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使用技巧
發表于:2007-05-26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
登錄與關機之道 Linux 的登錄只需要在“login:”后輸入用戶名,再鍵入口令(口令沒有任何顯示);如果想以另一用戶登錄可用logout或Ctrl+d退出,也可用su命令改變為root用戶。 Linux下關機千萬不要直接關電源或按Reset鍵了事,嚴重的話可能下次無法開機。一
登錄與關機之道
Linux的登錄只需要在“login:”后輸入用戶名,再鍵入口令(口令沒有任何顯示);如果想以另一用戶登錄可用logout或Ctrl+d退出,也可用su命令改變為root用戶。
Linux下關機千萬不要直接關電源或按Reset鍵了事,嚴重的話可能下次無法開機。一般的Linux書籍都是教大家用shutdown這個root用戶才允許執行的命令來關機,格式是這樣的:shutdown
<參數,多為-r(重啟);-h(關機)> <時間>。例如希望Linux在15分鐘后重啟動:shutdown
-r +15
其實對于一般的單機用戶,想要關機只要輸入halt,想要重啟動輸入reboot或直接用Ctrl+Alt+Del,以后別再傻傻的用一長串指令來關機了。
使用虛擬控制臺
登錄后按Alt+F2鍵這時又可以看到“login:”提示符,這個就是第二個虛擬控制臺。一般新安裝的Linux有四個虛擬控制臺,可以用Alt+F1~Alt+F4來訪問。虛擬控制臺最有用的時候是當一個程序出錯鎖住輸入時可以切換到其他虛擬控制臺登錄進入后Kill這個出錯的進程。
字符界面:不管是Slackware還是RedHat安裝后每次啟動時都會自動運行一個叫gpm的程序,該程序運行后就可以用鼠標來拷貝與粘貼了。具體做法是按住鼠標左鍵拖動使要拷貝的地方反白,這時反白的區域已經被拷貝,再按鼠標右鍵拷貝的內容就會被粘貼在光標所在位置了。
X-Window下:拷貝的操作與字符界面下一樣,三鍵鼠標的話按中鍵粘貼,兩鍵鼠標的話同時按左右鍵粘貼(須在配置Xfree86時在鼠標的設置里選擇
Emulate 3 Button)。
快速進入某些目錄
鍵入cd ~或cd可進入用戶的home目錄。
鍵入cd -可進入上一個進入的目錄。
使用自動補全功能
在Linux中你輸入任何命令或文件名時都可以用Tab鍵自動補全。例如,需要輸入xf86config,你只用輸入xf8,再按一下Tab鍵,怎么樣?很爽吧!
如何制作啟動盤
rdev /boot/vmlinuz /dev/hda1
dd if=/boot/vmlinuz of=/dev/fd0
其中rdev 命令指定根目錄將來在那個盤上(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可以省略第一步,但用rdev /boot/vmlinuz 來察看一下根文件系統在那個盤上不失為一個好習慣),在這里就是/dev/hda1也就是第一個硬盤的第一個主引導分區。第二條命令是將文件vmlinuz拷貝到軟盤上。
如何使用Floppy/CDROM
簡單地說,你需要把軟盤/光盤設備上的文件系統安裝到Linux目錄樹上的一個點上,稱之為安裝點(mount point),通常是一個目錄。安裝Linux后會有個預設的安裝目錄/mnt,在它下面還有/mnt/floppy和/mnt/cdrom。
Mount -t ext2 /dev/fd0 /mnt/floppy ——把
linux文件系統格式的Floppy安裝到/mnt/floppy下
mount -t msdos /dev/fd0 /mnt/floppy ——用dos文件系統格式把Floppy安裝上來
mount -t vfat /dev/fd0 /mnt/floppy——vfat支持
Windows 95/98的長文件名
mount /dev/hdb /mnt/cdrom——把接在第一個IDE口上的CDROM安裝上來
mount /dev/cdrom /mnt/cdrom —— /dev/cdrom是指向CDROM的一個連接
如果你的/etc/fstab里面有這么一行的話:/dev/cdrom /mnt/cdrom iso9660 defaults,ro,noauto,exec
0 0
你還可以執行mount /mnt/cdrom直接mount光驅
最后告誡大家的一點就是,在取出軟盤/光盤之前,應該先umount /mnt/floppy,當然光盤在你沒有執行umount命令之前,是取不出來的。
RedHat下顯示彩色目錄列表
打開/etc/bashrc或, 加入如下一行:
