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對新增硬盤,切割硬盤,創建硬盤分區,為硬盤分區創建文件系統,以及加載文件系統的流程做總結性論述;主要是為初學者弄清楚這一操作過程;本文涉及fdisk、mkfs、mount ... ... 等工具;對/etc/fstab 進行了解說;還有磁盤掃描工具fsck 等介紹;
如果您想加載一個分區(文件系統),首先您得確認文件系統的類型,然后才能掛載使用,比如通過mount 加載,或者通過修改 /etc/fstab來開機自動加載;
如果您想添加一個新的分區,或者增加一個新的硬盤,您要通過分區工具來添加分區,然后要創建分區的文件系統,然后才是掛載文件系統;比如通過mount 加載,或者通過修改 /etc/fstab來開機自動加載;
本文總有一部份是您想要的;比如在新的分區上創建文件系統,如何掛載;如何卸載文件系統或者設備(比如cdrom )等;我建您最好通讀本文,然后根據自己的需要再做選擇性實踐;
Linux的一個小問題涉及的很多方面的知識,有時一篇文檔是難以說清楚;我為了盡可能詳細解說每一個過程,所以把分區工具、創建文件系統工具、查看文件系統的工具分開來說,主要是讓初學者比較容易理解。希望您能理解本人的用心;傳說北南長的比較丑,但心的還是善良的 ... ...我是不會用一些垃圾文檔來害您 ... ... 哈哈 ... ... 言歸正傳,開文~~~~
一、對存儲設備的分區;
我們這里所指的存儲設備主要是本地硬盤、移動硬盤(比如USB 和1394接口的硬盤);由于磁盤很大并且為了滿足我們各種需要,所以把硬盤分成若干個分區;比如我們可以用這個分區來安裝Linux系統,那個分區用來安裝Windows系統... ... ;這點小事大家都明白;
至于如何在 Linux中進行硬盤分區操作,我們推薦您用 fdisk ,目前看來也是最好用的分區工具;其它工具比如parted 和cfdisk在某一方面有點優點,但這些優點可能為大家帶來一些方便 ,比如 parted中的數據備份功能,這個功能對老手來說可能是優點,但對新手來說,的確是有風險的;所以我們還是推薦您用 fdisk 分區工具;
二、存儲設備進行格式化,即建立文件系統的過程;
1、文件系統的一點介紹
我們對存儲設備分區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對這些新增分區進行格式化;一個分區只有建立了某種文件系統后,這個分區才能使用;建立文件系統過程,就是用相應格式化工具格式化分區的過程,這個過程和我們在Windows中格式化某個分區為NTFS分區類似;沒有什么高深的內容,只是所用的工具不一樣罷了;
在Linux操作系統中,目前幾乎支持目前主流的文件系統,比如NTFS(只讀)、FAT(可讀可寫)、ext2、ext3、reiserfs、hfs (MAC 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swap 交換分區... ... 還有一些咱們不熟悉的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等;
在Linux中,我們常用的文件系統無非是上面例出的這些;如果您新增了一個硬盤,可能想格式化成 Linux的文件系統,最佳選擇是 reiserfs 或ext3;目前ext2已被 ext3取代;我們不推薦用ext2文件系統,ext2的使用風險比較大;速度最快的文件系統,當屬reiserfs;reiserfs 還有很多優點,比如更安全;ext3是Redhat認為最好的文件系統,所以在Fedora 4.0在安裝時,特地為reiserfs 的選擇弄出點麻煩;
相對來說reiserfs還是比ext3要優秀;如果想深入學習文件系統的,您可以到官方論壇找相應的資料,最好是實踐實踐;
2、格式化工具介紹和使用;
以fedora 4.0為例,我們常用的工具mkfs mkfs.ext3 mkfs.reiserfs mkfs.ext2 mkfs.msdos mkfs.vfat mkswap
提示:如果您不能創建reiserfs 文件系統,也就是說沒有mkfs.reiserfs 或者mkreiserfs 命令,是您沒有安裝reiserfs-utils工具包,請參考:《讓Fedora 支持創建reiserfs 文件系統,以及創建reiserfs文件系統的一點說明》
1)mkfs的使用;
使用方法:
[root@localhost beinan]# mkfs -t 文件系統 存儲設備
注:
這里的文件系統是要指定的,比如 ext3 ;reiserfs ;ext2 ;fat32 ;msdos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