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維修判斷指導大全 (四)
發表于:2007-07-02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
九章 端口與外設故障 一、定義舉例 這類故障主要涉及串并口、USB端口、鍵盤、鼠標等設備的故障。 二、可能的故障現象 1、 鍵盤工作不正常、功能鍵不起作用; 2、 鼠標工作不正常; 3、 不能打印或在某種操作系統下不能打??; 4、 外部設備工作不正常; 5、 串
九章
端口與外設故障
一、定義舉例
這類故障主要涉及串并口、USB端口、鍵盤、鼠標等設備的故障。
二、可能的故障現象
1、
鍵盤工作不正常、功能鍵不起作用;
2、
鼠標工作不正常;
3、
不能打印或在某種操作系統下不能打??;
4、
外部設備工作不正常;
5、
串口通信錯誤(如:傳輸數據報錯、丟數據、串口設備識別不到等);
6、
使用USB設備不正常(如USB硬盤帶不動,不能接多個USB設備等);
三、可能涉及的部件
裝有相應端口的部件(如主板)、電源、連接電纜、BIOS中的設置。
四、判斷要點/順序
1、
維修前的準備
1)
準備相應端口的短路環
測試制具;
2)
準備測試程序QA、A
MI等——這些程序要求在DOS下運行;
3)
根據站內的資源,準備相應端口使用的電纜線,如并口、打印機線、串口線、USB線等。
2、
環境檢查
1)
連接及外觀檢查:
A.
設備數據電纜接口是否與主機連接良好、針腳是否有彎曲、缺失、短接等現象;
B.
對于一些品牌的USB硬盤,應向用戶說明最好使用外接電源以使其更好的工作;
C.
連接端口及相關控制電路是否有變形、變色現象;
D.
連接用的電纜是否與所要連接的設備匹配(如:兩臺機器通過串口相連,就應使用空調制解調器連接線而不能使用MODEM線等)。
2)
外設檢查:
A.
外接設備的電源適配器是否與設備匹配;
B.
檢查外接設備是否可加電(包括自帶電源,和從主機信號端口取電);
C.
檢測其在純DOS下是否可正常工作。如不能工作,應先檢查線纜或更換外設及主板;
D.
如果外接設備有自檢等功能,可先行檢驗其是否為完好;也可將外接設備接至其它聯想機器檢測。
3、
故障判斷要點
1)
盡可能簡化系統,無關的外設先去掉;
2)
端口設置檢查(BIOS和操作系統兩方面):
A.
檢查主板BIOS設置是否正確,端口是否打開,工作模式是否正確;
B.
通過更新BIOS、更換不同品牌或不同芯片組主板,測試是否存在兼容問題;
C.
檢查系統中相應端口是否有資源沖突。接在端口上的外設驅動是否已安裝,其設備屬性是否與外接設備相適應。在設置正確的情況下,檢測相應的硬件——主板等;
D.
檢查端口是否可在DOS環境下使用,可通過接一外設或用下面介紹的端口檢測工具檢查;
E.
對于串、并口等端口,須使用相應端口的專用短路環,配以相應的檢測程序(推薦使用AMI)進行檢查。如果檢測出有錯誤,則應更換相應的硬件;
F.
檢查在一些應用軟件中是否有不當的設置,導致一些外設在此應用下工作不正常。如:在一些應用下,設置了不當的熱鍵組合,使某些鍵不能正常工作。
3)
設備及驅動程序檢查:
A.
驅動重新安裝時優先使用設備驅動自帶的卸載程序,如Z32打印機;
B.
檢查設備軟件設置是否與實際使用的端口相對應,如USB打印機要設置USB端口輸出;
C.
USB設備、驅動、應用軟件的安裝順序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操作;
D.
