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備忘錄的狀態
本文檔講述了一種Internet社區的Internet標準跟蹤協議,它需要進一步進行討論和建
議以得到改進。請參考最新版的“Internet正式協議標準”(STD1)來獲得本協議的標準化
程度和狀態。本備忘錄的發布不受任何限制。
版權聲明
Copyright(C)TheInternetSociety(1998).AllRightsReserved.
摘要
本技術規范定義IPv6的尋址體系結構。本文件包括IPv6尋址模型、IPv6地址的
文字表示、IPv6單播地址、任意點播地址和組播地址的定義以及IPv6節點需要的地址。
目錄
摘要 1
1.簡介 2
2.IPv6尋址 2
2.1尋址模型 3
2.2地址的文本表示 3
2.3地址前綴的文本表示 4
2.4地址類型表示 5
2.5單播地址 5
2.5.1接口標識符 6
2.5.2未指定地址 7
2.5.3回返地址 7
2.5.4嵌有IPv4地址的IPv6地址 7
2.5.5NSAP地址 7
2.5.6IPX地址 8
2.5.7可集聚全球單播地址 8
2.5.8本地用IPv6單播地址 8
2.6任意點播地址 9
2.6.1要求的任意點播地址 9
2.7組播地址 10
2.7.1預定義的組播地址 11
2.7.2新IPv6組播地址的分配 12
2.8節點要求的地址 12
3.安全性考慮 13
附錄A創建EUI-64接口標識符 13
A.1具有EUI-64標識符的鏈路或節點 13
A.2具有IEEE80248位MAC地址的鏈路或節點 13
A.3具有非全球標識符的鏈路 14
A.4無標識符的鏈路 14
附錄B文本表示的ABNF描述 15
附錄C對RFC1884的修改 15
參考資料 16
作者聯系方法 17
版權說明 17
1.簡介
本技術規范定義了IPv6的尋址體系結構。包括當前定義的IPv6地址格式的詳細描
述。
作者衷心感謝PaulFrancis,ScottBradner,JimBound,BrianCarpenter,Matt
Crawford,DeborahEstrin,RogerFajman,BobFink,PeterFord,BobGilligan,DimitryHaskin,
TomHarsch,ChristianHuitema,TonyLi,GregMinshall,ThomasNarten,ErikNordmark,Yakov
Rekhter,BillSimpson和SueThomson所做的努力。
2.IPv6尋址
IPv6地址為接口和接口組指定了128位的標識符。有三種地址類型:
·單播。一個單接口有一個標識符。發送給一個單播地址的包傳遞到由該地址標識的接口
上。
·任意點播。一般屬于不同節點的一組接口有一個標識符。發送給一個任意點播地址的包
傳送到該地址標識的、根據選路協議距離度量最近的一個接口上。
·組播。一般屬于不同節點的一組接口有一個標識符。發送給一個組播地址的包傳遞到該
地址所標識的所有接口上。
在IPv6中沒有廣播地址,它的功能正在被組播地址所代替。在本文中,地址內的字
段給
予一個規定的名字,例如“用戶”。當名字后加上標識符一起使用(如“用戶ID”)時,
則用來表示名字字段的內容。當名字和前綴一起使用時(如“用戶前綴”)則表示一直到包括
本字段在內的全部地址。
在IPv6中,任何全“0”和全“1”的字段都是合法值,除非特殊地排除在外的。
特別是前綴可以包含“0”值字段或以“0”為終結。
2.1尋址模型
所有類型的IPv6地址都被分配到接口,而不是節點。一個IPv6單播地址屬于單個
接口。因為每個接口屬于單個節點,多個接口的節點,其單播地址中的任何一個可以用作該
節點的標識符。所有接口至少需要有一個鏈路本地單播地址(見2.8節額外需要的地址)。
一個單接口可以指定任何類型的多個IPv6地址(單播、任意點播、組播)或范圍。具有大于
鏈路范圍的單播地址,對這樣的接口是不需要的,也就是從非鄰居或者到非鄰居的這些接口,
不是任何IPv6包的起源或目的地。這有時適用于點到點接口。對這樣的尋址模型有一個
例外:
如果處理多個物理接口的實現呈現在Internet層好像一個接口的話,一個單播地址
或一組單播地址可以分配給多個物理接口。這對于在多個物理接口上負載共享很有用。
目前的IPv6延伸了IPv4模型,一個子集前綴與一條鏈路相關聯。多個子集前綴可
以指定給同一鏈路。
2.2地址的文本表示
用文本串表示的IPv6地址有三種規范形式:
(1)優先選用的形式為x:x:x:x:x:x:x:x:,其中x是8個16位地址段的十六進
制值。
例如:
FEDC:BA98:7654:3210:FEDC:BA98:7654:3210
1080:0:0:0:8:800:200C:417A
個別字段中前面的0可以不寫,但是每段必須至少有一位數字((2)中描述的情形除
外)。
(2)在分配某種形式的IPv6地址時,會發生包含長串0位的地址。為了簡化包含0位
