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的特點是發展并不均衡,這是由于早期業務分工所造成的,例如中國建設銀行以中長期建設項目貸款業務為主,中國農業銀行服務于農民的小額投資貸款,中國工商銀行主要涉足工商企業的流動資金轉借貸款,而中國銀行負責外幣業務,不同的業務特點導致信息化的步伐不盡相同,其中,以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最為超前,這兩家當時都采用了IBM公司的方案,購買了大量的IBM機器設備。
IBM所以成功主要是依賴于其豐富行業解決方案,其中就有中間件在發揮作用,當時IBM的中間件是叫CICS(客戶接口控制系統),依賴中間件很好解決了解決方案與底層操作系統之間的配合問題,但是這些系統都是專有封閉的系統。當時,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也有一部分惠普、SUN、Unisys、 Sequent公司的設備,但是由于沒有中間件,這些設備不能夠很好對于銀行選定的解決方案提供支持,怎么辦?當時IBM采取一個戰略,回收銀行的這些設備,并以優惠的價格提供IBM設備,借此,很快把其他設備擠出了市場。此后,惠普公司也想反擊,并收購了Bluestone中間件,但卡莉入主惠普公司,轉變了公司戰略,并購了康柏公司,走規模戰略,砍掉了難以在短期內見成效的Bluestone中間件,自此,再難有起色。
客觀地評價,IBM方案是非常優秀的方案,但其代價就是價格非常貴,由于其屬于專有系統,用戶一經采用,未來將很難脫身。一句話IBM既是優勢也是一種威脅。有鑒于此,90年代,當中國建設銀行開始進行信息化建設的時候,就將策略定位在開放型UNIX系統為主,因此,國內大系統項目中最先采用的UNIX系統的就是中國建設銀行。這就給了構建在UNIX系統之上的中間件廠商提供了機會。當時,東方通科技的中間件產品贏取了很多份額,最多的時候達到了11個省。到了1997年,BEA公司進入國內市場,中國建設銀行就成為了其爭奪的對象,大概這個過程一直持續了五年時間,情況才有所松動,在建設銀行證券管理系統項目中擠占了一點市場,其他大部分項目均輸給了東方通科技。其中很大部分的原因在于BEA公司的戰略失誤,BEA中間件是從收購Tuxedo開始的,從Tuxedo繼承了很多電信的客戶資源,但是互聯網興起之后,BEA錯誤判斷了形勢,轉而發展Weblogic,放棄了基于分布處理的Tuxedo。但銀行業務并未如預期中的那樣很快轉入互聯網,但BEA轉回來發展的時候,已經錯失了很多機會。
現在國內來看,市場目前最多的還是在電信里面,電信里面還是在移動和中國電信里面,中國聯通這個市場,絕大部分是我們的。這幾個市場里面都有滲透,看看誰的份額稍微大一點,我剛剛說了聯通銀行、中國電信銀行,我們在這里面可能占絕對優勢,但是我們在聯通里是占絕對優勢的,下一個市場就變成我們的了。
(責任編輯:城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