟。在不久的將來,高性能的桌面系統可以通過10/100或1000Base-T連接到網絡,網絡的骨干將由多條GE或10GE構成。


      網絡升級


      如果你的布線設備符合五類或五類以上標準,就可以輕松地開始千兆銅纜網絡升級。

      首先需要升級主干交換設備。準備好新的千兆銅纜交換機,如果不考慮原來主干交換機中虛擬局域網(VLAN)等的相關設置,只需將雙絞線從原來的主干交換機拔下來,插到新的千兆銅纜交換機相應的端口上就可以了。因為千兆銅纜交換機上的RJ-45端口都是10/100/1000Mbps自適應的,同樣支持全雙工傳輸模式。

      然后,把上連到主干交換機的二級交換機更換成有1000Base-T上連端口或模塊的交換機。當然,如果還要使用原來的以太網/快速以太網交換機,上連到主干交換機上的千兆銅纜端口,網絡依然可以聯通。

      對交換機進行必要的升級后,下一步就是考慮提高服務器到主干網絡的速度。很簡單,給服務器加一塊千兆銅纜網卡就可以了。這片網卡也是10/100/1000Mbps自適應的,支持全雙工傳輸模式。

      到這兒,升級工作就已經結束了,就可以享受千兆網絡了。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