地址的書寫,指定了一個特殊的語法來壓縮0。使用“::”符號指示有多個0值的16位
組?!埃海骸狈栐谝粋€地址中只能出現一次。該符號也能用來壓縮地址中前部和尾部的0。
用下面的例子來說明:
1080:0:0:0:8:800:200C:417A單播地址
FF01:0:0:0:0:0:0:101組播地址
0:0:0:0:0:0:0:1回返地址
0:0:0:0:0:0:0:0未指定地址
可用下面的壓縮格式表示:
1080::8:800:200C:417A單播地址
FF01::101組播地址
::1回返地址
::未指定地址
(3)當談到IPv4和IPv6節點這樣一個混合環境時,有時更適合于采用另一種表示
形式:x:x:x:x:x:x:d.d.d.d,其中x是地址中6個高階16位段的十六進制值,d是
地址中4個低價8位段的十進制值(標準IPv4表示)。舉例說明:
0:0:0:0:0:0:13.1.68.3
0:0:0:0:0:FFFF:129.144.52.38
寫成壓縮形式為:
::13.1.68.3
::FFFF.129.144.52.38
2.3地址前綴的文本表示
IPv6地址前綴的表示方式和IPv4地址前綴在CIDR中的表示方式很相似。一個
IPv6地址前綴可以表示為如下的形式:
IPv6地址/前綴長度
其中,IPv6地址是2.2節中表示的任何形式的IPv6地址。而前綴長度是組成前綴
的十進制值,說明地址最左邊的連續的地址位的長度。
例如,60位長的前綴12AB00000000CD3(十六進制)可用下面的合法格式來表
示:
12AB:0000:0000:CD30:0000:0000:0000:0000/60
12AB::CD30:0:0:0:0/60
12AB:0:0:CD30::/60
但是,下面的表示方式是不合法的。
12AB:0:0:CD3/60在任何一個16位段的地址塊中,可以省略前部的0。但
不能省略尾部的0。
12AB::CD30/60/左邊的地址會展開成12AB:0000:0000:0000:00
00:000:0000:CD30
12AB::CD3/60/左邊的地址會展開成12AB: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CD3
當書寫節點地址和它的子網前綴兩者時,可以組合成如下表示:
節點地址:
12AB:0:0:CD30:123:4567:89AB:CDEF
和它的子網號:
12AB:0:0:CD30::/60
可以縮寫成為:
12AB:0:0:CD30:123:4567:89AB:CDEF/60
2.4地址類型表示
一個IPv6地址的具體類型是由地址的前面幾位來指定的。包含這前面幾位的可變長
度字段稱為格式前綴(FP)。這些前綴的初始分配如下:
分配前綴(二進制)占地址空間的百分率
————————————————————————————
保留000000001/256
未分配000000011/256
為NSAP地址保留00000011/128
為IPX地址保留00000101/128
未分配00000111/128
未分配000011/32
未分配00011/16
可集聚全球單播地址0011/8
未分配0101/8
未分配0111/8
未分配1001/8
未分配1011/8
未分配1101/8
未分配11101/16
未分配111101/32
未分配1111101/64
未分配11111101/128
未分配1111111001/512
鏈路本地單播地址11111110101/1024
站點本地單播地址11111110111/1024
組播地址111111111/256
注:(1)未指定地址(見2.5.2節)、回返地址(見2.5.3節),和嵌入IPv4地址的IP
v6地址(見2.5.4節)的分配在格式前綴空間0000-0000以外。
(2)除了組播地址(11111111)外,格式前綴空間001到111,在EUI-64格式中都
要求必須有64位接口標識符。參見2.5.1節中的定義。
這樣的分配方案支持可集聚地址、本地用地址和組播地址的直接分配,并有保留給NS
AP地址和IPX地址的空間。其余的地址空間留給將來用??捎糜谝延惺褂玫臄U展(如附加
可集聚地址等)或者新的用途(如將定位符和標識符分開)。地址空間的15%是初始分配的,
其余85%的地址空間留作將來使用。
單播地址和組播地址是由地址的高階字節值來區分的:值為FF(11111111)標識一個
地址為組播地址,其他值則標識一個地址為單播地址。任意點播地址取自單播地址空間,和
單播地址在語法上是無法區分的。
2.5單播地址
IPv6單播地址是用連續的位掩碼集聚的地址,類似于CIDR的IPv4地址。IPv6
中的單播地址分配有多種形式,包括全部可集聚全球單播地址、NSAP地址、IPX分級
地址、站點本地地址、鏈路本地地址以及運行IPv4的主機地址。將來還可以定義另外的
地址類型。
IPv6節點對IPv6地址的內部結構可能知之甚多或知之甚少,這是由節點的作用決
