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中國三位棋手出征富士通杯世界圍棋八強戰,結果全軍覆沒,其中目前在國內等級分排名第一、最讓人期待的古力輸給了狀態很差的宋泰坤,令重慶隊主教練楊一非常惱火:“古力已經22歲了,可是他的性格還很不成熟。
他的愛好太多,有時候還是管不住自己?!薄獝酆锰嗖缓脝??小學老師不是一直鼓勵我們要愛好廣泛嗎?我該如何處理我的愛好?
也許古力只能自怨:為什么自己是一個“天才”而不是一個平常人?也許他和國內其他幾個同樣被冠為“天才”的前輩一樣,只能永遠不明白,為什么“愛好”和“天才”只能對立不能統一?
也許是外人對天才的期待特別高吧,也許圍棋注定就是一門孤獨而寂寞的藝術,所以這些圍棋天才們的“愛好”只能是他們自己的專業——圍棋。
——編者
聶衛平:“搏二兔”的棋圣
聶衛平有“棋圣”之稱,直到今天,他還敢說“只要我不出昏招,沒有誰是我的對手”。老聶口無遮攔、喜歡放炮,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他的圍棋天賦確實本可以讓他成為繼吳清源之后的第二代宗師?!盎枵小痹崴土死下?,但地球人都知道,導致他“昏招”層出不窮的原因正是愛好太廣、心有旁騖。
愛好
除了圍棋,聶衛平幾乎擅長于任何一種棋牌運動:橋牌、拱豬等十余種游戲無所不精,其中尤以橋牌為甚。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聶衛平是很多喜好橋牌的中央領導的座上賓,他自己的自傳上也寫了他和鄧小平、胡耀邦等領導同志打橋牌的情景。作為國家圍棋隊選手,聶衛平曾經與國家橋牌隊一起訓練并參加比賽,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他甚至已經號稱自己躋身國內頂尖牌手的行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老聶曾經表示如果自己轉行做專業橋牌選手,同樣會像下圍棋一樣成為“世界級選手”。為此,聶衛平還專門牽頭成立了一個橋牌俱樂部,并親自上門找奔馳汽車公司的贊助,而在自己的正業——圍棋上,還很少見到老聶如此上心。
點評
吳清源老先生送給聶衛平的一句話堪稱振聾發聵——1988年,圍棋泰斗吳清源九段在東京設宴款待當時前往東京參加中日圍棋擂臺賽的中方代表團,聽說聶衛平除了圍棋之外,還熱衷于打橋牌之后,席間吳大師語重心長地對聶衛平說:“一個人不能同時搏二兔?!比绻下櫘敃r真的聽進去的話,或許就不會有今后這么快的“早衰”,也不會有在世界冠軍榜單的“零”的紀錄。老聶錯就錯在以為自己的精力足可以在圍棋和橋牌上“游刃有余”。不錯,如果以常人、甚至以一流高手的標準來要求,老聶的確可以“一心二用”,但在“頂尖”的道路上,老聶的分心卻讓他落后半步,而這半步成為他一生都無法填補的鴻溝。不知道老聶夢回之際,是否曾為當初的年少輕狂感到一絲絲的后悔?
馬曉春:殘缺的美感
對于自己是否“天才”的問題,馬曉春有個精辟的回答——“你當然不能自己認為自己是天才吧?至于說是不是聰明那就要別人評價吧,至少我覺得我不是屬于那種笨蛋的人?!钡拇_,馬曉春的天賦足以和老聶并肩,而他的成績比老聶還好,至少兩次世界冠軍的經歷讓他至今還是國內棋手中的“NO.1”,而他現在的年齡也還處于當打之年。所以他的“早衰”也更讓人痛心——馬小本該還在一線廝殺啊,他不該像現在這樣平均每月只下兩盤棋,處于“半隱居”狀態。
愛好
出生在浙江的馬曉春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才子,多才多藝。馬小的鋼琴彈得很好,肖邦、李斯特的作品他都可以信手拈來,不過現在他很久不彈琴了,用他自己的說法是“鍵盤都找不到了?!?br />
馬小還喜歡和三五知己一起喝酒,一起泡吧。對于酒,他有一個很精妙的說法:“喝多喝少喝什么酒,我們不去談它,但是酒一定要喝,不喝酒的話,實在是人生至少少了一半的樂趣。因為你想酒這個東西,高興的時候需要它,痛苦的時候需要它,朋友聚會需要它,你呆得無聊的時候也需要它,贏了需要它慶祝,輸了也需要它消愁,你什么場合都需要酒,沒酒的話就不行?!比绻R小和古龍能夠認識的話,他們肯定會成為好友,因為對酒的態度兩人太接近了。
馬小對酒有很多講究,他從不喝白酒。他喜歡白蘭地、威士忌和法國干紅葡萄酒。喝啤酒時也與別人不一樣,不喜歡時下流行的“杯壁下流”的倒法,即酒瓶口貼住酒杯,讓酒沿杯壁緩緩下流,穩穩地滿上一杯,一點泡沫也沒有。他喜歡泡沫。像德國人那樣,將酒猛然倒入杯中,小半杯啤酒沖出一大半泡沫。他對啤酒的冷凍程度要求很高。越凍越好。他喜歡上酒吧,喜歡那種熙熙攘攘的氣氛。但是酒也是一把雙刃劍,古龍因酒而英年早逝,馬小也因酒幾乎葬送了職業前程——1998年,當年那起鬧得沸沸揚揚的“馬曉春南京車禍事件”時至今日還撲朔迷離。到底馬小是不是“借酒買春”、是不是酒后駕車、車禍中喪生的是不是三陪女,有各種各樣的版本。但如果馬小不喜歡流連夜店的話,恐怕也不會鬧出這種事情。而從那之后,馬小狀態每況愈下也是不爭的事實。
