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Outlook Express的泄密與防范

    發表于:2007-07-02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
    成為網民有些日子了,收發E-mail一直用的是Win 98自帶的OE5,沒辦法,Microsoft的東西用慣了,所以OE5感覺確實順手。 因為要經常重裝在C盤上的Win 98,所以把OE5默認的儲存郵件的文件夾改成了D:NetMyMails。這樣系統崩潰時,就不用擔心郵件丟失。操作細節:
     成為網民有些日子了,收發E-mail一直用的是Win 98自帶的OE5,沒辦法,Microsoft的東西用慣了,所以OE5感覺確實順手。

      因為要經常重裝在C盤上的Win 98,所以把OE5默認的儲存郵件的文件夾改成了D:NetMyMails。這樣系統崩潰時,就不用擔心郵件丟失。操作細節:脫機工作下,從OE5的主窗口菜單開始,在“工具→選項→維護”中單擊“存儲文件夾”按鈕,彈出“存儲位置”對話框,
    點擊“更改”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中事先建好的用來存郵件的文件夾,如D:NetMyMails,再確定,然后重新啟動OE5,以后所有收發的郵件就全在D盤了。

      郵件不保

      快過年了,弟弟回來了。我的愛機又得與愛弟分享了。弟弟也是網蟲,為共用一機而又保護個人隱私,我把原來管理我所有郵件的OE5默認的主標識設置了密碼,弟弟也直接添加了新的標識并設置了密碼。這樣沒有密碼誰也看不到對方的郵件。



                                   圖1

      沒過幾天我突發奇想——以往重裝Win 98后,重新設置OE5的存儲郵件文件夾時,總會有一個如圖1的警示對話框,我選的“是”,然后就可以照常使用了。我現在存儲郵件文件夾是在D:NetMyMails,弟弟的存儲郵件文件夾應該是在C盤。我如果把我的存儲郵件文件夾目錄改成弟弟的存儲郵件文件夾目錄,就像重裝Win 98后重新設置OE5的存儲郵件文件夾那樣操作,結果會是怎樣?

      想到就做,先找弟弟的郵件文件夾,片刻找到,是在C:WINDOWSApplication DataIdentities8CEEF22-FC61-11D4-9B70-D07B56223530}MicrosoftOutlook Express。于是啟動OE5,先用密碼進入我的主標識,然后把我的存儲文件夾目錄改成弟弟的存儲文件夾目錄,遇到如圖1的對話框,選擇“是”。然后重新啟動OE5——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弟弟所有的郵件就在我的眼前,竟然如此容易。為了避免涉入可怕的糾紛,我趕忙退了出來,并把一切恢復原狀。

      聯系人地址不保

      回過頭來,我又重新添加一標識并設置密碼,沒設E-mail賬戶,拿我的主標識做實驗。又輕易地繞過了主標識密碼,而盡觀主標識下我的所有郵件,只有聯系人一欄不是主標識的內容。經過一番摸索,也把聯系人也搞定了。是這樣操作的:在OE5的主窗口,從菜單開始,由“文件→導入→通訊簿”,會看到彈出的文件對話框,打開C:Windows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Address Book,會看到幾個WAB文件,選中其中一個,再按“打開”,這個通訊簿文件中的內容就全在OE5的窗口中顯示出來。如果重復這一操作,把Address Book文件夾中的所有WAB文件全導入,則本機的所有聯系人的地址就全在掌握之中了。

      這樣,OE5為多用戶所考慮的保護郵件和聯系人地址的標識密碼也就形同虛設。只要找到存儲文件夾的位置,就可以用上述方法繞過標識密碼這個“麥克馬洪防線”,從而獲取所有郵件和聯系人地址。如果在上網的時候被別人侵入了系統,侵入者只需找到存儲郵件文件夾和Address Book文件夾并把它們復制走,那么我們的損失就不可估量了。這是微軟的又一個Bug,這是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這個Bug和Win 2000的那個可繞過用戶密碼進入文件系統的Bug真是驚人的相似。本人道行不高,罵微軟的工作還是先讓別人去做吧。在考慮是否改用其他的郵件程序前,我得趕快想想是否還有防范的方法。

      無奈的防范

      OE5泄密的關鍵就在于存儲郵件的文件夾被找到。如果對存儲郵件文件夾和Address Book文件夾做一番處理,那么安全系數就會大大提高。絞盡腦汁,總結出下面幾個防范措施:

      1、轉移就如一開始我把存儲郵件文件夾設在D盤,并改名。Address Book文件夾也可轉移,用OE5前再還原。

      方法:在前文。

      系統崩潰時,郵件和聯系人地址可以保存;不論是在網上還是多人共用一機,一旦有人侵入系統,要想找到存儲文件夾得費一番周折。當然這只是針對“菜鳥”級的侵入者。如果用系統的查找功能:開始→查找→文件或文件夾→名稱和位置,名稱(N)填“草稿.dbx;*.WAB”(不帶引號),搜索選“本地硬盤驅動器”。開始查找后,盡管存儲郵件文件夾轉移并改名但它的位置還是被顯示出來。

      ★安全系數:3

      2、隱藏隱藏OE5默認的存儲文件夾和Address Book文件夾,這是針對沒有另外指定存儲文件夾的情況。

      方法:找到要隱藏的文件夾,右鍵點擊,彈出快捷菜單,選“屬性”再選中“隱藏”后確定。

      這樣直接在OE5默認的存儲文件夾位置找就不會找到,用系統的查找功能也不能找到。但是一旦有人在“開始→設置→文件夾選項→查看→高級設置→文件和文件夾→隱藏文件和文件夾”下選中“顯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夾”,那么這種保護方法就失效。

      ★安全系數:3

      3、合并1和2的方法防范的方法復雜了,但相應泄密的幾率也小了一點。

      ★安全系數:5

      4、用其他的加密軟件如WinZip的壓縮和加密功能。再配以轉移和隱藏,甚至把文件名和擴展名都改了。在每次使用OE5前,把它恢復成原樣;使用后再重復原來的保護措施。

      煩瑣,但這是換取安全的代價。

      ★安全系數:8

      5、使用軟盤如果郵件不多,整個存儲郵件文件夾和Address Book文件夾不大的話,可把它們轉移到軟盤上。使用時,插入軟盤,用后取出,妥善保管。用這種方法甚至可以用一張軟盤上網吧收取郵件,不怕泄密。

      ★安全系數:9.5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