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備忘錄的狀態:
本RFC文檔講述了在實驗以太網[2]中封裝IP[1]的一種標準方法。本RFC文檔講述了ARP
A網絡社區的一種標準協議。
1.介紹:
本備忘錄用于3MB/S,8位地址的實驗以太網。IP數據包在10MB/S,48位地址的以太網
中的傳輸過程見[3]。
2.幀格式:
IP數據包以標準的實驗以太網幀格式方式傳輸。以太網幀類型字段必須包含值513(100
1八進制)。幀數據字段要包含IP首部和IP數據。
如果需要,幀數據字段會被填充成實驗以太網的最小長度。這種填充并不是IP包的一
部份,也不算在IP頭的長度字段中。
在實驗以太網上發送的數據包最大長度為1536個字節。推薦實現支持最大長度的包。
網關的設計必須能夠接收最大長度的包,并且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將過大的包分片。如
果一個系統不能接收最大長度的包,它應該采取步驟,在發送時減小包長,例如使用TCP最
大段長度[4]。
注意:在以太網上的數據包可能不再是一般Inte.net上默認的576字節的最大包長。連
接在一個以太網上的主機在向另一個以太網上的主機發送數據包時,應該注意。比較合適
的方法是發送一個較小的數據包以避免在中間的網關處被不必要地分割。在這一點上,請
參考[4]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3.地址映射:
32位的IP地址映射到8位的實驗以太網地址有多種方法。
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IP地址主機部份的最后8比特作為在實驗以太網上的地址。這是推
薦方法。
廣播地址:
Internet上的廣播地址(在局域網上的地址是48個全1)可以被映射為廣播實驗以太網
地址(全0)。
4.跟蹤格式:
一些版本的Unix4.2bsd使用一種不同的掩蓋法,為了在VAX虛擬內存結構下得到更好
的性能。在同一個以太網中的兼容的系統可能在它們中使用這種格式。
主機不要求去實現這種方式。沒有數據包能在這種方式下發送給其它主機,除非發送
者肯定接受者將能夠解釋它們。
(注意:現在Unix4.2bsd系統可以一直使用追蹤方式,也可以不使用它們,這取決于
引導式的選項。這種狀況希望將來能被改變。Unix4.2bsd系統還使用全0的以太網地址作
為廣播地址,這也將在將來被改變。)
5.字節約定:
如在Internet協議說明[1]的附錄B中所描述的,被發送至以太網的IP數據包以8位為
一字節。
6.參考:
[1]Postel,J.,"InternetProtocol",RFC-791,USC/Information
SciencesInstitute,September1981.
[2]Metcalfe,R.andD.Boggs,"Ethernet:DistributedPacket
SwitchingforLocalComputerNetworks",CommunicationsoftheACM,
V.19,N.7,pp395-402,July1976.
[3]Hornig,C.,"AStandardfortheTransmissionofIPDatagrams
overEthernetNetworks",RFC-894,SymbolicsCambridgeResearch
Center,April1984.
[4]Postel,J.,"TheTCPMaximumSegmentSizeOptionandRelated
Topics",RFC-879,USC/InformationSciencesInstitute,November1983.
[5]Plummer,D.,"AnEthernet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RFC-826,
SymbolicsCambridgeResearchCenter,November1982.
[6]Leffler,S.,andM.Karels,"TrailerEncapsulations",RFC-893,
UniversityofCaliforniaatBerkeley,April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