點評
如果不下圍棋的話,馬曉春或許會成為一個藝術家。他的飄逸、他的古怪、他的酒量都形成了他身上那種致命般的誘惑力。馬曉春曾經公開表示:他從來就沒有熱愛過圍棋,只是把當成一種養家糊口的事業而已。而就是這種骨子深處的“厭煩”之感讓他和大宗師的境界失之交臂。馬曉春認為,把下棋當成業余愛好很好,但當成專業的話就會很累。馬曉春的天性里有一種崇尚自由、獨立特行的東西,他受不了約束,即使這種約束是他為了向更高的目標邁進,他也會毫不猶豫甩掉這種束縛。圍棋的天賦之于馬小,或許是上帝一個錯誤的安排,但也因為如此,讓他的身上有一種“殘缺的美感”。
古力:精力不能太好
作為中國新一代圍棋扛鼎人物,古力的實力毋庸置疑,長期位居國內等級分第一人。但在世界大賽上,他的成績卻有些“羞于見人”,這也讓他背上“外戰外行”的名聲。在不少棋界老前輩看來,古力難成為中國圍棋真正的“帶頭大哥”是因為他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豪邁的古力業余愛好太廣,分心的事情太多,一如他的師父聶衛平。
愛好
古力對足球的癡迷人盡皆知,他因此鬧出的事也委實不少。去年歐洲杯期間,古力不但應邀為某報寫球評,晚上也是熬更守夜地看比賽到三、四點,即使第二天還有比賽。有一輪圍甲聯賽期間,領隊楊一在之前專門警告古力不許熬夜看球。但第二天古力在賽場上依然精神不振,楊一詢問,他賭咒發誓自己頭天晚上12點就睡了,但楊一從其他途徑一打聽,才知道古力悄悄看球到接近凌晨,“小伎倆”就此穿幫,據說氣得古力父親當時就大罵了他一通。
今年在江蘇同里舉行的天元賽,衛冕冠軍古力迎戰挑戰的周鶴洋。古力拿下第一盤,第二天休戰,他沒有在房間養精蓄銳,而是與一幫哥們相約與吳江當地的一些朋友進行了一場足球比賽,結果古力一方5比1大勝,主力前鋒古力上演了帽子戲法。興奮的古力在比賽后酒到杯干,卻是興奮過頭,第二天睡眼惺忪,很快就完敗于周鶴洋。這樣的段子,對古力來說可說是層出不窮。
古力的足球水平可以說已接近于專業運動員水準。他自己也半開玩笑地表示,如果不是因為當初走上了圍棋這條道路,說不定自己會投身足球,像模像樣地做一名職業球員。這不是虛言,去年圍甲聯賽上海和重慶的比賽之后,以古力為主的圍棋隊和上海女足進行了一場友誼賽,上海隊教練對古力贊不絕口,認為他的身體素質、技術和意識都非常出色,在業余選手中處于“頂尖”之列。
古力性格豪爽,小伙子人也長得很精神,幾乎是人見人愛,因此他朋友也很多,紅顏知己也不少。前兩年重慶當地媒體還爆出過他的“緋聞”。這兩年,隨著知名度越發上升,他的應酬也越來越多,性格還不成熟的古力“自律”能力也還比較差,這樣的場合他不好拉下面子拒絕,于是古力也有過在大賽前還在酒吧飲酒到深夜的故事。而這樣的事情,也多少影響到他的狀態。
點評
在同輩棋手之中,古力的成績無疑是最好的,但他決不是最刻苦的。按照一個棋壇前輩的說法:“他最多只用了70%的精力在棋上面?!惫帕Ω嗍强恐约旱奶熨x在支撐,雖然年輕的他精力無窮,可以“一心幾用”,但這相當于透支生命?,F在人們都很擔心他會重蹈“聶馬”覆轍,中國棋院相關領導也多次找他談話,要他把注意力放到棋上面來?,F在古力處在人生的一個關鍵階段,能否成為“大棋士”就要看他能否自我調節了。
古力的力戰讓中國圍棋有了一種陽剛之美,我們可不愿他成為一顆流星。
天才和凡人之間
成為一個天才,既幸運,又不幸運。
如果你是一個天才,你會比常人有多得多的機會登上巔峰,擁有金黃色的榮耀、銀白色的財富。然而同時,你卻必須體會黑灰色的寂寞——當好天才,必須犧牲或舍棄許多東西,其中包括他非常熱愛的,甚至在常人看來無法舍棄或不該舍棄的,才能在某個領域里達到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用通俗的話來解釋,這接近于那句 “天才是99%的努力加上1%的天賦”,否則他就達不到宗師的境界。
聶衛平、馬曉春、古力,在中國棋壇,他們都被公認為是天才。因為他們的絕世天賦,他們都在一段時間里成為中國圍棋的“帶頭大哥”,背負億萬棋迷的期盼眼神。但是或許是上帝有意要打磨他們,或許是因為來自伊甸園的某種誘惑,讓他們都成了有缺陷的天才,因為除了圍棋之外,他們還有太多的愛好。其實這樣的愛好,如果用一個普通人的標準去要求,都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如果他們只是普通人,或者是一個普通的棋手,沒有人會責怪他們,甚至會帶著欣賞的口吻說他們“懂得生活”。但正因為他們是黑白世界的天才,所以不能和常人一樣癲狂,甚至得背負“玩物喪志”的惡名,因為他們如果不能舍棄這些愛好的話,就無法成為一代宗師。
這或許是一種對天才的苛求,但也是一種無奈的現實。
在天才和凡人之間游蕩,惟一的感覺是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