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Linux系統下應用知識大薈萃

    發表于:2007-07-02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
    桌面 問:如何使系統在停止操作一段時間后能自動退出? 答:當root賬戶離開計算機時,出于 安全 考慮,最好能讓系統在隔一段時間后能自動退出。為了能做到這一點,必須為一個“TMOUT”的Linux變量設置指定時間(單位是秒)。編輯“/etc/profile”文件,在有
    桌面

    問:如何使系統在停止操作一段時間后能自動退出?

    答:當root賬戶離開計算機時,出于安全考慮,最好能讓系統在隔一段時間后能自動退出。為了能做到這一點,必須為一個“TMOUT”的Linux變量設置指定時間(單位是秒)。編輯“/etc/profile”文件,在有“HISTFILESIZE=”字樣的那一行的后面加上“TMOUT=300”,加入的這一行含義是5分鐘。當把這行內容放入“/etc/profile”文件后,在系統連續5分鐘不用時,系統會自動通知系統中的所有用戶系統將退出。root用戶也可以把該變量設置放在用戶各自的“.bashrc”文件中,使得系統在指定的一段時間不用后能自動退出。該變量參數被設置在系統中后,必須先退出系統,然后再以root帳戶重新登錄后,該項設置才會生效。

    問:如何在Red Hat 7.3上加Simsun.ttc字體?

    答:Red Hat 7.3安裝時選取簡體中文安裝,先復制一個simsun.ttc到/usr/X11R6/lib/X11/font/TrueType, 改名為simsun.ttf;然后進入/usr/X11R6/lib/X11/font/TrueType目錄下,運行ttmkfdir > fonts.dir命令;接著用vi編輯fonts.dir文件,把有simsun.ttf行修改如下:

    simsun.ttf -misc-SimSun-medium-r-normal--0-0-0-0-c-0-ascii-0
    simsun.ttf -misc-SimSun-medium-r-normal--0-0-0-0-c-0-iso10646-1
    simsun.ttf -misc-SimSun-medium-r-normal--0-0-0-0-p-0-iso8859-15
    simsun.ttf -misc-SimSun-medium-r-normal--0-0-0-0-p-0-iso8859-1
    simsun.ttf -misc-SimSun-medium-r-normal--0-0-0-0-c-0-gb2312.1980-0
    simsun.ttf -misc-SimSun-medium-r-normal--0-0-0-0-p-0-gb2312.1980-0
    simsun.ttf -misc-SimSun-medium-r-normal--0-0-0-0-m-0-gb2312.1980-0
    simsun.ttf -misc-SimSun-medium-r-normal--0-0-0-0-p-0-gbk-0
     

    接著運行cat fonts.dir > fonts.scale命令,修改/etc/X11/XF86config-4, 在Section“Files”加上下面這一行: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TrueType”
    最后回到KDE桌面里, 在“開始”→“選項”→“觀感”→“字體”,將所有字體改為Simsun。

    問:Unicon和Zhcon有什么區別,各有什么作用?

    答:Unicon是內核態的中文平臺,基于修改Linux FrameBuffer和Virtual Console(fbcon)實現的。由于是在系統底層實現的,所以兼容性極好,可以直接支持gpm鼠標。但是相對比較危險,稍有漏洞就可能會危及系統安全。Zhcon是用戶態的中文平臺,有點像UCDOS那類。

    問:請問該如何卸載tar格式的文件?

    答:通常編譯過程以后都會用make install這條命令將用戶的程序安裝到相應路徑當中。最保險的方法是查看一下Makefile文件,主要是看install部分,從其中找出tar格式的文件被復制到了什么路徑,然后進入相應的目錄進行刪除即可。

    問:SOCKS5啟動后,一段時間后就停止了。用命令ps auxw | grep socks5查看后,發現有很多SOCKS defunct進程。請問這是什么原因?

    答:主要是打補丁的問題。如果socks5-tar.gz是沒打過補丁的版本,必須下一個帶補丁的v1.0-r11版本,重新安裝、運行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問:我在VMware WorkStation 4.0.5中安裝Debian 3.0時,提示找不到硬盤,需要SCSI的驅動。但是我用的是IDE硬盤,請問該怎么辦?

