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ter 回復于:2003-07-10 14:39:41 |
CPU
IBM: PowerPC HP: PA-RISC SUN: SPARC |
zolas 回復于:2003-07-10 14:41:18 |
能不能再具體點?
就像Intel的CPU也有賽樣、P3、p4等等還有Itr....那個什么的。 |
remoter 回復于:2003-07-10 14:51:41 |
我說的只是一個類別,
比如Sun的CPU有這樣的系列: SuperSPARC UltraSPARC HyperSPARC UltraSPARC根據主頻的不同又分為: UltraSPARCI UltraSPARCII UltraSPARCIIi UltraSPARCIII UltraSPARCIII Cu IBM和HP的沒有了解的這么細 |
gunsoft 回復于:2003-07-10 14:59:02 |
至強power4 |
py 回復于:2003-07-10 15:01:24 |
能分別說說UltraSPARCI
UltraSPARCII UltraSPARCIIi UltraSPARCIII UltraSPARCIII Cu 這幾個嗎?尤其是UltraSPARCIIi 和UltraSPARCIII 老是分不清…… |
remoter 回復于:2003-07-10 15:11:29 |
你想知道什么方面?
UltraSPARC Modules U2 / U30 / U60 / U80 / E220R / E250 / E420R / E450 167MHz UltraSPARC I Module 200MHz UltraSPARC I Module 250MHz UltraSPARC II Module 300MHz UltraSPARC II Module 360MHz UltraSPARC II Module 400MHz UltraSPARC II Module 440MHz UltraSPARC II Module 450MHz UltraSPARC II Module 480MHz UltraSPARC II Module E3x00 / E4x00 / E5x00 / E6x00 / E10000 UltraSPARC Module Installation 167MHz UltraSPARC I Module 250MHz UltraSPARC II Module 333MHz UltraSPARC II Module 336MHz UltraSPARC II Module 400MHz UltraSPARC II Module 464/466MHz UltraSPARC II Module Ultra 5 / Ultra 10 270MHz UltraSPARC IIi Module 300MHz UltraSPARC IIi Module 333MHz UltraSPARC IIi Module 360MHz UltraSPARC IIi Module 400MHz UltraSPARC IIi Module 440MHz UltraSPARC IIi Module Sun Blade 1000/2000 / Sun Fire 280R / Netra 20 600MHz UltraSPARC III Module 750MHz UltraSPARC III Module 750MHz UltraSPARC III Module (Netra 20 DC) 900MHz UltraSPARC III Module 900MHz UltraSPARC III Cu Module 1015MHz UltraSPARC III Cu Module 1050MHz UltraSPARC III Cu Module Sun Fire 12K / 15K MaxCPU |
老農 回復于:2003-07-10 15:34:58 |
IBM的:
。。。 PowerPC 604e Power3 II RS64 III RS64 IV Power4 Power4+(最高主頻1.7G) |
py 回復于:2003-07-10 15:41:18 |
400MHz UltraSPARC II Module和400MHz UltraSPARC IIi Module會有什么不同???另外我看到同樣是400MHz UltraSPARC IIi Module的處理器怎么緩存都會不一樣大? |
py 回復于:2003-07-10 15:47:34 |
