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件企業智能中樞對話寫實
CNET科技資訊網9月27日評論 “我們不愿被忽悠”,一些參加9 月20~21 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企業IT應用論壇”的用戶代表在開會第一天上午時對我說。
“我們從來沒有忽悠用戶”,廠商們也莫名其妙地回答我。
第二天上午我主持了“中間件——企業智能中樞”的論壇,我發現,在用戶感覺被忽悠與廠商認為自己沒忽悠用戶上,是他們對中間件或其它產品在概念、采購以及使用中產生的問題存在著分歧。
中間件概念的錯位
克麗:這次對話的主題是“中間件——企業智能中樞”,我邀請四位嘉賓參與這次討論,分別是IBM 大中華區副總裁軟件集團總經理宋家瑜先生、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總工程師顧炳中先生、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信息中心主任何力健先生和高偉達公司總經理于偉先生。在進行這場對話之前,我想先統一一下中間件的概念。我發現很多概念在廠商提出以后,用戶總有一種被忽悠的感覺,或者是合作伙伴有信息傳遞上的誤會。廠商和廠商的理解不同,用戶和用戶的理解不同,用戶和廠商的理解不同,合作伙伴和廠商和用戶的理解也不同,聽起來像繞口令,但是的確是真實情況(觀眾笑)。我想請用戶談談對中間件的認識。
顧炳中:中間件的概念各廠商之間沒有太大的區別,一般是基于應用和 操作系統層之間的軟件。但是,從應用角度,我們更希望中間件是應用的集成,希望中間件為我們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而并不是一個概念,我們并不希望在應用和操作系統之間,找出一個中間層(會場掌聲響起)。
何力?。浩鋵嵨覍χ虚g件的了解不是很多,但我覺得中間件是必須的,因為在操作平臺和應用上,一定有一個集成的層面。如果是對單一應用系統來說,中間件可能意義不大。但是整個信息系統的開發和應用面對的是集成,在我們的應用系統中,不是單一廠商開發的,也不會用單一的平臺做企業的IT設計,所以一定會涉及到數據傳遞等方面的應用。
克麗:我理解中間件就是操作系統和應用之間的一個橋梁,于偉先生怎么看。
于偉:其實中間件就是橋梁或者紐帶,再通俗一點就是腰帶,沒有它不行。我認為未來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中,中間件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宋家瑜:軟件可以分幾個層次,一方面是操作層次,除了IBM 自己的操作環境,還有Windows 的環境;另一方面是應用軟件環境,比如ERP. 我們發現在操作和應用層中間要做一些共同的事情,有些需要中間件來提供,而不需要業務軟件。我們看到一種發展趨勢,比如不管是銀行的應用系統也好,或者制造業的系統也好,把很多功能考慮得非常周到,包括數據的應用、信息的交換,后來發現系統需要花很大精力和金錢去維護,另外在進行升級時缺乏共同的標準,所以需要一個中間層的軟件來完成這些事情,這是中間件形成的歷史背景。
連接不是整合
克麗:中間件有四個環節,連接、整合、自動和優化。有些觀眾認為連接了就是整合了,連接和整合有什么區別。
宋家瑜:我用一個比喻來說,比如我從國外打電話找克麗,這是連接起來,可這并不代表整合,我們需要有共同的語言,這樣交流就沒有問題,因為我們都說普通話。如果有一個說英語的外國人來找你,就要找一個翻譯,這樣才是整合了。
何力?。浩鋵嵵虚g件并不能作為一個整合工具,它只是一個連接,整合不是中間件能解決的。因為對一個系統的整合或者對數據的整合,不是軟件產品的問題,是整個系統的問題,中間件僅僅是一個標準的工具,為信息化建設提供方便。我覺得中間件對用戶并不是太重要,因為中間件最重要的是集成方和系統方,我不可能花很多錢買所謂的中間件。
顧炳中:中間件絕不是整合的工具,我沒有看到一個中間件把不同的應用整合了。中間件是一個應用開發的集成工具,在開發時用中間件對不同的數據進行整合,絕做不到對不同時期、不同時間、不同知識的應用進行整合。
于偉:無論具備什么樣的功能,最重要的是應用,但是選擇什么樣的平臺開發和建立應用,要根據不同企業的不同需求。
中間件應需求而生存
克麗:請問兩位用戶,你們現在都在用中間件產品嗎?
顧炳中:首先有沒有中間件產品并不重要,中間件對于中小企業來講,還是要盡可能減少使用,其次中間件對國家信息化造成極大的浪費(掌聲熱烈響起)。作為企業,信息化是要提高企業的直接利潤,使用了中間件是不是提高了利潤,如果沒有提高,企業為什么要上中間件,特別是大型國有體制的企業在不計成本的進行信息化。我們不能跟美國公司比,美國公司是自循環,不管花多少錢買中間件還是要自己消化掉。中間件的使用有很多錯誤的概念,比如引導要跨平臺,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要跨什么平臺呢?這純粹是脫離現實的方法;中間件的發展方向是什么?一個狹隘的內涵是中間件絕對的泛化直至最后消失,中間件在操作系統和應用層上,這之間真正的中間件是什么?就是開發環境,現在的開發環境不足以提供應用組件,事實上是連接起來,但是不方便使用。那么中間件可以彌補這個環境嗎?中間件應該是一種理念,而不是一種工具、一種產品,它要貫穿在開發過程、應用程序中,在應用層面我們應該盡可能的簡化。
宋家瑜:千萬不要為了開放而開放,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商業的競爭力是怎樣推出更多的產品,這樣才能創造更高的價值。我們看到,客戶沒有把定義理解得很清楚的時候,就進行采購。我常常講,如果您認為今天使用的是很固定的環境,那么用一個微軟的環境就綽綽有余。如果不把問題想清楚,可能就是多余的投資。
何力?。耗壳拔覀儧]有這個需求。但是我剛才說了,用不用中間件,用什么樣的中間件,作為用戶,我們更關注的是實際應用效果。
共2頁: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