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YaST安裝:
-下載軟件包安裝:
就是先下載適合自己系統架構的rpm包,然后用YaST安裝。
優點:易控制,安裝過程簡單。
缺點:由于依賴性和其他問題,有些rpm包不能被直接安裝。
下載主程序,下載完成以后是一個rpm包,單擊進入rpm包描述界面,單擊左上角按鈕“使用YaST安裝包”,輸入密碼后等待完成就行。
然后此時你只有主辭典程序,沒有字典。選鏡像下載。
安裝完成以后要找到stardict在K菜單里面位置,點菜單上部的輸入框輸入stardict,不用輸全,沒有連接程序的分類字體會變灰,你可以輕易找到K菜單里面stardict位置了。
Opera:
———安裝——–
Opera是來自歐洲的網頁瀏覽器,快速小巧。在安裝盤里面帶了Opera 8.02的安裝包,升級以后會升級到8.52,但默認沒有安裝。但由于qt沖突等原因,都不能輸入中文,我們需要下載一個Static版本Opera才能 正常使用。之所以選取這個包,是為了說明單獨rpm安裝的依賴性問題。
步驟1.YaST-軟件管理-搜索Opera-鉤選安裝。這是為了解決依賴性問題。
步驟2.去http://www.opera.com/download/?platform=linux,選Other/Static RPM,選個鏡像,下載下來那個rpm包。完成后點那個rpm文件,出現如RPM預覽視圖點用YaST安裝,輸密碼,OK。
注:如果你沒有經歷步驟一,系統會少一個openmotif-libs-32bit的包,每次開Opera都會提示你,而且email功能不能用。這說明 步驟一中YaST以安裝盤為源能更好解決依賴性問題,而單獨安裝包則有時候(不是必然)在依賴性方面有缺陷。解決方法,裝上那個包。
——設置和美化——
既然安裝了,順便講講它的設置和美化。
K菜單中你會發現Opera那項前面是亂碼,點右鍵-“編輯項”,改改就行
換中文界面:開Opera,去http://www.opera.com/download/languagefiles/下載8.50的簡體中文語言包,tools-preferences ,Language改Chinese[zh-cn], 點details,在上面選擇你剛下載的語言文件-確定-重啟Opera。
工具-首選項-細節-添加 中文(中國),[zh-cn],下面制定編碼換“gbk”
美化:建議先導入Win的宋體字體,上文講了,當然你用方正的字體也可以,工具-首選項-高級-字體前7個改成Nsimsun(或者FTSongti,如 果你喜歡),大小根據你的情況自己調節。此時菜單字體莫名其妙成為楷體,不用管,重啟Opera或者重啟機器就好了。如果不行,用FZsongti。
網頁字體美化:首選項-高級-字體-國際字體
簡體中文
左邊Nsimsun右邊自己看效果決定
源安裝:
源安裝就是Yast根據你設置的安裝源上的信息。原理是YaST先掃描源上的包(這么說不確切,如果有時間會說明具體YaST的工作流程和手動安裝的方法,不過那應該算是中級教程),然后你來選擇安裝哪個和更新那個,然后YaST下載安裝指定的包。
—-源在哪里?