[quote:87817c1864="老農"]IBM的:
。。。 PowerPC 604e Power3 II RS64 III RS64 IV Power4 Power4+(最高主頻1.7G)[/quote:87817c1864] xixi,農哥也來了 ![]() 請問,PowerPC 604e是32位的,之后的都是64位了,那如果緩存是8兆的604e,和緩存是4兆的Power3 II 哪個會更快???緩存的大小一直都很迷惑我,不知道處理器的位數更重要?還是主頻更重要?還是緩存大小更重要? |
beginner-bj 回復于:2003-07-10 17:58:14 |
市場的競爭是殘酷的,優勝劣汰是必然的發展規律。目前,在桌面型CPU市場,已形成Intel、AMD、VIA三足鼎立的局面。隨著Intel與AMD也雄心勃勃地將觸角伸到高端服務器市場,使服務器CPU市場的競爭更加白熱化。服務器用處理器幾乎都是清一色的RISC(精簡指令集)架構,用在高端的工作站或服務器中。據市場分析機構IDC報告,2000年的美國服務器市場,Sun榮居榜首,IBM暫居老二,Compaq名列第三。隨著Intel與AMD紛紛介入這塊厚利市場,使高端服務器市場形成百家爭鳴的新格局。下面我們就來認識這些真正的服務器CPU。
一、Compaq Digital Alpha Alpha處理器原先是DEC公司的產品,后來被Compaq歸入旗下,而Compaq又與Digital進行合并。Alpha最早在1992年現身市場,領先其它RISC處理器廠商達兩三年之久。在Alpha推出時,個人電腦正從386時代發展到486時代。Alpha的最大特色其實是在時鐘速度上取得領先地位,例如,1995年推出300MHz的Alpha 21164就是當時時鐘速度最快的CPU。(^14050101a^) Alpha 21164是Alpha的第二代處理器,它有兩種版本,一種是原來的21164,另一種則是去掉部分Cache的21164PC,希望進攻較低端的市場。此外,1998年初DEC發表了第三代Alpha 21264。Alpha可以運行在UNIX、OpenVMS,以及Windows NT中,這是Alpha跟其它幾個RISC處理器不同的地方。未來Compaq、Digital、Alpha將會開發出Alpha 21364與EV8處理器。 二、SGI MIPS MIPS處理器是RISC架構的開山鼻祖,SGI在并購MIPS后,將MIPS處理器分成兩個市場方向:一方面強調高性能,繼續向高端方向發展;另一方面著重高產量,轉向市場龐大的嵌入式及消費電子產品領域。其實SGI只負責處理器的研發設計,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是授權其它半導體大廠進行。 目前最高端的MIPS處理器是R10000,用在SGI公司的全系列產品,包括從單一處理器的O2工作站,直到高達128顆處理器的Origin高端服務器。SGI的專長是圖形運算,擁有很強的系統I/O及內存總線,MIPS處理器并不單獨強調時鐘頻率,而是著重整體性能的提升。SGI MIPS處理器主要運行在自身的64位操作系統IRIX(與UNIX同一族系的操作系統)上;此外,MIPS作為一些掌上電腦的處理器,因此也可以運行在Windows CE上。為了能夠繼續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SGI不得不全力以赴發展更先進的MIPS處理器,包括R12000與R14000等。 三、SUN SPARC Sun是世界上第一個將RISC架構量產的廠商。為了推動SPARC成為業界標準,并提高全球廣泛供應來源,SUN也授權多家半導體廠生產自己的SPARC芯片。SPARC的性能超強,價格也較高,公認在UNIX上的表現杰出。 早期的RISC處理器也是32位,直到6年前Alpha誕生后,才把RISC推進到64位。就SUN的SPARC而言,其64位處理器是1995年的SPARC-v9架構,產品則稱為Ultra SPARC。目前最高端的SPARC產品是64位的Ultra SPARC Ⅲ,采用了Uptime Bus的技術。Ultra SPARC Ⅲ的工作頻率有900MHz、750MHz和600MHz三種。與以前的UltraSPARC Ⅱ相比,UltraSPARC Ⅲ運行程序的速度要快一倍。近幾年來,Intel進軍高端市場的企圖明顯,一些擁有RISC處理器的大廠已逐漸向Intel的IA-64方向發展,而Sun仍堅持發展自己的Ultra SPARC處理器,成為阻擋Intel來犯的中流砥柱。