alias ls="ls--color"
下次啟動bash時就可以像在Slackware里那樣顯示彩色的目錄列表了,其中顏色的含義如下:
藍色——目錄
綠色——可執行文件
紅色——壓縮文件
淺藍色——鏈接文件
灰色——其他文件
顯示Win95分區里的長文件名
如果你發現Win95分區里的長文件名不能顯示, 可以重新用vfat方式來mount。對于啟動時就mount的分區可以修改文件/etc/fstab,
將里面的msdos字樣改為vfat。如果無法用vfat mount,則要重新編譯一下核心, 加入對vfat的支持。
命令文件的路徑
當你鍵入一些命令如find、 shutdown、 mount、startx時是否想過要知道這些文件究竟放在哪個目錄里?用命令whereis可以實現。如:whereis
startx
顯示文件的類型
用命令file可以使你知道某個文件究竟是ELF格式的可執行文件, 還是shell script文件或是其他的什么格式。例如:file
startx
Linux里的Norton Commander
在提示符下鍵入命令mc后你就會看到一個與Norton Commander很相似的界面,實際上功能也很相似甚至更強大,比如可以直接對.tar.gz
壓縮包里的文件進行操作(有點像ZipMagic)。
啟動后直接進入X
編輯/etc/inittab文件,把id:3:initdefault改為 id:5:initdefault。不過搜索路徑可能會有些問題,關機時你得直接進入/sbin里去執行shutdown。
后臺運行X Window程序
執行一個X Window程序時別忘了在后面加一個&號,
.netscape &。否則的話在你退出執行的程序之前再無法在那個終端窗口里輸入命令了。
強行退出X Window
有時候在X Window里由于程序出錯可能鼠標鍵盤都不起作用,這時候不用著急,因為在Linux下幾乎不會像在Windows里那樣惡性死機,你只須鍵入Ctrl+Alt+BackSpace鍵就可以回到字符界面下了。
安裝rpm包及解壓.tar.gz文件
RedHat Linux的一大特色就是采用Red Hat Package Manager(RPM)技術來安裝和刪除程序。因此大部分軟件的升級、安裝都要涉及到rpm包的問題,下面就是一些簡單的示例:
rpm -ivh <文件包名稱> 安裝軟件
rpm -Uvh <文件包名稱> 升級軟件
rpm -e <文件包名稱> 刪除軟件
rpm -qa | grep XXX 察看XXX文件是否安裝
雖然RPM是如此的好用,但在它發明之前就有許許多多必要和好用的軟件存在了(就是現在也有許多源程序不是RPM包的)。這些非RPM包的程序大多使用tar來打包,gzip來壓縮成.tar.gz結尾的壓縮文件。其基本使用方法很簡單:
tar xvfz <壓縮文件名> 在當前目錄下解壓文件
tar tfz <壓縮文件名> 查看壓縮文件內容
多系統引導程序LILO間介
LILO的配置文件是/etc/lilo.conf。以下是我自己的實際配置(for RedHat 6.0),右邊是注釋。
Boot=/dev/had ——LILO是安裝在Primary harddisk的MBR
map=/boot/map ——指定啟動信息資料位置
install=/boot/boot.b ——指定LILO執行程序位置
message=/boot/hello ——啟動時顯示hello文件中的 文字
prompt ——顯示LILO提示符
password=linux ——設置啟動LILO的密碼為linux
timeout=50 ——顯示LILO的時間為5秒
default=win ——指定默認啟動
windows
image=/boot/vmlinuz-2.2.5-15 ——指定Linux所用核心
label=linux ——指定鍵入linux來啟動Linux
root=/dev/hda7 ——Linux的所在地
read-only ——指定Windows的所在地
other=/dev/hda1
label=win ——指定鍵入win來啟動Windows
table=/dev/had ——指定Windows分區的所在地
注意修改/etc/lilo.conf文件后需要執行lilo命令使改動生效。如果重裝Windows后破壞了MBR(硬盤主引導扇區)造成LILO無法啟動,你只需用Linux啟動盤啟動Linux,執行lilo就可以了。
通用技巧
很簡單,多看HowTo文件,多用man命令查看幫助:man <可執行文件名>,待續……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