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建設千兆以太網的技巧

    發表于:2007-07-02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
    部署桌面千兆以太網是一個相對簡單的任務。規劃和設計階段可能有些棘手,以下是一些實踐中得出的技巧。 查找瓶頸 從許多方面看,從頭建設桌面以太網更容易,因為此時可以確保從一開始所有環節都符合規范要求。在升級遺留的 網絡 基礎設施時,網絡工程師必須確
    部署桌面千兆以太網是一個相對簡單的任務。規劃和設計階段可能有些棘手,以下是一些實踐中得出的技巧。
      查找瓶頸
      從許多方面看,從頭建設桌面以太網更容易,因為此時可以確保從一開始所有環節都符合規范要求。在升級遺留的網絡基礎設施時,網絡工程師必須確定和解決所有的潛在瓶頸。
      Intel公司客戶產品計劃經理Mark Kachmarek表示,如果多臺桌面機以千兆速度傳送的話,會發送成千上萬個數據包,如果這個過程持續1秒鐘,將堵塞幾百個數據包。其結果可能是丟棄數據包、擁塞和損失吞吐量。
      一家系統集成商則表示,部署者應當先從找出哪些文件、電子郵件和服務器將處理多條千兆以太網桌面連接來入手,然后為它們配置千兆以太網卡。
      部署者還必須檢查桌面系統是否具有利用千兆以太網連接的總線帶寬和CPU功能。為了獲得全雙工千兆以太網吞吐量,工作站必須支持64位PCI-X總線,或支持Intel公司推出的通信流架構(CSA)。據一位Intel發言人表示,主要桌面系統廠商將開始發送采用CSA技術的產品。
      通過使用數據包探測工具來模擬和分析網絡上的傳輸流負載,工程師可以確定網絡結構中可能會被千兆以太網傳輸流堵塞或造成超載并因此需要升級的地方。然后,可以告訴用戶核心交換結構上的背板不支持他們期望的吞吐量。有時,升級的需要十分明顯。如當一臺交換機只有10個100Mbps端口時,1Gbps傳輸流幾乎肯定將造成其超載。
      Synergy Research Group公司分析員Joshua Johnson說:“根據不同的應用,骨干網的吞吐量必須為1Gbps或更高。如果知道一個桌面千兆以太網端口將得不到充分利用的話,可以故意過度使用網絡?!崩?,“你需要8G(聚集鏈路)帶寬來支持8個千兆以太網端口,如果所有這些端口都將持續使用的話。但是,大多數人可能可以在一條或兩條千兆以太網上行鏈路上支持16或24個端口?!?
      一旦網絡建立起來,數據包探測器也可以捕獲配置問題。例如,網絡交換機的自動傳感特性有時會“協商降低”連接的速度,將速度降低到千兆以太網桌面連接實際上以半雙工方式運行的速度。在缺少流量分析的情況下,最終用戶可能會在意識到存在問題前的一段時間忍受低吞吐量。
      重大網絡升級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確保今后幾個月內不需要再進行另一次重大升級。這正是網絡管理員為何不僅需要分析目前的流量水平,而且需要分析一段時間后使用趨勢的原因。例如,一個實驗室的網絡工程師一直在密切監測用戶向桌面千兆以太網的逐步遷移,工程師還監測聚集來自桌面系統的傳輸流的分配鏈路上的使用情況,以確定什么時候將它們從100Mbps升級到1Gbps。分配鏈路升級的速度決定了該實驗室何時將網絡骨干從1Gbps升級到10Gbps。
      該實驗室的設計規則是:當某一鏈路上的平均使用率達到10%時,就開始研究下一個水平的帶寬。人們會說,這是過度的服務配置,為何不使用QoS呢?但是,這時會更多地糾纏在流量工程上,只是用時間去換金錢。估計可用帶寬的重大增長是否將導致用戶傳輸流的突然激增是更難解決的問題。當升級一條運行在接近1Gbps容量上的一條100Mbps鏈路時,有時在兩周之后,傳輸流就出乎意料地會增加50%。
      線纜的選擇
      部署桌面千兆以太網的另一個步驟是確定使用哪類線纜。例如,部署者應當問一問自己一座樓宇的已有5類線纜是否能滿足需要,是否需要拆除原來的線纜,重頭開始布線。安裝更高級的線纜(如5e類或6類)的決定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已有線纜支持的5類水平以及最終用戶和應用所需要的可靠性水平。
      據Anixter和Intel聯合發表的一份白皮書顯示,5類線纜可以在“大多數情況下”支持千兆以太網技術。但是,并不是所有的5類線纜都是一模一樣的。幾年前,IEEE公布了TIA/EIA-568B.2。TIA/EIA-568B.2是5類線纜的補充標準,用于處理串音和回波損耗等重要因素。這些因素對用于非屏蔽雙絞線銅線上的千兆以太網的4對線路全雙工操作非常重要。在1997年以前安裝的所有5類線纜并不都完全符合這項最新標準。
      盡管不太符合標準的線纜仍將用于千兆以太網,但它們的性能可能不可靠,并且會出現性能下降,尤其在高濕度和超過140華氏度的不利溫度條件下。許多布線室都達到了這種溫度或者甚至更高的溫度。這份報告表示,在最差情況的環境和網絡條件下,重新連接的嘗試會影響吞吐量并因此影響用戶的生產力。
      這份報告建議:在部署桌面千兆以太網前,首先測試已有線纜的電氣參數。如果線纜在測試時達不到要求,那么用符合5e類或6類規范的部件更換已有的配線板、工作區插座和插接線。包含568B.2的5e類線纜及最新的銅線線纜標準6類線纜比一般的5類線纜具有更一致的性能和可靠性水平。
      美國《Network World》的一次研究發現了下列一年時間中的正常運行時間百分比:普通5類線纜為90%,5e類線纜為99%,6類線纜為99.999%。
      選擇的線纜類型還取決于覆蓋的距離。雖然銅線纜可以滿足距離達100米的桌面連接,但是各企業可能需要在一幢樓宇的辦公室之間或一個園區中的樓宇之間安裝光纜。光纖支持傳輸距離高達10公里的千兆以太網。在選擇線纜時的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升級到更高速度的桌面連接的期限。
      很多醫院正在為它們的桌面千兆以太網安裝部署6類線纜。雖然也可以使用5e類線纜,但用戶的想法是:讓我們部署最新的線纜基礎設施吧,等到10G技術到達桌面時,我們將可以立即使用它。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