上文中的源在這里適用
添加方法:YaST-安裝源-添加。前面已經說過,所有這些源都在國外,你添加后全部打開是不理智的,速度慢而且成功率低。應該用哪個開那個。
—-源安裝:
優點:可以較好處理依賴性問題。
缺點:過于依賴網絡條件,安裝大軟件成功率低。
d4x:
d4x是Linux下著名的下載軟件,類似Win下Flashget。
安裝方法:在安裝源里面添加打開guru(其實你開那個Supplementary GNOME 2.12也行,就是安裝完了以后d4x軟件版本低一些);
YaST-軟件管理-搜索d4x-鉤選安裝
kchmviewer/kchm:
都是看chm文件用的。簡單說區別前者是開個新窗口開,后者是Konqueror直接打開。
kchmviewer:添加并打開Supplementary KDE 3.4的源,YaST-軟件管理-搜索kchmviewer,鉤選安裝。
kchm:添加并打開guru的源,YaST-軟件管理-搜索kchm,鉤選安裝。
amarok的安裝設置美化(64位專用,解決放Mp3問題):
系統安裝KDE標準系統時自帶amaroK播放器,默認Helix Real引擎,無法識別播放中文名稱的Mp3,如果換Xine引擎又沒有聲音。
把packman添入源,打開安裝盤的源,確定Supplementary KDE源沒開。搜索確定有以下包,沒有就安裝,如果packman上版本高就升級:
|
當然你也可以去packman下x86_64目錄分別下載這些包再手動安裝,這樣成功率高些。系統會自動刪除源來的xine-lib,這正常,不用擔心。
顯示中文:安裝好以后,開amaroK,設置-配置amaroK-常規-把“解碼”下面兩個都鉤上,解碼字符集根據你的愛好選“GBK”或者“UTF-8”。重啟amaroK, Enjoy.
Mplayer安裝設置(解決放電影問題):
Mplayer是Linux下面著名的播放器,安裝時把Pack源打開,先安裝更新以下包:
|
先點下一步把這些包都裝上(也可以把上述幾個包從packman的x86_64目錄下載,找不到的去i586目錄找,w32codec-all那個包挺大 的),然后再開YaST-軟件管理,搜索mplayer(這個包在packman上,可以下載手動安裝),安裝。
注意一定分兩步,Mplayer最后裝,不要一起裝。
如果你聽從我的建議,kaffeine從安裝系統以后一直沒開,那現在kaffeine也支持一些avi/mpg文件播放了。
漢字字幕支持:Mplayer播放帶中文字幕會出現亂碼。解決:
a.打開preferences a.Subtitle&OSD里面:Encoding選cp936; 選中Unicode subtitle。
b.Font里面:font選擇一個中文字體,例如~/.mplayer/simhei.ttf ;Encoding選Unicode; 用Text scale滑動條調整字幕字體的大小。
2、編譯安裝:
Linux最新最cool的軟件一般是個人開發,不一定提供RPM包(依賴性問題),但大部分提供源碼下載供你自己在機器上編譯安裝,一般來說下載到的都是壓縮包。所以掌握編譯方法是很重要的。64位下編譯稍微麻煩一點,要加些參數,這里用兩個QQ客戶端作例子
EVA
就是可以當QQ用的一東西。編譯軟件需要devel包,不同的軟件是不同的,EVA基于QT3,要在KDE運行,而編譯使用gcc命令行,所以編譯前需 YaST安上qt3-devel, kdebase3-deve,gcc,ccp,gcc-c++,libgcc幾個包(有些GTK程序需要gtk2-devel,有些Java程序編譯需要 gcc-java,但我都沒見過,回正題,這里不用)。
32位請找到適合自己機器的版本。
64位:
在載來的bz2包上點右鍵,解壓縮-在此解壓縮,此時會出來一個eva目錄,點進去,按f4調出終端窗口,下面的編譯過程所有程序基本一樣:
a-./configure –with-qt-dir=/usr/lib/qt3 –with-qt-includes=/usr/lib/qt3/include –with-qt-libs=/usr/lib/qt3/lib64 –enable-libsuffix=64 –prefix=`kde-config –prefix`
b-make
c-輸入su回車
等吧,看你機器的了。
d-make install
32位a步驟只要 ./configure –prefix=`kde-config –prefix`
就行
a步驟以后會出現提示意思說你可以安裝了,如果沒有則一定安裝失敗,看清提示說的問題在哪,先google再提問。
a步驟最后的那段–prefix=`kde-config –prefix`不是編譯任何程序都必須有,這里eva需要;但前面對于QT3程序那些是必要的,這是64位SuSE的特點,不然會一直說找不到qt3導致編譯失敗。
安裝完成。
LumaQQ2005LumaQQ2005 推出啦,基于Java的。先裝JRE 1.5。
然后改你主目錄下的/.bashrc 加上3行
JAVA_HOME=/usr/java/jre1.5.0_06
PATH=$PATH:$JAVA_HOME/bin
export JAVA_HOME PATH
下劃線是你jre安裝的目錄,我是以目前最新的jre1.5.0 update6做例子。
應該這樣退出再進去就行了。但是我沒成功,所以把/etc/profile后面也加同樣3行,重啟。去下載64位的那個包,找到合適地方解壓。這時會出現LumaQQ目錄,你要是不喜歡這個目錄,隨便你改名移動都行。然后直接運行lumaqq腳本就行啦!