外設的驅動程序,最好使用較新的版本,并可到廠商的網站上去升級。
第十章
音視頻類故障
一、定義舉例
與多媒體播放、制作有關的軟硬件故障。
二、可能的故障現象
1、
播放CD、VCD或DVD等報錯、死機;
2、
播放多媒體軟件時,有圖像無聲或無圖像有聲音;
3、
播放聲音時有雜音,聲音異常、無聲;
4、
聲音過小或過大,且不能調節;
5、
不能錄音、播放的錄音雜音很大或聲音較??;
6、
設備安裝異常。
三、可能涉及的部件
音、視頻板卡或設備、主板、內存、光驅、磁盤介質、機箱等。
四、判斷要點/順序
1、
維修前的準備
1)
除必備的維修工具外,應準備最新的設備驅動、補丁程序、主板BIOS、最新的DirectX,標準格式的音頻文件(CD、WAV文件)、視頻文件(VCD、DVD);
2)
熟悉多媒體應用軟件的各項設置,如
WINDOWS下聲音屬性的設置、聲卡/顯卡附帶應用軟件的設置、視頻盒/卡應用軟件的設置等;
3)
有針對性的了解用戶的信息,主要了解:出現故障前是否安裝過新硬件、軟件、重裝過系統(包括一鍵恢復)。
2、
環境檢查
1)
檢查市電的電壓是否在允許的范圍內(220V±10%);
2)
檢查設備電源、數據線連接是否正確,插頭是否完全插好,如音箱、視頻盒的音/視頻連線等;開關是否開啟;音箱的音量是否髡?絞實貝笮。?BR>3)
觀察用戶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確;
4)
檢查周圍使用環境,有無大功率干擾設備,如:空調、背投、大屏幕彩電、冰箱等大功率電器。如果有應與其保持相當的距離(50厘米以上);
5)
檢查主板BIOS設置是否被調整,應先將設置恢復出廠狀態,特別檢查CPU、內存是否被超頻。
3、
故障判斷要點
1)
對聲音類故障(無聲、噪音、單聲道等),首先確認音箱是否有故障,方法:可以將音箱連接到其他音源(如錄音機、隨身聽)上檢測,聲音輸出是否正常,此時可以判定音箱是否有故障;
2)
檢查是否由于未安裝相應的插件或補丁,造成多媒體功能工作不正常;
3)
對多媒體播放、制作類故障,如果故障是在不同的播放器下、播放不同的多媒體文件均復現,則應檢查相關的系統設置(如聲音設置、光驅屬性設置、聲卡驅動及設置)。乃至檢查相關的硬件是否有故障;
4)
如果是在特定的播放器下才有故障,在其他播放器下正常,應從有問題的播放器軟件著手,檢查軟件設置是否正確,是否能支持被播放文件的格式??梢灾匦掳惭b或升級軟件后,看故障是否排除;
5)
如果故障是在重裝系統、更換板卡、用系統恢復盤恢復系統、或使用一鍵恢復等情況下出現,應首先從板卡驅動安裝入手檢查,如驅動是否與相應設備匹配等;
6)
對于視頻輸入、輸出相關的故障應首先檢查視頻應用軟件采用信號制式設定是否正確,即應該與信號源(如有線電視信號)、信號終端(電視等)采用相同的制式。中國地區普遍為PAL制式;
7)
進行視頻導入時,應注意視頻導入軟件和聲卡的音頻輸入設置是否相符,如:軟件中音頻輸入為MIC,則音頻線接聲卡的MIC口,且聲卡的音頻輸入設置為MIC;
8)
當僅從光驅讀取多媒體文件時出現故障,如:播放DVD/VCD速度慢、不連貫等,先檢查光驅的傳輸模式,應設為“DMA”方式;
9)
檢查有無第三方的軟件,干擾系統的音視頻功能的正常使用。另外,殺毒軟件會引起播放DVD/VCD速度慢、不連貫等(如瑞星等,應關閉);
10)
軟件檢查
A.
檢查系統中是否有病毒;
B.
聲音/音頻屬性設置:音量的設定,是否使用數字音頻等;
C.
視頻設置:視頻屬性中分辨率和色彩深度;
D.
檢查DirectX的版本,安裝最新的DirectX。同時使用其提供的Dxdiag.exe程序,對聲卡設備進行檢查
E.
設備驅動檢查:在WINDOWS下“系統—設備管理”中,檢查多媒體相關的設備(顯卡、聲卡、視頻卡等)是否正常,即不應存在有“?”或“!”等標識,設備驅動文件應完整。必要時,可通過卸載驅動再重新安裝或進行驅動升級。對于說明書中注明必須手動安裝的聲卡設備,應按要求刪除或直接覆蓋安裝(此時,不應讓系統自動搜索,而是手動在設備列表中選?。?;
F.
如用戶曾重裝過系統,可能在裝驅動時沒有按正確步驟操作(如重啟動等),導致系統顯示設備正常,但實際驅動并沒有正確工作。此時應為用戶重裝驅動。方法可同上;
G.
用系統恢復盤恢復系統、或使用一鍵恢復后有時會出現系統識別的設備不是用戶實際使用的設備,而且在WINDOWS下“系統—設備管理”中不報錯,這時必須仔細核對設備名稱是否與實際的設備一致,不一致則重裝驅動(如:更換過可替換的主板后聲卡芯片與原來的不一致);
H.
重裝驅動仍不能排除故障,應考慮是否有更新的驅動版本,應進行驅動升級、或安裝補丁程序。
11)
硬件檢查
A.
用內存檢測程序檢測內存部分是否有故障??紤]的硬件有主板和內存;
B.
首先采用替換法檢查與故障直接關聯的板卡、設備。聲音類的問題:聲卡、音箱、主板上的音頻接口跳線;顯示類問題:顯卡;視頻輸入、輸出類問題:視頻盒/卡;
C.
當僅從光驅讀取多媒體文件時出現故障,在軟件設置無效時,用替換法確定光驅是否有故障;
D.
對于有噪音問題,檢查光驅的音頻連線是否正確安裝,音箱自身是否有問題,音箱電源適配器是否有故障,及其他匹配問題等;
E.