定的(例如,主機還是路由器)。在最簡單的情況下,節點把單播地址(包括它本身)看成是無
內部結構的、如下圖所表示的128位地址。
|128bits|
+-----------------------------------------------------------------+
|節點地址|
+-----------------------------------------------------------------+
一個稍完善但仍很簡單的主機可能還知道它所連接的鏈路的子網前綴,在這種場合下,
不同地址可能有不同值。更完善的主機可能知道單播地址中其他分級邊界。雖然一個非常簡
單的路由器可能對IPv6單播地址的內部結構一無所知,但為了運行選路協議,路由器對
一個或多個分級邊界要有更為普遍的知識。知道邊界隨路由器不同而不同,是由路由器在選
路分級中所處的位置決定的。
2.5.1接口標識符
在IPv6單播地址中接口標識符用來標識鏈路的接口。標識符在該鏈路上應是唯一的。
也可能在較寬范圍內是唯一的。在許多情況下,一個接口標識符與該接口的鏈路層地址相同。
在一個單節點上,同一個接口標識符可以用在多個接口上。在一個單節點的多個接口上,
用同樣的接口標識符不會影響接口標識符的全球唯一性,或由接口標識符創建的每個IPv6
地址的全球唯一性。
在許多格式前綴中(見2.4節),接口標識符要求64位長,并構成IEEEEUI-64格式。
基于EUI-64的接口標識符,當全球令牌可用時(如IEEE48位MAC),具有全球范圍的
意義。當全球令牌不可用時(如串行鏈路、隧道終點等),則只具有本地范圍的意義。當由EU
I-64形成接口標識符時,若u位(IEEEEUI-64術語中稱全球/本地位)置1,則表示全球
范圍;若u位置0,則表示本地范圍。一個EUI-64標識符的頭三個字節的二進制表示
如下所示。
000112
|078563|
+----+----+----+----+----+----+
|cccc|ccug|cccc|cccc|cccc|cccc|
+----+----+----+----+----+----+
按Internet標準中的位序,其中u是全球/本地位,g是個體/團體位,c是公司標
識符?!案戒汚創建基于EUI-64接口標識符”為不同的基于EUI-64接口標識符的創
建提供了實例。
當形成接口標識符時,使用u位的動機是當硬件令牌不可用,即在串行鏈路、隧道終
點等情況下,便于系統管理員人工配置本地范圍標識符。另一種方法是用0200:0:0:1、
0200:0:0:2等形式代替十分簡單的::1、::2等形式。
在IEEEEUI-64標識符中使用全球/本地位的目的是為了將來技術的發展能利用具有全
球范圍的接口標識符所帶來的好處。
形成接口標識符的細節定義在IPover<link>技術規范中,諸如IPoverEthernet[ETHE
R]、IPoverFDDI[FDDI]等。
2.5.2未指定地址
地址0:0:0:0:0:0:0:0稱為未指定地址。它不能分配給任何節點。意思是沒有這
個地址。它的一個應用示例是初始化主機時,在主機未取得自己的地址以前,可在它發送的
任何IPv6包的源地址字段放上未指定地址。
未指定地址不能在IPv6包中用作目的地址,也不能用在IPv6選路頭中。
2.5.3回返地址
單播地址0:0:0:0:0:0:0:1稱為回返地址。節點用它來向自身發送IPv6包。它
不能分配給任何物理接口??梢栽O想它正在與一個虛擬接口相關聯(如回返接口)。
發送到單節點外的IPv6包回返地址必須用作源地址。具有一個目的地址為回返地址
的包不應發送出單節點之外,IPv6路由器也不會轉發這樣的包。
2.5.4嵌有IPv4地址的IPv6地址
IPv6過渡機制[TRAN]包括一種技術,使主機和路由器能在IPv4選路基礎設施
上動態地以隧道方法傳送IPv6包。使用該技術的IPv6節點要指定特殊的IPv6單播
地址,它在低階32位上攜帶IPv4地址。這種地址類型稱其為“與IPv4兼容的IPv6
地址”,并具有下面的格式:
|80位|16|32位|
+--------------------------------------+--------------------------+
|0000..............................0000|0000|IPv4地址|
+--------------------------------------+----+---------------------+
第二種類型的IPv6地址嵌有IPv4地址。該地址用來表示只支持IPv4,而不支
持IPv6的節點的IPv6地址。這種地址類型稱為“與IPv4映射的IPv6地址”,并具
有下面的格式:
|80位|16|32位|
+--------------------------------------+--------------------------+
|0000..............................0000|FFFF|IPv4地址|