    答:由于VMware將用戶劃分的硬盤空間虛擬成SCSI硬盤,而Debian安裝盤中沒有對應的驅動,而安裝其它Linux版本時,有的在一開始會加載SCSI驅動,所以沒有這個問題。用戶可以修改VMware的配置,將其改為模擬IDE硬盤就可以了。

    問:安裝完Red Hat后,前面的提示符為root@localhost,可以修改嗎?

    答:當然可以。在bash中提示符是通過一個環境變量$PS1指定的。用export $PS1查看現在的值,比較直觀常用的提示符可以設定為export PS1=“[\u@\h \W]\$”。其中\u代表用戶名,\h代表主機名,\W代表當前工作目錄的最后一層,如果是普通用戶\$則顯示$,root用戶顯示#。

    問:在vi中搜索了一個單詞,該單詞以高亮顯示,看起來很不舒服,怎么能將它去掉?

    答:在vi的命令模式下輸入:nohlsearch就可以了。另外可以在~/.vimrc中寫上下面的語句就會有高亮顯示:

    set hlsearch
     加上下面的語句就不會有高亮顯示:

    set nohlsearch
     

    問:如何找出系統中所有的*.cpp、*.h文件呢?

    答:用find命令就可以了。不過如果從根目錄查找消耗資源較高,使用下面的命令就可以:

    # :find / -name "*.cpp" -o -name "*.h"
     


    問:安裝Debian需要幾張盤就夠了?7張盤全部都要下載嗎?

    答:如果經常有網絡環境的話,下載第一張就可以了。要是沒有網絡環境的話不推薦使用Debian,因為Debian主要依賴網絡來更新軟件。實在要安裝的話,要下載全部7張盤,否則可能會出現需要的軟件包找不到的問題。

    問:Debian第一張光盤為什么有兩個版本?debian-30r1-i386-binary-1.iso和debian-30r1-i386-binary-1_NONUS.iso該下載哪一個版本呢?它們有什么區別?

    答:因為含有“non-US”(不屬美國)的軟件不能合法地存放在架設于美國境內的服務器中。 以前,其原因通常是因為軟件含有嚴密的密碼編碼,而今天,則是因為程序使用了美國專利保護的演算法。每個人應該取用“non-US”來供私人用途所用;而沒有這個標識的iso則只對架設在美國的鏡像及供應商才有用處。其它二進制的光盤則不會含有任何“US-sensitive”(與美國相關的)軟件,它們和其它種binary-1光盤一樣運作得很好。因此,個人使用還是下載debian-30r1-i386-binary-1_NONUS.iso版本。

    問:為何我使用umount /mnt/cdrom命令的時候出現device is busy這樣的語句,不能umount?

    答:在使用umount的時候一定要確保已退出/mnt/cdrom這個目錄,退出這個目錄就可以使用umount /mnt/cdrom了。

    問:我使用的是筆記本電腦,怎么才能在控制臺下顯示現在還剩多少電量呢?

    答:使用apm -m就可以看到還有多少分鐘了,具體參數可以用man apm查看。

    問:如何使用Red Hat自動更新軟件包的功能?

    答:Red Hat 6.1以后有個命令up2date,能自動檢測決定哪些軟件包需要更新,然后可以使用up2date-config進行配置。第一次使用up2date時,需要root用戶執行rpm-import /usr/share/rhn/RPM-GPG-KEY,然后再運行up2date,它會通過SSL驗證,如果用戶在安裝時提供了正確的注冊信息,那么就可以自動升級軟件包了。其中升級除kernel外的RPM用up2date -u,升級包括Kernel在內的RPM用up2date -u -f。

    問:為什么我進入Linux的終端窗口時,man一條命令出來的都是亂碼呢?

    答:這是因為你的字符集設置有問題。臨時解決辦法可以使用export LANG=“en_US”。要想不必每次都修改的話,在/etc/sysconfig/i18n文件里面修改LANG=“en_US”就可以了。也可以針對某個用戶來做,這樣就可以改變個人的界面語言,而不影響別的用戶。命令如下:

    #cp /etc/sysconfig/i18n $HOME/.i18n
     

    問:從網上的FTP下載Red Hat光盤的時候,右邊有個MD5校驗碼,我怎么才能知道校驗碼正確呢?