用磁盤類故障判斷方法,檢測硬盤是否有故障;
F.
采用替換法確定CPU是否有故障;
G.
采用替換法確定主板是否有故障。
五、本類故障的判斷流程
見附錄一之(十)。
六、案例
案例一:
問題描述:用戶報修同禧E5000電腦,安裝的WINDOWS
XP系統。用戶在播放音視頻文件,如VCD、CD、MP3等時,音箱里“滋滋”的噪音很明顯。
解決方案:
一般看到此類問題,總是會先想到是音箱的問題,或者主板的聲卡有問題。但是工程師先后更換音箱、主板都是故障依舊。此時維修陷入困境。
其實只要仔細觀察并思考一下,本著先軟后硬的思路去觀察,問題應該能很快解決的。此案例中,由于機器本身出廠是DOS系統,WINDOWS
XP是用戶自己安裝的,聲卡驅動也是WINDOWS
XP自己認的,而恰恰是XP自帶的驅動出了問題,造成用戶報修的問題現象。只要安裝隨機驅動光盤里的相應的驅動程序,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案例二:
問題描述:用戶購買的未來先鋒722機器,自己按裝了
WINDOWS
98,發現播放CD時無聲音。在聲音控制里已經打開了CD的控制,并且把音量調節到最大了。
解決方案:首先我們要知道這點,聯想出廠預裝WINDOWS
XP的機器,已經不再配置光驅和聲卡之間的音頻線了,播放CD時都采用XP本身提供的數字音頻功能直接播放。而WINDOWS
98不具備數字音頻的功能。明白了這一點,用戶的問題的答案也就明朗了。
告訴用戶機器標配中利用WINDOWS
XP的數字音頻功能播放CD,所以機器沒有配置光驅音頻線。而WINDOWS
98不支持數字音頻功能,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建議用戶還是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統,或者自己添加一根音頻線。
從這個案例不難看出,對產品配置、技術規范的了解和掌握對于我們解決用戶問題是很重要的保證。
第十一章
兼容或配合性故障
一、定義舉例
這類故障主要是由于用戶追加第三方軟、硬件設備而引起的軟、硬件故障。
這類故障,在前面的幾類故障中已部分提及,因此有些故障現象可能與前面所介紹的故障判斷類似,可參考。
二、可能的故障現象
1、
加裝用戶的設備或應用后,系統運行不穩定,如:死機或重啟等;
2、
用戶所加裝的設備不能正常工作;
3、
用戶
開發的應用不能正常工作;
4、
用戶需要的配置在聯想機上不能滿足(如需要加裝大容量內存、需要多個串口等)。
三、可能涉及的部件
所有可能的部件或軟件。但影響第三方應用最多的部件應該是:主板、CPU、內存、顯示卡,及新型接口的外設。
四、判斷要點/順序
1、
環境檢查
1)
檢查外加設備板卡等的制作工藝,對于工藝粗糙的板卡或設備,很易引起黑屏、電源不工作、運行不穩定的現象;
2)
檢查追加的內存條是否與原內存條是同一型號。不同的型號一是會引起兼容問題,造成運行不穩定、死機等現象;另一是要注意修改BIOS中的設置;
3)
更新或追加的部件,如CPU、硬盤等的技術規格是否能與其余的部件兼容。過于新的部件或規格較舊的部件,都會與原有配置不兼容。如:較舊的部件不支持電源管理,從而使系統運行時,使用這樣的部件就會工作不正常,或是使整個系統也不能正常工作。
2、
故障判斷要點
1)
開機后應首先檢查新更新的或追加的部件,在系統啟動前出現的配置列表中能否出現。如果不能,應檢查其安裝及其技術規格;
2)
如果造成無顯、運行不穩定或死機等現象,應先去除更新或追加的部件或設備,看系統是否恢復到正常的工作狀態,并認真研讀新設備、部件的技術手冊,了解安裝與配置方法;
3)
外加的設備如不能正常安裝,應查看其技術手冊了解正確的安裝方法、技術要求等,并盡可能使用最新版本的驅動程序。如果不能解決,應檢查外加設備的
質量及原系統的工作情況;
4)
檢查新追加或更新部件與原有部件間是否存在不能共享資源的現象,即調開相應部件的資源檢查故障是否消失,在不能調開時,可設法更換安裝的插槽位置,或在BIOS中更改資源的分配方式;
5)
檢查是否由于BIOS的原因造成了
兼容性問題,這可通過更新BIOS來檢查(注不一定是最新版或更高版本,可以降低版本檢查);
6)
查看追加的部件上的跳線設置是否恰當,并進行必要的設置修改;
7)
對于使用較舊的板卡或軟件,應注意是否由于速度上的不匹配而引起工作不正常;
8)
通過更改系統中的設置或服務,來檢查故障是否消失。如電源管理服務、設備參數修改等;
9)
檢查原有的軟硬件是否存在
性能不佳的情況,即通過更換硬件或屏蔽原有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