+--------------------------------------+----+---------------------+
2.5.5NSAP地址
NSAP地址到IPv6地址的映射定義在[NSAP]中。對于已經規劃或應用OSINSAP
尋址計劃,并希望應用IPv6或向IPv6過渡的網絡實現者,該文件應該重新設計成IPv
6尋址計劃來滿足他們的需要。另外還定義了一套機制,用來在IPv6網絡中支持OSI
NSAP尋址。如果需要這種支持的話,則必須要有這樣的機制。該文件還定義了OSI地址
格式內IPv6地址的映射,這應該是必需的。
2.5.6IPX地址
IPX地址到IPv6地址的映射表示如下:
|7|121位|
+-------+---------------------------------------------------------+
|0000010|待定義|
+-------+---------------------------------------------------------+
本草案的定義、動機和使用正在研究中。
2.5.7可集聚全球單播地址
全部可集聚全球單播地址定義在[AGGR]中。設計這樣的地址格式為了既支持基于當
前供應商的集聚,又支持被稱為交換局的新的集聚類型。其組合使高效的選路集聚可用于直
接連接到供應商和連接到交換局兩者的站點上。站點可以選擇連接到兩種類型中的任何一種
集聚點。
IPv6可集聚全球單播地址格式如下所示:
|3|13|8|24|16|64位|
+--+-----+---+--------+--------+--------------------------------+
|FP|TLA|RES|NLA|SLA|接口號|
||ID||ID|ID||
+--+-----+---+--------+--------+--------------------------------+
其中:
001(FP)用于可集聚全球單播地址的格式前綴(3位);
TLAID為頂級集聚標識符;RES保留將來用;
NLAID為下一級集聚標識符;SLAID為站點級集聚標識符;
INTERFACEID為接口標識符。
在[AGGR]中,還規定了內容、字段長度和分配規則。
2.5.8本地用IPv6單播地址
規定了鏈路本地和站點本地兩種類型的本地使用單播地址。鏈路本地地址用在單鏈路
上,而站點本地地址用在單站點上。鏈路本地地址格式表示如下:
|10位|54位|64位|
+----------+-------------------------+----------------------------+
|1111111010|0|接口號|
+----------+-------------------------+----------------------------+
設計鏈路本地地址的目的是為了用于諸如自動地址配置、鄰居發現或無路由器存在的單
鏈路的尋址。
路由器不能將帶有鏈路本地源地址或目的地址的任何包轉發到其他鏈路上去。
站點本地地址具有下面的地址格式:
|10位|38位|16位|64位|
+----------+-------------+-----------+----------------------------+
|1111111011|0|子網號|接口號|
+----------+-------------+-----------+----------------------------+
站點本地地址的設計目的是為了用于無需全球前綴的站點內部尋址。
路由器不應轉發站點外具有站點本地源或目的地址的任何包。
2.6任意點播地址
IPv6任意點播地址是分配給一般屬于不同節點的多個接口。根據這個特性,發送給
任意點播地址的包,總是發送到具有該地址并按照選路協議測得距離為最近的接口。
任意點播地址從單播地址空間分配而來,可用任何一種規定的單播地址格式。這樣,任
意點播地址和單播地址在語法上是無法區別的。當一個單播地址分配給多個接口時,如果把
它轉為任意點播地址,那么被分配該地址的節點,必須顯式地配置,以便知道這是一個任意
點播地址。
對于任何已分配的單播地址,有一個最長的地址前綴P用于標識拓撲地區。在該地區
中,所有接口均屬于該任意點播地址。在由P標識的區域內,任意點播組的每個成員,被
告知在選路系統中作為一個獨立實體(通常稱之為“主機路由”)。在P標識的區域以外,任
意點播地址可以集合在前綴P的選路通告中。
在最壞情況下,一個任意點播組的前綴P可以是0前綴,那組成員可能沒有拓撲位置。
在這種情況下,任意點播地址在整個Internet中,必須被告知作為一個分離的選路實體,
這就為可以支持多少這樣的全球任意點播組,帶來嚴格的規模限制。因此,期望支持全球任
意點播組似乎是不可能的或者說是非常受限制的。
任意點播地址的用途之一是標識一組路由器,該組路由器是屬于提供Internet服務
的一個組織的。這樣的地址在IPv6選路頭中可用作直接地址,造成包的傳遞通過一個特
