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安裝輸入法scim

    發表于:2007-07-04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
    fedora core 2下安裝 scim 1. 什么輸入法適合我? 個人覺得fcitx和scim是目前比較好的輸入法,但是他們的特點不同,fcitx只能輸入中文,而scim可以根據需要,利用不同的碼表達到中英日…等等各種語言的輸入問題。如果你只懂中文,或者只會輸入英文中文,那么
    fedora core 2下安裝 scim

    1. 什么輸入法適合我?
    個人覺得fcitx和scim是目前比較好的輸入法,但是他們的特點不同,fcitx只能輸入中文,而scim可以根據需要,利用不同的碼表達到中英日…等等各種語言的輸入問題。如果你只懂中文,或者只會輸入英文&中文,那么我覺得fcitx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它漂亮,小巧,實用。如果你還需要輸入日文或者其他語言,那么你因該安裝scim。通過合理的配置,他能夠讓你像在windows里面一樣,想輸入什么語言就能輸入什么語言,同一種語言想用什么輸入法就用什么輸入法。Scim的擴充性很強,而且比較穩定,我就是選擇的scim,因為由于工作需要,我會涉及到日語的輸入問題。除此以外還有其他各種輸入法,目前的感覺只有一個字,差。所以不推薦使用,如果你有使用官方自帶軟件的嗜好,那我就沒什么好說的了,不過輸入法的選擇不是主要,本文適合各種輸入法。


    2. 安裝一個新輸入法前需要哪些準備?
    如果你選擇fcitx或者scim,那么我建議你刪除系統自帶的中文輸入法。方法如下:
    rpm –qa | grep iiimf | xargs rpm –e
    rpm –qa | grep Chinput| xargs rpm –e
    如果有哪一行提示rpm: no packages given for erase那表示本身你的系統里面沒有該輸入法,不用擔心,繼續往下看就行了。
    說明:rpm –qa是列出所有安裝的rpm包,grep iiimf是選擇出其中名字含有iiimf的那些包,xargs rpm –e的意思是把前面列出的這些包刪除掉。Xargs的作用就是把前面通過 | 傳過來的數據作為下面命令的參數。這就好比一個過濾器,首先是放著所有的安裝包,然后grep以后,只留下了含有某些特定關鍵字的rpm包,然后通過xargs和rpm –e的組合運用,把剩下的這些含有某特定關鍵字的包刪掉。這樣就達到了刪除該輸入法及相關包的目的。下面的Chinput也是如此,在此不再重復。如果你還安裝了其他輸入法,比如你原來裝的是fcitx,現在想裝scim,那么你最好模仿上面的樣子把fcitx刪除,方法就是把iiimf的位置改成fcitx就可以了。
    在安裝新輸入法之前,最好這樣做一下,因為多種輸入法同時存在一個系統中沒有什么好處,你只可能去用一個,而且他們同時存在可能有的時候會出現問題,想想也知道,會互相競爭嘛。所以在此以后,你應該保證系統里面已經沒有中文輸入法了。通過類似以下方式驗證:
    whereis fcitx
    whereis scim
    whereis miniChinput

    3. 輸入法是何時被系統調用的?
    很多人不知道輸入法到底什么時候被load進來,不知道這個當然就不知道為什么有的時候呼不出輸入法(因為可能根本沒有調入)當然也不會知道如何配置能夠符合自己的要求。
    大家都知道,linux下面比較常用的有兩個桌面系統,gnome和kde,這都無所謂,他們其實都是架在X系統之上的。簡單的說X系統就是一個最核心,也是最底層的桌面系統,gnome也好,kde也罷,或者其他的什么fvwm之類的,都只不過是X系統和用戶之間的另一層軟件而已。所以要想達到不管使用什么桌面系統,都能調入輸入法,就是要在X系統啟動的時候,讓輸入法也啟動起來,那么這樣之后,無論你使用的是gnome還是kde或者其他什么桌面,都能夠調入輸入法。因為當輪到他們啟動的時候,X系統已經啟動好了,輸入法已經被系統調入了。那么X系統又是如何啟動的呢?讓我們從startx開始說起。
    無論你用什么桌面系統,都是通過startx啟動的,那么startx究竟是什么呢?一個應用程序還是一個腳本文件?為什么它能夠啟動各種桌面系統,并且能夠按照相應的配置文件來設置呢?帶著疑問,我在console里面輸入whereis startx.
    在找到了存放startx的路徑以后,用編輯器打開它發現原來是一個腳本文件。這個腳本文件的內容可能根據發行版不同,會有差異,如果你懂一些shell的語言,那么你可以嘗試看看,不一定要全部看懂,但是你大致看過以后會發現最后有一個xinit的命令,然后跟著一些參數。我嘗試在console下面輸入xinit(注意,不要在圖形界面下做此操作)
    發現圖形界面啟動拉,但是很丑陋,什么功能都沒有,鼠標可以動,還有一個可以輸入命令的小窗口。怎么退出來?ctrl+alt+backspace. 原來如此,startx只是一個腳本,里面通過對一系列配置文件的分析設置,最終利用xinit命令啟動圖形界面。不管是kde還是gnome,都是在這個腳本中完成的。那么讓我們再打開startx腳本看看里面還做了些什么。你仔細看看,會發現有一個東西很顯眼,就是/etc/X11/xinit/xinitrc,這個xinitrc好像很眼熟,在配置輸入法的其他貼中總是看到,這里出現了肯定是里面運行了這個腳本。再看其他的一些東西,其實都是利用shell配置出一個xinit啟動的參數,用來配置桌面系統用的,不用管它。目前已知的就是startx的時候它會去執行一個/etc/X11/xinit/xinitrc的腳本,讓我們打開來看看里面有什么。
    打開一看,其中一段我覺得最有價值,是一個for循環,他依次執行了/etc/X11/xinit/xinitrc.d/下面的所有腳本。你可以耐心的找一下,一定可以發現。那么這個目錄里面有些什么內容呢?有一個文件看名字就知道和輸入相關,他叫xinput。等等,讓我們理一下,是怎么從startx到xinput的。
    首先是執行startx這個腳本文件,里面他會執行xinitrc這個腳本,然后xinitrc腳本里面的,叫xinput。OK, 我們繼續,打開xinput看看。

    4.安裝軟件包
    rpm -Uvh scim-0.8.2-1.i586.rpm
    rpm -Uvh scim-chinese-0.2.6-1.i586.rpm

    5.修改配置文件
    接下來重要的一步就是,修改一下
    /etc/X11/xinit/xinitrc.d/xinput文件,讓SCIM在X啟動的時候也啟動。我看到網上很多文章也說過,但總是不得要領,經過自己試驗,最簡單的就是把xinput文件里的Chinput全部替換為SCIM,chinput替換為scim,保存重啟X就可以了。
    zh_CN*)
         if [ -e /usr/bin/scim ]; then
      XIM="SCIM"
                elif [ -e /usr/X11R6/bin/xcin ] ; then
                     export LC_CTYPE=zh_CN.GB2312
                     XIM="xcin-zh_CN.GB2312"  
         fi
     ;;

    ..............................

     SCIM)
     XIM_PROGRAM=scim
            XIM_ARGS="-d"
     ;;


    然后修改/etc/gtk-2.0/gtk.immodules,找到這一行:
    "xim" "X Input Method" "gtk20" "/usr/share/locale" "ko:ja:zh"
    改為:
    "xim" "X Input Method" "gtk20" "/usr/share/locale" "en:ko:ja:zh"
    可能表示輸入英文時也使用該輸入法


    安裝完畢后運行scim-setup,將輸入法的切換鍵改為ctrl+space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