Sun公司還將在今年推出基于MAJC架構設計的1.2GHz的Ultra Space 4處理器,它將是Sun公司在高端服務器市場競爭的希望所在。 四、HP PA-RISC HP也有自己的RISC處理器,稱為PA-RISC(精準架構的RISC)。PA-RISC于1986年現身,HP也是當時全球第一家將系統架構全面由CISC移轉到RISC的計算機廠商,隨后HP就榮登市場銷售第一的寶座。 目前PA-RISC處理器的版本是PA-8200,主要用在HP的企業服務器(例如最高端的HP9000系列)。在PA-8200之后,HP還將推出PA-8500與PA-8700處理器。HP PA-RISC把Alpha當成性能上的主要對手,例如PA-8500的對手就鎖定Alpha-21264?;萜赵诋a品上采取雙向并進策略,為了兩種芯片都能用在電腦上,一邊發展PA-RISC 8700,一邊與Intel共同開發IA-64處理器。IA-64融合了x86與RISC架構,x86源自Intel本身的架構,而RISC部分就是HP的PA-RISC架構。 五、IBM PowerPC 雖然RISC這個名詞是1980年初由柏克萊大學Patterson教授率先使用,并成為后來的通稱。其實首先推出RISC的真正先驅是70年代就悄悄展開實驗計劃的藍色巨人IBM公司。IBM于1975年開始進行一項801計劃,希望設計出新的計算機架構。但是801計劃最終并沒有成功的產品推出,不過,IBM另一條與801平行的發展線,在80年代中期成為America計劃,這個計劃成功地開發出新的架構產品,(^14050101b^)它就是1990年出現的Power架構,IBM以此構建了RS6000處理器與工作站產品。1991年,IBM再推出第二代Power架構,并與Motorola、Apple共組一個“PowerPC”聯盟,發展新的PowerPC處理器架構。這個PowerPC架構就是以IBM的Power架構為基礎的。 1992年,IBM發表第一顆PowerPC處理器PowerPC-601,它是一顆32位的RISC架構處理器,Apple旋即進行架構更替,采用PowerPC-601作為新一代Mac電腦的核心處理器。隨后,IBM又陸續發表了603、604等系列的PowerPC處理器,目前最新版是PowerPC 750(G3實際上就是PowerPC 750的商標)和740系列。另外,新一代64位Power 4(G4)處理器也已推出。 六、Intel Itanium Intel公司于3月29日公布了IA-64架構的Intel Itanium(安騰)軟硬件開發狀況。Itanium最早的芯片(即所謂的First Silicon)是在1999年8月完成加工的,并緊接著于8月底舉行的IDF上進行Windows和Linux的啟動演示,但其進程不能稱之為順利。歷經出貨延期的磨難,現在Intel終于決定在2001年6月30日之前一定推出配備Itanium的服務器和工作站。 以服務器及工作站為基礎的Intel Itanium處理器要在性能上戰勝競爭對手RISC處理器,關鍵在于運用創新的合并功能EPIC(Explicitly Parallel Instruction Computing:明確平等指令運算)。IA-64架構是基于EPIC(明確平行指令計算機),EPIC的性能超過了RISC和CISC(復雜指令計算機),它可與具智能編輯器的大型處理源媲美,將平行指令明確通知處理器。測試結果顯示,Itanium已超過單一RISC處理器的速度,英特爾表示,Itanium正式投產時,其工作計算頻率可達每秒20億,與Sun Ultra SPARC Ⅲ比較足足快上10倍。Intel除了Itanium處理器外,新一代IA-64架構的McKinley處理器也將亮相。 七、AMD Hammer處理器 由于Intel和IBM策略聯盟,提前在64位處理器、高端服務器市場布局,這招策略迫使AMD也要加把勁。AMD也發布了x86-64架構Hammer處理器。AMD的64位處理器將針對服務器和高端應用程序。AMD發布了兩種Hammer處理器:即用于一兩個CPU服務器的ClawHammer芯片和用于三四個CPU服務器SledgeHammer芯片。如果AMD公司的計劃順利,AMD將有能力在從桌面電腦、筆記本電腦電腦到企業服務器的所有市場與Intel公司展開競爭。 |
zhaoguannan 回復于:2003-07-14 16:38:40 |
經典!!! |
littleqs 回復于:2003-07-15 11:48:51 |
雙魚之星 回復于:2003-07-15 12:13:50 |
SUN的CPU也不完全是按照主頻來區分的,只能說是一個特點。 |
ffaatt 回復于:2003-07-15 18:28:05 |