    答:通過命令md5sum 2004326211343.htm可以得出校驗碼,然后和給出的進行對比,查看是否相同就可以了。

    問:我需要讓Linux下面添加的用戶在設置密碼時必須大于4位數,怎么設置呢?

    答:修改/etc/login.defs文件中的PASS_MIN_LEN(此項用于設置密碼的位數)值就可以了。

    問:怎么查看一個端口上正在運行什么程序呢?

    答:可以使用lsof命令,比如要查看21端口正在運行什么程序時可以執行下面的命令:

    # lsof -i:21
     

    問:編譯內核的時候出錯,提示“Too many open files”,請問怎么處理?

    答:這是因為file-max默認值(8096)太小。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root身份執行下列命令(或將它們加入/etc/rcS.d/*下的init腳本):

    # echo "65536"  > /proc/sys/最后進入解壓后的目錄,運行安裝命令。
    # cd vmware-linux-tools
    # ./install.pl
     

    問:本來裝有Linux與Windows XP,一次將Windows XP重裝后,發現找不到Linux與Windows XP的啟動選單,請問如何解決?

    答:首先光盤啟動,進入rescue模式,運行GRUB,進入grub提示符grub>,然后敲入下面的語句,重啟就好了。

    root (hd0,2),setup (hd0)

    網絡

    問:請問用戶的IP是動態的,如何在Squid中限定在同一時間內同一賬戶在線的數量?

    答:例如限制單個用戶只能打開12個HTTP連接,采用下面的方法:

    acl all src 0.0.0.0/0.0.0.0
    acl limit maxconn 12
    acl localnet src 192.168.0.0/24
    http_aclearcase/" target="_blank" >ccess deny localnet maxconn
    http_access allow localnet
    http_access deny all
     

    問:如果我用Squid代理的代理服務器在192.168.1.0這個網段里,例如它的IP是192.168.1.1,我有一些客戶端在192.168.2.0這個網段內,怎樣設置才能通過這個代理服務器出去?

    答:如果不用透明代理,直接在瀏覽器的代理選項里設置就可以了。否則首先是在代理服務器的網卡上再掛一個IP為192.168.2.1,添加相應的路由,再修改Squid的squid.conf文件里的監聽地址和端口等,最后在192.168.2.0網段的客戶端設置其網關為192.168.2.1,再直接在瀏覽器的代理選項里設置一下就可以了。

    問:我在Windows中通過FTP傳一個文本文件到Linux中,但是打開文本文件后每行最后都有^M的標志。由于很長,用編輯器去除太麻煩,有什么解決辦法呢?

    答:為了解決這個問題,Linux下專門有兩個工具可以互換Windows格式和Linux格式,它們分別是dos2unix和unix2dos。比如用下面的命令就可以將文件名為“2004326211343.htm”文件從Windows格式轉換為Linux文本格式。

    # dos2unix 2004326211343.htm
     

    問:安裝了一臺Linux服務器,想自己編譯內核,一步一步做下來,GRUB也添加進去了,但出現“kernel Panic:VFS:Unable to mount root fs on 0:00”的錯誤,請問是怎么回事?

    答:一般情況下initrd這個文件在臺式機上不是必須的,但是在有SCSI設備的服務器上卻是必須的。有可能因為編譯內核的時候沒有產生initrd那個文件,所以會有上面的錯誤提示。用戶可以使用mkinitrd命令來生成一個initrd.img文件,然后加入GRUB,重啟試一試。

    問:如何設置用戶登錄后的歡迎信息?

    答:修改/etc/motd文件,往里面寫入文本,就能使用戶通過Telnet正確登錄后,執行Shell之前得到相應的提示信息。

    motd就是“messages of the day”,也就是當日信息的意思。管理員可以往里面寫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或通知等來提醒正式用戶。

    問:如何使用netrc文件進行自動FTP?

