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服務器選購
發表于:2007-07-02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
M(Management)-可管理性 服務器 的可管理性一方面表現在可以及時發現服務器的問題,及時進行維護和維修,避免或減少因為服務器的宕機而造成用戶系統的全面癱瘓;另一方面,管理員通過管理及時了解服務器 性能 方面的情況,對在運行中有問題的服務器進行及
M(Management)-可管理性
服務器的可管理性一方面表現在可以及時發現服務器的問題,及時進行維護和維修,避免或減少因為服務器的宕機而造成用戶系統的全面癱瘓;另一方面,管理員通過管理及時了解服務器
性能方面的情況,對在運行中有問題的服務器進行及時診斷。
A(Availability)-可用性
選擇高端服務器產品時,用戶需注意服務器能否保證24×7×365不間斷工作無宕機,是否采用了冗余技術。運行在關鍵環境下的中心主服務器一般要求多電源、熱插拔硬盤、RAID卡,必要時需提供雙機熱備份方案。
宕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用戶在選購時要為有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作好準備。
1.在內存方面,服務器需支持錯誤檢測和恢復(E
CC)技術,此技術可以更正內存中的錯誤。
2.服務器內部電源需要支持熱插拔冗余電源,這樣可以避免因某一個電源的損壞而造成服務器的宕機。
3.服務器在運行時,內部溫度會升高。系統溫度過高極容易造成死機甚至硬件損壞,所以這時需要熱插拔冗余風扇來幫助服務器進行有效的散熱。
4.對于系統板、軟件、使用等原因造成的系統宕機,用戶可以采用更高一級的可用性
解決方案,如集群技術等方案加以解決。
用戶在為可用性確定服務器配置時,一定要注意,選擇服務器時,應該詳細了解服務器的具體特性和面向的應用環境是否與自己的
需求相吻合。
P(Performance)-性能
服務器整體性能的提高是由以下幾方面來決定。
1.芯片組 芯片組用于把計算機上的各個部件連結起來,實現各部件之間的通信,是計算系統的核心部件。芯片組直接決定系統支持的CPU類型、支持的CPU數目、內存類型、內存最大容量、系統總線類型、系統總線速度等等。歸根結底,一個計算系統的最終性能是由芯片組決定。
2.內存類型、最大支持容量 由芯片組決定的內存類型、最大支持容量對于系統的運算處理能力也會產生巨大影響。同樣,如果用戶的應用需要大量的運算處理,如
數據庫、ERP等應用,建議用戶根據實際情況配置較大的內存容量。
3.采用高速的I/O通道 I/O始終是計算系統的瓶頸,采用高速的I/O通道對服務器整體性能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于需要客戶機經常與服務器交換數據的應用,如數據庫、ERP、證券等等應用就需要高速的I/O性能。
4.
網絡支持 服務器必須通過內部的網卡與客戶機通信,網絡帶寬對服務器的響應具有決定意義。所以,不要忽視服務器對網絡的支持情況。
S(Service)-服務
服務首先是維修,維修的重中之重是維修速度,因為用戶不可能忍受服務器長時間得不到維修而影響工作。7×24的服務對用戶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其次是技術支持,包括售前、售后電話支持,還有在網站上提供的支持軟件。
S(Saving Cost)-節約成本
有時用戶往往被產品本身的價格所迷惑,以為價格越低自己付出的成本就越低。其實不然,對于成本,用戶應考慮擁有總成本。因為價格不同往往意味著性能、品質、服務的不同。對于服務器,用戶必須從MAPS(管理性、可用性、性能、服務、成本)五個方面全面考慮,才可能得到一個真正的成本。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