定的集聚或集聚系列。其他可能的用途是標識連到一個特定子網的一組路由器,或者標識提
供入口到一個特定選路域的一組路由器。
Internet任意點播地址在廣泛傳播及隨意使用方面經驗不多,然而已知使用它們所
帶來的復雜性和麻煩卻很普遍[ANYCST]。在獲得更多的經驗,并對一些問題有一致的
解決方案之前,IPv6任意點播地址的下列限制始終存在。
·任意點播地址不能用作IPv6包的源地址。
·任意點播地址不能指定給IPv6主機,只能指定給IPv6路由器。
2.6.1要求的任意點播地址
預定的子網路由器任意點播地址,其格式如下:
|n位|128-n位|
+------------------------------------------------+----------------+
|子網前綴|00000000000000|
+------------------------------------------------+----------------+
在任意點播地址中,子網前綴用來標識一條特定鏈路。對于接口標識符置0的鏈路上
的一個接口,其任意點播地址和單播地址語法上是相同的。
發送給子網路由器任意點播地址的包會傳遞到子網上的一個路由器。與子網有接口的所
有路由器需要支持子網路由器任意點播地址。子網路由器任意點播地址企圖用在某些應用場
合,即一個節點需要和遠程子網上一組路由器中的一個進行通信的場合。例如當移動主機要
和一個位于本子網的移動代理通信的場合。
2.7組播地址
IPv6組播地址是一組節點的標識符。一個節點可以歸屬于任意數量的組播組。組播
地址具有下面的格式:
|8|4|4|112位|
+-------+----+----+---------------------------------------------+
|11111111|flgs|scop|組號|
+--------+----+----+---------------------------------------------+
地址開始的11111111標識該地址為組播地址。標志由4位組成:
+-+-+-+-+
|0|0|0|T|
+-+-+-+-+
前面3位為保留位,初始設置為0。
T=0指示一個永久分配的(熟知的)組播地址,由全球Internet編號機構進行分配。
T=1指示一個非永久分配(臨時)的組播地址。
4位的組播范圍值用來限制組播組的范圍。該字段的可能值如下表:
0保留8組織本地范圍
1節點本地范圍9(未分配)
2鏈路本地范圍A(未分配)
3(未分配)B(未分配)
4(未分配)C(未分配)
5站點本地范圍D(未分配)
6(未分配)E全球范圍
7(未分配)F保留
組標識符字段標識給定范圍內的組播組,可以是永久的,也可以是臨時的。
永久分配的組播地址,意思是獨立于范圍值。例如,如果為NTP服務器組指定一個
組標識符為101(十六進制)的永久組播地址,于是:
FF01:0:0:0:0:0:0:101指在同一節點上的所有NTP服務器。
FF02:0:0:0:0:0:0:101指在同一鏈路上的所有NTP服務器。
FF05:0:0:0:0:0:0:101指在同一站點上的所有NTP服務器。
FF0E:0:0:0:0:0:0:101指Internet上的所有NTP服務器。
非永久分配的組播地址僅在給定范圍內才有意義。例如,在某個站點由非永久的站點本
地組播地址FF15:0:0:0:0:0:0:101標識的組與一個不同站點中使用同一個組標識
符的組沒有關系,與不同范圍內使用同一個組標識符分配非永久地址的組也沒有關系,與具
有同一個組標識符的永久組也沒有關系。
組播地址在IPv6包中不能用作源地址或出現在任何選路頭中。
2.7.1預定義的組播地址
下面為熟知的預定義的組播地址。
保留的組播地址:
FF00:0:0:0:0:0:0:0
FF01:0:0:0:0:0:0:0
FF02:0:0:0:0:0:0:0
FF03:0:0:0:0:0:0:0
FF04:0:0:0:0:0:0:0
FF05:0:0:0:0:0:0:0
FF06:0:0:0:0:0:0:0
FF07:0:0:0:0:0:0:0
FF08:0:0:0:0:0:0:0
FF09:0:0:0:0:0:0:0
FF0A:0:0:0:0:0:0:0
FF0B:0:0:0:0:0:0:0
FF0C:0:0:0:0:0:0:0
FF0D:0:0:0:0:0:0:0
FF0E:0:0:0:0:0:0:0
FF0F:0:0:0:0:0:0:0
上面列出的是保留的組播地址,且永遠不能分配給任何組播組。
所有節點地址:
FF01:0:0:0:0:0:0:1
FF02:0:0:0:0:0:0:1
上面列出的組播地址標識了范圍1(節點本地)或范圍2(鏈路本地)內的所有IPv6節點
的組。
所有路由器地址:
FF01:0:0:0:0:0:0:2
FF02:0:0:0:0:0:0:2
FF05:0:0:0:0:0:0:2
以上的組播地址標識了范圍1(節點本地)、范圍2(鏈路本地)或范圍5(站點本地)內的所
