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平臺上的應用在增加,這就導致了硬盤空間的緊張,升級Linux系統的硬盤便成了最需要掌握的知識。
為Linux增加硬盤可以有兩種方式:一是增加硬盤用來存放數據,原有的系統硬盤不變;二是用新的硬盤代替原有的系統,也就是替換原來的系統硬盤。本文將分別說明。
為Linux增加新的數據盤
由于Linux訪問硬盤的方式和DOS不同,采用的是可安裝目錄方式,所以增加一個硬盤和通常在DOS/Windows下采用的方式有些不同,具體分為5步。
1.物理安裝:關掉電源,對硬盤進行跳線,并安裝新硬盤。這個步驟很簡單就不多講了。開機后BIOS能認識雙硬盤就表示成功。根據跳線方式的不同,硬盤對應的設備名稱也不同(如下表所示,以IDE硬盤為例):
編號 電纜及跳線位置 設備名
1 ide0的主盤 /dev/had
2 ide0的從盤 /dev/hdb
3 ide1的主盤 /dev/hdc
4 ide1的從盤 /dev/hdd
2.對硬盤進行分區:因為是作為數據盤,所以分成一個區即可。以root用戶登錄系統,以 fdisk /dev/hdb(以下以/dev/hdb為例)進入fdisk操作界面。fdisk的常用命令有:刪除分區:d;增加分區:n;保存退出:w;激活分區:a;顯示分區:p;改變區類型:t;顯示幫助信息:m。
3.安裝文件系統:由于Linux采用的是ext2文件系統,所以新硬盤需要安裝ext2文件系統,輸入如下命令:mkfs.ext2 /dev/hdb。
4.建立安裝點:在根目錄下建立一個安裝點,以后新的數據盤將安裝在此目錄下(以data目錄為例):
mkdir /data
mount -t ext2 /dev/hdb1 /data
5.修改 /etc/fstab文件,以便在啟動時自動安裝文件系統。
通過以上的手工方式進行安裝,已經可以使用新的硬盤了(也就是/data子目錄),輸入命令df即可以看到已安裝的所有的文件系統的信息。但是,我們還要修改/etc/fstab,以使每次計算機重新啟動時自動安裝這一新的硬盤。用vi打開這個文件并修改。/etc/fstab文件的第一列是設備位置,第二列是安裝點,其他幾列照抄即可。
至此,你已經可以使用新的硬盤了。
用新的硬盤升級原來的系統盤
用新的硬盤升級原來的系統盤時,主要的問題在于如何復制數據。并且在硬盤分區時要考慮到交換分區的設置。
1.關機并安裝硬盤。
2.對硬盤進行分區。分區時先參考原有的分區,要求不小于原有的分區設置。需要注意的一點是fdisk新建的分區都是Linux native的,如改成Linux swap格式,則先要輸入命令t,再輸入Linux swap的編號82。
3.為新硬盤建立安裝點,如:/newdisk。
4.將新硬盤安裝到剛建立的安裝點,如:
mount -t ext2 /dev/hdb2 /newdisk
5.在新的硬盤上建立 /tmp及/proc子目錄,并將 /tmp的屬性更改為 777,命令如:mkdir /newdisk/tmp; mkdir /newdisk/ proc; chmod 777 /newdisk/tmp。
6. 進入單用戶模式,并將原來的數據復制到新的硬盤。
·進入單用戶模式:/sbin/telinit 1
·復制子目錄:cp -a /var /bin /usr /sbin /boot /newdisk
·復制根目錄下的文件:cp -dp /* /.* /newdisk
如果電腦的子目錄和上面列出的不一致,請按自己的需求更改,只是需注意最后列出的是新硬盤的安裝點。
7.檢查/newdisk/etc/fstab是不是合適。要提醒注意的是雖然目前新硬盤是第二硬盤,設備名是/dev/hdb,但升級后將成為第一主硬盤,所以/newdisk/etc/fstab中列出的應是在第一主硬盤的位置。
8.制作一張啟動盤,然后拆除舊硬盤,將新硬盤跳成主盤,并重新啟動計算機。制作啟動盤的命令是:makebootdisk。
9.計算機重啟后,運行fdisk將硬盤的分區設成可以活動的。并配置lilo,便于以后引導系統。一般情況下如果和原有系統分區相同,只要輸入lilo回車即可,否則還要修改一下/etc/lilo.conf文件。
10.取出啟動軟盤,進行重啟動,檢查從硬盤能否啟動。如不能啟動,則用軟盤啟動后再檢查原因??赡艿脑蛴校悍謪^沒有激活、lilo配置不對。如果啟動中安裝文件系統有錯,則要檢查/etc/fstab。
至此,新的硬盤上的Linux應能夠正常運行。以上內容在Slackware Linux下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