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常用Linux術語 (A) 帳戶名稱(Account Name) ———— 等同于登錄標識、用戶標識或用戶名。是指派給 UNIX/Linux 系統上用戶的名稱??梢栽谙到y上對多個用戶設置唯一的帳戶名稱,每個用戶具有不同的訪問(權限)級別。在安裝完 Linux 之后,帳戶名稱由超級用戶(Superuser)或 root 操作員指派。 AfterStep ————用戶界面(窗口管理器)之一,AfterStep 使得 Linux 的外觀很象 NeXTSTEP,而且還有些增強功能。要獲取更多關于 AfterStep 的信息,請訪問 www.afterstep.org。(另請參閱“Enlightenment”、“GNOME”、“KDE”和“X Window 系統”。) Awk(Aho、Weinberger 和 Kernighan) —————一種編程語言,因其模式匹配語法而特別有用,通常用于數據檢索和數據轉換。一個 GNU 版本稱為 Gawk。 APM(高級電源管理,Advanced Power Management) ———— 一種工業標準,它允許系統處理器和各個組件進入省電模式,包括掛起、睡眠和關機。APM 軟件對于移動設備尤為重要,因為它節省了電池電量。 附加符號(Append Symbol) — ———兩個鍵盤字符 >(也就是 >>)。通常用它將命令的輸出發送到文本文件,將數據附加到文件的尾部,而不是替換現有的內容。例如,ls -a >> output.txt 將當前目錄列表發送到名為 output.txt 的文件,并將其添加到該文件的尾部。重復執行該命令會不斷地將新數據添加到文件尾部。(另請參閱“管道符號”和“重定向符號”。) 歸檔文件(Archive)————含有多個文件的單個大型文件,通常對其進行壓縮以節省存儲空間。經常創建歸檔文件以方便計算機之間的傳送。流行的歸檔格式包括 ARJ、TAR、ZIP 和 ZOO。它們都可以用來創建這樣的歸檔文件。 ARJ ———— 流行的文件壓縮/歸檔工具,可以用于 UNIX/Linux、DOS/Windows 和其它操作系統。用這種方式壓縮的文件的擴展名通常是 .arj 或 .ar。 < /> (B) 后臺進程(Background Process) ———— 運行時無須用戶輸入的程序??梢栽谥T如 UNIX/Linux 之類的多任務操作系統上運行多個后臺進程,而用戶則與前臺進程交互(例如,數據輸入)。有些后臺進程(例如守護程序)從來都不需要用戶輸入。其它一些進程只是在用戶忙于目前運行于前臺的程序時才臨時處于后臺。 Bash(Bourne Again SHell) ————Bourne Shell 的增強版。(另請參閱“Korn Shell”。) BDF 字體 ————用于 X Window 系統的各種位圖字體。(另請參閱“PostScript 字體”和“TrueType 字體”。) Bean ———JavaBeans 體系結構的組件。 Beowulf ——— 由相對廉價的計算機(包括 PC)組成的網絡,這些計算機可能使用不同的處理器和硬件體系結構,由 Linux 和特殊的系統級軟件將它們聯合成一個海量并行計算系統。最終結果是一個能夠以較低成本獲得超級計算機計算能力的系統。這類系統對于諸如氣象建模之類的計算密集型任務而言是非常理想的,因為可以將計算分配到幾十、幾百甚至幾千個同時運行的獨立處理器上。有時也稱為“Beowulf 級超級計算機”或者超級群集計算機。更多關于 Beowulf 技術的信息,請閱讀以下文章:www.linuxworld.com/linuxworld/lw-2000-04/lw-04- parallel.html 和 www.ibm.com/press/prnews.nsf/Searchvw/3f4e88b102477aa5852568460067a52a。 Bin ———一個含有可執行程序的目錄,這些程序主要是二進制文件。 二進制文件(Binary) — 已被編譯成可執行程序的源代碼。在 UNIX/Linux 世界里,有些軟件僅作為源代碼分發;有些軟件包既包含源代碼又包含二進制文件;還有一些軟件包則只以二進制文件格式分發。 引導盤(Boot Disk) ——— 一張軟盤,其中含有操作系統(如 Linux)引導(啟動)計算機并從命令行運行一些基本程序所需的足夠內容。如果因某種原因導致系統表現為無法引導,那么引導盤是必需的。引導盤還用于對硬盤進行分區和格式化、恢復主引導記錄(Master Boot Record)或者復制特定文件等。 Bot ——— 機器人(Robot)的簡稱。它是一個程序,旨在在幾乎沒有人工干預下在因特網上搜索信息。 Bourne Shell ——— 一種流行的命令行 shell,它具有的優點比 DOS 命令提示符多很多。(另請參閱“Bash”和“Korn Shell”。) BSD(Berkeley 軟件分發版,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UNIX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發的 UNIX。(另請參閱“FreeBSD”。) Bzip2 ——— 一種較新的 UNIX/Linux 文件壓縮程序,它比 Gzip 提供更大的壓縮比。 (C) CGI(公共網關接口,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 在 Web 服務器上,用來在腳本和/或應用程序之間傳輸數據,然后將該數據返回給 Web 頁面或瀏覽器。CGI 腳本經常是使用 Perl 語言創建的,它能夠生成動態 Web 內容(包括電子商業購物籃、討論組、調查表單以及實時新聞等)。 CHS(柱面/磁頭/扇區,Cylinder/Head/Sector) ——— FDISK 在分區期間所需的磁盤信息。 客戶機(Client) ——— 向服務器請求服務(例如,電子郵件)的機器。 CLU(命令行實用程序,Command Line Utility) ——— 從命令行會話或 shell 運行的程序,如 Tar 或 Mkdir。 群集(Cluster) ——— 由運行 Linux 的工作站(PC 或其它機器)組成的網絡。(另請參閱“Beowulf”。) COLA ——— 因特網新聞組 comp.os.linux.announce 的簡稱,該新聞組宣布一些與 Linux 相關的參考資料。 命令行界面(Command Line Interface)(CLI) ————全屏或窗口化的文本方式會話,在該會話中用戶通過輸入命令來執行程序,這些命令可以帶參數,也可以不帶參數。CLI 顯示來自操作系統或程序的輸出文本,并為用戶輸入提供命令提示符。 命令提示符(Command Prompt) ——— DOS/Windows 和 OS/2 術語,是命令行界面的一部分,用戶在該界面中輸入命令。(另請參閱“Shell 提示符”。) 編譯(Compile) ——— 將編程源代碼轉換成可執行程序。 編譯型語言(Compiled Language)——— 一種語言,它需要編譯器程序將編程源代碼轉換成可執行的機器語言二進制程序。一經編譯,就可從程序的二進制形式多次運行程序,而無需再次編譯。編譯型語言/程序運行往往比解釋型語言或偽代碼語言快,但卻需要編譯器(可能很昂貴),而且用編譯型語言編程常常會比用解釋型語言和偽代碼語言編程難。編譯型語言的例子有 C 和 C++、COBOL 以及 FORTRAN。 編譯器(Compiler) ——— 用于將編程源代碼轉換成可執行程序的程序。 控制臺應用程序(Console Application) ——— 不需要(即便是提供了)圖形用戶界面就能運行的命令行程序。 Cron ——— Linux 守護程序,它在指定時間或按指定間隔執行規定的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