有IPv6路由器的組。
請求節點地址:FF02:0:0:0:0:1:FFXX:XXXX
上面的組播地址是從節點的單播和任意點播地址計算而得的。取單播或任意點播地址的
低24位,并將其附加到前綴FF02:0:0:0:0:1:FF00::/104上形成一個請求節點
組播地址,其范圍在FF02:0:0:0:0:1:FF00:0000至FF02:0:0:0:0:1:FFF
F:FFFF之間。
例如,對應IPv6地址4037::01:800:200E:8C6C的請求節點組播地址是
FF02::1:FF0E:8C6C。IPv6地址差別僅在高位,譬如,由于與不同的集聚相關聯的多個高
位前綴,將映射到同一個請求節點地址,因此減少了一個節點必須加入的組播地址數。
對每個指定的單播和任意點播地址,一個節點需要計算并加入相關的請求節點組播地
址。
2.7.2新IPv6組播地址的分配
目前將IPv6組播地址映射到IEEE802MAC地址的方法是用IPv6組播地址的低階
32位來創建MAC地址。值得提出的是令牌網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定義見[TOKEN]。3
2位組標識符將生成唯一的MAC地址。由于新IPv6組播地址應當分配,所以組標識符總
是在低階32位上,如下圖所示:
|8|4|4|80bits|32bits|
+-------+----+----+---------------------------+-----------------+
|11111111|flgs|scop|reservedmustbezero|groupID|
+--------+----+----+---------------------------+-----------------+
盡管將永久IPv6組播組數限制在232,但在將來不可能成為極限。如果將來必須要
超過這個限度,組播仍然能工作,只是處理稍慢而已。
其他IPv6組播地址的定義和注冊由IANA[MASGN]完成。
2.8節點要求的地址
主機需要識別下面的地址以辨識它自身:
·它的每個接口的鏈路本地地址。
·分配的單播地址。
·回返地址。
·所有節點的組播地址。
·每一個分配的單播和任意點播地址的請求節點組播地址。
·主機所屬的所有其他組的組播地址。
主機需要識別的所有地址,要求路由器都能識別,路由器還要能識別用來識別其本身的
下列地址:
·配置路由器工作的接口所用的子網路由器任意點播地址。
·完成路由器配置要用的所有其他任意點播地址。
·所有路由器組播地址。
·路由器歸屬于所有其他組的組播地址。
在實現中應該預定義的地址前綴包括:
·未指定地址。
·回返地址。
·組播前綴(FF)。
·本地用前綴(鏈路本地和站點本地)。
·預定義的組播地址。
·IPv4兼容的前綴。
實現時除非專門配置(如任意點播地址),應假設所有其他地址均為單播地址。
3.安全性考慮
IPv6尋址文件對Internet基礎設施的安全性沒有任何直接影響。IPv6包身份驗
證的定義見[AUTH]。
附錄A創建EUI-64接口標識符
根據特定鏈路或節點的特性,有不少方法可以創建EUI-64接口標識符。本附錄介紹
了其中的某些方法。
A.1具有EUI-64標識符的鏈路或節點
將一個EUI-64標識符轉換成一個接口標識符,只需改變u位的值。例如,一個全
球唯一的EUI-64標識符具有下面的形式:
|01|13|34|46|
|05|61|27|83|
+----------------+----------------+----------------+----------------+
|cccccc0gcccccccc|cccccccc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
其中,c位是分配給公司的標識符;0是全球/本地位的值,此處指本地范圍;m是生
產商選擇的擴展標識符。IPv6接口標識符的形式如下:
|01|13|34|46|
|05|61|27|83|
+----------------+----------------+----------------+----------------+
|cccccc1gcccccccc|cccccccc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
唯一改變的是轉變全球/本地位的值。
A.2具有IEEE80248位MAC地址的鏈路或節點
[EUI64]規定了從一個IEEE48位MAC標識符創建一個EUI-64標識符的方法。
就是將以十六進制表示的兩個字節OxFF和OxFE插入到48位MAC地址中間(公司
標識符與廠商配給的標識符之間)。下面的例子是一個具有全球范圍的48位MAC地址。
|01|13|34|
|05|61|27|
+----------------+----------------+----------------+