簡單補充幾句:
1.IBM 主頻很高,現在powerpc已經有1.5G上市了;另外它在UNIX機器(P系列)中把兩塊CPU封裝在一起,叫處理器,可以共享緩存,所以 兩個處理器就是4個CPU,這點經常把人搞糊涂; 2.HP的特點是L1緩存最大,以前就有1.5MB,現在更大,其它的處理器L1緩存一般都是32KB之類,所以PA-RISC主頻最低,速度并不慢; 3.SUN的L3緩存大,8MB;Sun的CPU后綴i,e系列用于工作站,cu是銅芯片的意思,比較新。 |
king3171 回復于:2003-07-15 19:11:15 |
說了這么多,有沒有人知道RISC CPU架構和INTEL CPU架構這兩種服務器在CPU數量相同的情況下,性能到底有多大差異,快N倍?N是多少。穩定性強,強多少,誰能說說?。。???? |
ffaatt 回復于:2003-07-15 20:25:16 |
很難全面評估cpu的速度,但是簡單的指標還是可以看到的,下面是我查到的SPEC2000 CPU測試記錄,第一個數字是平均值,第二個是峰值。
1.CINT2000整數運算 PowerEdge 2650 (2.8 GHz Xeon) 879 907 Sun Fire V880 (1050MHz) 560 626 IBM eServer pSeries 670 (1500 MHz, 1 CPU) 950 981 2.CFP2000 浮點運算 PowerEdge 2650 (2.8 GHz Xeon) 774 810 IBM eServer pSeries 670 (1500 MHz, 1 CPU) 1432 1520 Sun Fire V880 (1050MHz) 845 982 結論:主流的RISC CPU在同樣頻率下比INTEL CPU 整數運算快2倍,浮點運算快4倍。實際上現在RISC和CISC區別不像以前大,因為技術互相滲透的關系。INTEL CPU早就開始大量使用RISC的技術,否則差距會大得多。 UNIX機器好也不光是因為CPU關系,在內存總線、IO技術、OS技術、可靠性等各方面都有優勢,而且有大量成熟應用軟件的寶貴財富。 至于說快N倍,要看具體應用,比如數據庫應用查一下TPC記錄就知道了。穩定性可以參考各廠商公布的MTBF和99.99%可用性百分比。 系統性能的比較是很繁瑣的事情,往往只有在大的招標項目中才需要,當然一般不會拿UNIX小型機和PC Server比。 |
oldnetangel 回復于:2003-07-22 21:29:39 |
HP和IBM均計劃推出雙核心的CPU,即在一個CPU框架內部封裝了兩個CPU核心,從而實現了CPU數量加倍和計算能力的提升。 |
suncn 回復于:2003-07-23 10:06:15 |
[quote:bc349d04e8="oldnetangel"]HP和IBM均計劃推出雙核心的CPU,即在一個CPU框架內部封裝了兩個CPU核心,從而實現了CPU數量加倍和計算能力的提升。[/quote:bc349d04e8]
SUN在UltraSPARC IV里面也準備這么做! |
漢尼拔 回復于:2003-07-23 11:07:32 |
對于計算機的性能不能完全看CPU的速度快慢,總線的設計也是很重要的 |
softarts 回復于:2003-07-23 11:10:53 |
不會這樣比的吧,用什么系統,都成了既成事實的東西
我們的系統一直用的就是sun的機器,想必不會換了,否則要從頭來過... |
lqy009 回復于:2003-07-23 15:34:14 |
整體,這要看各個廠商的側重點,他們自己的看法如何? 沒有一樣東西是全能的! |
williamw2000 回復于:2003-09-29 01:21:04 |
It seems "beginner-bj" is not a beginner. Absolutely! |
gamesplay 回復于:2003-10-02 23:52:07 |
好文章,謝謝 |
breadso 回復于:2003-10-08 09:50:29 |
精彩,明白了很久以來都不清楚的幾個概念。
既然這樣,如果我的機器操作系統是Solaris 或者HP-Unix怎么樣才能知道我的 CPU是哪一種呢?(編程和命令都可以〉 |
netzsj 回復于:2003-10-09 15:27:10 |
哈哈哈,很簡單啊
拆開機箱拿個小手電照照不就看到是什么樣的了。~~~~~ 在說也沒有人會把space上面安裝hp-unix或是aix吧。。。想安也安不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