    答:在自己的home目錄下建立一個權限為600,后綴名為.netrc的文件,內容如下:

    machine 172.168.15.1 login admin password admin
     

    這樣用戶以后每次登錄FTP服務器172.168.15.1的時候,系統都會幫用戶以用戶名admin、密碼admin登錄。用戶利用這個特征可以實現自動FTP。例如用戶想要每天6:00到172.168.15.1機器上面獲得/admin目錄下的文件admin.txt,可以按如下方法做。

    建立一個文件ftp_cmd,內容如下:

    cd admin
    get amin.txt
    bye
     

    然后使用crontab -e設置定時任務:

    0 6 * * * ftp 172.168.15.1 < ftp_cmd
     


    問:怎樣得到ipchains的日志?

    答:用戶設置規則的時候必須加入-l參數才會在/etc/messages里面做記錄。不過建議還是不加的好,不然用戶的/etc/messages會變得非常大。

    安全

    問:我下載了rcs5.7,用./configure && make && make install時報錯如下:

    ./conf.sh: testing permissions ...
    ./conf.sh: This command should not be run with superuser permissions.
     

    我是以root用戶身份登錄編譯安裝的,為什么會這樣?

    答:有些軟件確實因為考慮到安全等其它原因不能用root用戶編譯。這時只要用其它用戶編譯,到make install這步時,如果該軟件安裝在不屬于編譯時的用戶的主目錄下時,需要使用su命令轉換為root用戶再執行make install。

    問:我在安裝USBView時失敗,具體情況如下:

    #rpm -ivh usbview-1.0-9.src.rpm
    warning:usbview-1.0-9.src.rpm:V3 DSAsignature:NOKEY,key IDab42a60e
     


    答:這行代碼說明安裝失敗是因為你的系統上沒有安裝合適的鑰匙來校驗簽名。要使該軟件包通過校驗,可以通過導入Red Hat的公匙來解決,具體的方式是在Shell下運行如下命令:

    #rpm -import /usr/share/rhn/RPM-GPG-KEY
     
    (注意大小寫)

    問:如何防止某個關鍵文件被修改?

    答:在Linux下,有些配置文件是不允許任何人(包括root)修改的。為了防止被誤刪除或修改,可以設定該文件的“不可修改位(immutable) ”。命令如下:

    # chattr +i /etc/fstab
     


    如果需要修改文件則采用下面的命令:

    # chattr -i /etc/fstab
     


    問:怎樣限制一個用戶可以啟動的進程數?

    答:先確定一下/etc/pam.d/login文件中下面一行的存在:

    session required /lib/security/pam_limits.so
     


    然后編輯/etc/security/limits.conf,在里面可以設置限制用戶的進程數、CPU占用率和內存使用率等,如hard nproc 20就是指限制20個進程,具體可以看man。

    問:如何不顯示其它用戶的消息?

    答:用戶可以使用mesg n來禁止別人給自己發送信息,其實就是禁止別人往自己的終端上面的寫的權限。當別人試圖再使用write給自己發送信息時,發送者將會看見提示如下:

    write: user has messages disabled on pts/n
     


    問:如何限制Shell命令記錄大小 ?

    答:默認情況下,bash會在文件$HOME/.bash_history中存放多達500條命令記錄。有時根據具體的系統不同,默認記錄條數不同。系統中每個用戶的主目錄下都有一個這樣的文件。為了系統的安全,在此強烈建議用戶限制該文件的大小。用戶可以編輯/etc/profile文件,修改其中的選項如下:

    HISTFILESIZE=30 或 HISTSIZE=30
     
    這樣就將記錄的命令條數減少到30條。

    問:我想將開機時顯示的信息保留下來,以檢查電腦出了問題的地方,請問怎么辦?

    答:可輸入下面的命令:

    #dmesg >bootmessage

    該命令將把開機時顯示的信息重定向輸出到一個文件bootmessage中。

    問:我想在注銷時刪除命令記錄,請問怎么做?

    答:編輯/etc/skel/.bash_logout文件,增加如下行:

    rm -f $HOME/.bash_history
     

    這樣,系統中的所有用戶在注銷時都會刪除其命令記錄。

    如果只需要針對某個特定用戶,如root用戶進行設置,則可只在該用戶的主目錄下修改/$HOME/.bash_history文件,增加相同的一行即可。


    ,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