|cccccc0gcccccccc|cccccccc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
其中,c位是分配給公司的標識符;0是指示全球范圍的全球/本地位值;g是個體/團
體位;m是生產廠選擇的擴展標識符。這樣,接口標識符便具有下面的形式:
|01|13|34|46|
|05|61|27|83|
+----------------+----------------+----------------+----------------+
|cccccc1gcccccccc|cccccccc11111111|11111110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
當接口或節點上IEEE89248位MAC地址可用時,由于它們具備的可用性和唯一性
特性,就可以用它來實現創建接口標識符。
A.3具有非全球標識符的鏈路
有許多鏈路類型,當多個接入時,例如包括LocalTalk和Arcnet,就無全球唯一
的鏈路標識符。創建EUI-64格式化標識符的方法是取鏈路標識符(如LocalTalk8位
節點標識符),并在其前面填充0。下面就是一個具有十六進制值Ox4F的LocalTalk8
位節點標識符生成的接口標識符的例子。
|01|13|34|46|
|05|61|27|83|
+----------------+----------------+----------------+----------------+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1111|
+----------------+----------------+----------------+----------------+
注意其中的全球/本位置為0,以指示本地范圍。
A.4無標識符的鏈路
有一些鏈路無任何類型內置標識符。最普遍的就是一些串行鏈路和配置的隧道。為鏈路
選擇的接口標識符必須是唯一的。
當一條鏈路上無內置標識符可用時,最好是用從另一個接口的,或分配給節點本身的,
一個全球接口標識符。使用這種方法就不會有連接同一鏈路的同一節點的其他的接口會用同
樣的標識符。
如果在鏈路上無全球接口標識符可使用時,就需要創建一個本地范圍接口標識符。唯一
的要求就是在該鏈路上是唯一的。有許多可能的方法用來選擇一條鏈路唯一的接口標識符,
包括如下方法:
·人工配置。
·生成隨機數。
·節點串行號(或其他節點特殊令牌)。
鏈路唯一接口標識符的生成方法應該使一個節點啟動后或者接口從節點中刪除或加入
時都不應該有變化。
合適算法的選擇,取決于鏈路和實現。形成接口標識符的細節規定在相應的IPv6over<
link>技術規范中。建議在任何自動算法中要實現沖突檢測算法。
附錄B文本表示的ABNF描述
本附錄定義了ABNF[ABNF]中的IPv6地址及前綴的文本表示,僅供參考用。
IPv6address=hexpart[":"IPv4address]
IPv4address=1*3DIGIT"."1*3DIGIT"."1*3DIGIT"."1*3DIGIT
IPv6prefix=hexpart"/"1*2DIGIT
hexpart=hexseq|hexseq"::"[hexseq]|"::"[hexseq]
hexseq=hex4*(":"hex4)
hex4=1*4HEXDIG
附錄C對RFC1884的修改
對RFC1884(IPv6尋址體系結構)作了如下的修改:
1:增加了一個描述文本表示的ABNF的附錄。
2:澄清了鏈路唯一標識符在自舉或其他接口重新配置后不會改變。
3:闡述了評議后的地址模型。
4:改變了集聚格式術語,以便和集聚草案一致。
5:增加了在同一節點上,接口標識符可用于多個接口的文字說明。
6:增加了定義新組播地址的規則。
7:增加了創建基于EUI-64接口標識符的描述過程
8:增加了定義IPv5前綴的標記方法。
9:用一個長的前綴改變請求節點組播的定義。
10:增加了站點范圍所有路由器組播地址。
11:規定可集聚全球單播地址用001格式前綴。
12:將010(基于供應商的單播)和100(保留為地理上的)格式前綴改成未指定的格式
前綴。
13:增加了對單播地址的接口標識符的定義部分;對單播地址增加了接口標識符定義的
選擇。要求在格式前綴范圍內使用EUI-64以及在EUI-64中置全球/本地范圍位的規
則。
14:更新了NSAP文本部分以反映RFC10的工作。
15:刪去協議特定的IPv6組播地址(如DHCP),并參考了IANA中的定義。
16:刪去了“單播地址例子”部分,變成OBE。
17:增加了新參考文獻,并更新了參考文獻。
18:對少量文字說明進行了澄清和改進。
參考資料
[ABNF]Crocker,D.,andP.Overell,"AugmentedBNFfor
SyntaxSpecifications:ABNF",RFC2234,November1997.