運行:開終端,用cd命令進那個LumaQQ目錄,
會出現權限問題(就是如果你沒用root進或者沒su,也建議你盡量不要用root進,之前也不要su),在目錄下使用chmod -R * 改權限
/.lumaqq
如果你希望放到桌面上,右擊桌面,新建-到應用程序鏈接-應用程序-命令那行點瀏覽-找到lumaqq(那個腳本文件,在解壓以后的LumaQQ目錄里)打開-回常規,點齒輪圖標,找到LumaQQ目錄下那個圖像打開。
好了,以后單擊桌面圖標就行。
3、自解壓bin文件安裝:
bin文件其實相當于Win里面的Exe文件,安裝簡便,常用于驅動安裝。舉例說明:
Java Runtime Environment(jre):
就是傳說中的JRE,你要跑Java軟件必須先裝這個,系統自帶1.4.2,現在最新1.5.0 update5很多軟件要求JRE 1.5以上(比如LumaQQ2005),所以可以自己安裝一個JRE 1.5。
先去下載相應的文件,這里用Linux AMD64 RPM(自解壓文件),它和Linux AMD64(自解壓文件)的不同就是前者生成一個rpm文件,卸載方便些。
得到jre-1_5_0_05-linux-amd64-rpm.bin,打開下載到的目錄,f4調出終端;
在終端上,鍵入:
su
輸入超級用戶口令。
./jre-1_5_0_05-linux-amd64-rpm.bin
此時將顯示二進制許可協議。通讀許可協議。按空格鍵顯示下一頁。讀完許可協議后,輸入 yes 繼續安裝。
安裝文件將在當前目錄中創建 jre-1_5_0_05-linux-amd64.rpm 文件然后自動安裝。
JRE 安裝在當前目錄的 jre1.5.0_(版本號)子目錄中。在本例中,JRE 將安裝在 /usr/java/ jre1.5.0_05 目錄中。
如果要節省磁盤空間,刪除 bin 和 rpm 文件。
退出 root shell。
注:安裝時候bin文件一定要在你Linux的分區上,不管在FAT32還是NTFS上運行bin都會告訴你權限不夠,哪怕你用root他爸爸的帳號登錄也是這樣。如果您不具有超級用戶訪問權限,請將 JRE 安裝在您的主目錄中,或者安裝在您具有寫入權限的子目錄中。將您下載的文件的權限更改為可執行。終端下鍵入:
chmod a+x jre-1_5_0_06-linux-amd64-rpm.bin
此時YaST搜索JRE你會發現已經安裝成功了。如果沒有,回到終端進入超級用戶模式輸入:
rpm -ihv jre-1_5_0_06-linux-amd64.rpm
驅動安裝:
顯卡:
Ati
首先去Ati下載相應驅動,www.ati.com-點drivers & software-Linux Drivers and Software-選你相應的分類,我是X700 Mobility64位筆記本用Ati主板和芯片組,所以選了x86_64的”Motherboard with ATI Graphics”
安全起見,如果開了xgl先關掉,重啟后安裝驅動。
確定安裝了gcc和kernel-source,沒有的話用YaST裝上。
首先去www.ati.com
下載最新驅動
32位是:
ati-driver-installer-8.25.18-x86.run
64位是:
ati-driver-installer-8.25.18-x86_64.run
然后在下載文件所在目錄開終端:
KDE-打開那個目錄-按F4
GNOME-開那個目錄,空白處點右鍵,打開終端
32位:
./ati-driver-installer-8.25.18-x86.run –buildpkg SuSE/SUSE101-IA32
運行完以后繼續:
su
輸入密碼進入終端
rpm -ivh fglrx_6_9_0_SUSE101-8.25.18-1.i386.rpm
64位:
./ati-driver-installer-8.25.18-x86_64.run –buildpkg SuSE/SUSE101-AMD64
運行完以后繼續:
su
輸入密碼進入終端
rpm -ivh fglrx64_6_9_0_SUSE101-8.25.18-1.x86_64.rpm
然后進入運行級別3,可以退出到kdm/gdm界面,然后進入終端模式,再init 3。不會就重啟,選定平時正常啟動那一項,Boot Option:后面輸入3,回車。
然后以root登錄。
運行:
aticonfig –initial –input=/etc/X11/xorg.conf
理論上已經行了,為了保險:
運行
sax2 -r -m 0=fglrx
然后運行
reboot
就會進行重啟了。
OK.