[AGGR]Hinden,R.,O'Dell,M.,andS.Deering,"An
AggregatableGlobalUnicastAddressFormat",RFC2374,July
1998.
[AUTH]Atkinson,R.,"IPAuthenticationHeader",RFC1826,August
1995.
[ANYCST]Partridge,C.,Mendez,T.,andW.Milliken,"Host
AnycastingService",RFC1546,November1993.
[CIDR]Fuller,V.,Li,T.,Yu,J.,andK.Varadhan,"Classless
Inter-DomainRouting(CIDR):AnAddressAssignmentand
AggregationStrategy",RFC1519,September1993.
[ETHER]Crawford,M.,"TransmissionofIPv6PacektsoverEthernet
Networks",WorkinProgress.
[EUI64]IEEE,"Guidelinesfor64-bitGlobalIdentifier(EUI-64)
RegistrationAuthority",
http://standards.ieee.org/db/oui/tutorials/EUI64.html,
March1997.
[FDDI]Crawford,M.,"TransmissionofIPv6PacketsoverFDDI
Networks",WorkinProgress.
[IPV6]Deering,S.,andR.Hinden,Editors,"InternetProtocol,
Version6(IPv6)Specification",RFC1883,December1995.
[MASGN]Hinden,R.,andS.Deering,"IPv6MulticastAddress
Assignments",RFC2375,July1998.
[NSAP]Bound,J.,Carpenter,B.,Harrington,D.,Houldsworth,J.,
andA.Lloyd,"OSINSAPsandIPv6",RFC1888,August1996.
[RFC2119]Bradner,S.,"KeywordsforuseinRFCstoIndicate
RequirementLevels",BCP14,RFC2119,March1997.
[TOKEN]Thomas,S.,"TransmissionofIPv6PacketsoverTokenRing
Networks",WorkinProgress.
[TRAN]Gilligan,R.,andE.Nordmark,"TransitionMechanismsfor
IPv6HostsandRouters",RFC1993,April1996.
作者聯系方法
RobertM.Hinden
Nokia
232JavaDrive
Sunnyvale,CA94089
USA
Phone:+1408990-2004
Fax:+1408743-5677
EMail:hinden@iprg.nokia.com
StephenE.Deering
CiscoSystems,Inc.
170WestTasmanDrive
SanJose,CA95134-1706
USA
Phone:+1408527-8213
Fax:+1408527-8254
EMail:deering@cisco.com
版權說明
Copyright(C)TheInternetSociety(1998).AllRightsReserved.
Thisdocumentandtranslationsofitmaybecopiedandfurnishedto
others,andderivativeworksthatcommentonorotherwiseexplainit
orassistinitsimplementationmaybeprepared,copied,published
anddistributed,inwholeorinpart,withoutrestrictionofany
kind,providedthattheabovecopyrightnoticeandthisparagraphare
includedonallsuchcopiesandderivativeworks.However,this
documentitselfmaynotbemodifiedinanyway,suchasbyremoving
thecopyrightnoticeorreferencestotheInternetSocietyorother
Internetorganizations,exceptasneededforthepurposeof
developingInternetstandardsinwhichcasetheproceduresfor
copyrightsdefinedintheInternetStandardsprocessmustbe
followed,orasrequiredtotranslateitintolanguagesotherthan
English.
Thelimitedpermissionsgrantedaboveareperpetualandwillnotbe
revokedbytheInternetSocietyoritssuccessorsorassigns.
Thisdocumentandtheinformationcontainedhereinisprovidedonan
"ASIS"basisandTHEINTERNETSOCIETYANDTHEINTERNETENGINEERING
TASKFORCEDISCLAIMSALLWARRANTIES,EXPRESSORIMPLIED,INCLUDING
BUTNOTLIMITEDTOANYWARRANTYTHATTHEUSEOFTHEINFORMATION
HEREINWILLNOTINFRINGEANYRIGHTSORANYIMPLIEDWARRANTIESOF
MERCHANTABILITYORFITNESSFORAPARTICULARPURP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