恭喜你,如果驅動支持3D加速已經默認打開了。
但記得每次安全性升級以后再用fglrx-kernel-build.sh編譯下內核,這就需要先裝kernel-source的包,安裝盤有。
驗證安裝是否成功:
K-運行-sax2
出現顯卡那個對話框3D加速那個框仍然是灰色的,但是已經被鉤選。
終端輸入glxgears可以測試3D速度。
藍牙模塊(linux_pro貢獻):
第一步: 首先要有bluetooth模塊。帶藍牙的手機,并且手機內置“貓”。
第二步: 用yast2 搜索軟件,blue為關鍵詞安裝相關軟件,用”kbluetoothd”程序找到你的藍牙模塊。
第三步: 用yast2的硬件設備里設置blue選項,把pin設置你的配對數字。然后連接你的藍牙手機,看看能否正常工作。(其實難點就是如何配對,找到這個藍色“物品”)
第四步: /*前面我不詳細說明,下來才是重點。*/
以下命令是在shell打的,請確認你有root權限:
hcitool scan /* 找你手機藍牙的mac地址*/
sdptool browse /* 看你手機的相應功能 必須有此字段
Service Name: Dial-upNetworking*/
rfcomm bind 0 MAC 1 /* MAC 為你用hcitool scan的地址!*/
第五步: 用yast2打開網絡設備中的調試解調器,添加設備 /dev/rfcomm0 為這個
然后下來的設置就是windows的設置了,什么撥號號碼為 *99# 阿,就行了,接入點是cmwap cmnet 看你的選擇了,請自己到google搜索。我的手機里面默認是wap接入。如果你沒選擇cmwap而是cmnet導致你的花費在你不能承受的范圍,我不能 負責?。。?!
第六步: 下來用應用程序的因特網的撥號工具來撥號?。。ㄕ堊孕性O置網絡代理,這個文不是補基礎。 )
遨游在網絡上吧~朋友~~
關于問題的解決:
faq:
1.我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找不到rfcomm0 ,這個是怎么回事??
解答:非常好運,作為我,也遇到了這個問題,經過google的磨練,搞定。
請確認你有root權限,然后運用vi 來編輯
vi /etc/bluetooth/rfcomm.conf 這個文件。把bind no 改成bind yes .把device 00:11:22:33:44:66: 改成你的手機MAC地址。然后重啟??!在測試。過了吧?哈哈…
2. 為什么撥號2分鐘后自動斷線??我已經成功撥號了阿??!
解答: 哦,朋友,非你的錯誤,這個是lcp的問題。所謂的lcp就是鏈路控制協議,它是ppp的關鍵??!保證連接正常。 而我們的gprs的連接雖然也是ppp,但是并不需要回應??!所以一定要在ppp軟件中把lcp注釋掉??!
vi /etc/ppp/options 找到lcp-echo-interval 30和lcp-echo-failure 4 在兩行,在前面加#注釋掉它們就不會掉線了。不過你要是有adsl之類的撥號連接,那么,對不起,我暫時想不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或者你用shell的方 法加參數不使用這個lcp回應在gprs連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