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顯示模式
顯示模式包括分辨率, 掃描頻率, 色深等等. 這也是網友在顯示方面提問最多的 一個問題. 對于現在的顯示卡和顯示器, 一般都可以使用 1024 x 768 x 16 bit 色的顯示模式. 當然保險起見,在使用下面所敘述的方法設置您所使用的顯示模式的時候, 請確定您的顯示卡和顯示器能夠達到該模式的要求, 否則可能會有損壞硬件的危險.
在各發行版本中, 都會提供一些設置 X Window 的工具軟件, 如 Xconfigurator, XF86Setup, XF86Config 等等, 這些程序無一例外的是提供了一個修改 X Window 的配置文件 XF86Config 的簡便方法. 當然使用起來比較方便, 但是對于一些需要靈活 調整的場合就不是非常適合, 需要手動調整配置文件中的參數達到最好效果. 您不必 一定這樣做, 這里只是介紹這樣一種方法, 使您可以在有疑問的時候方便地解決.
一般這個文件是存在于 /usr/X11R6/lib/X11/ 目錄下, 在 /etc 或者 /etc/X11 目錄中有它的一個符號連接. 它是一個文本文件, 可以使用 vi 對它進行修改. 下面 對該文件中各部分的作用做個詳細的介紹. (如有遺漏, 歡迎提出)
在這個文件中有這樣幾個概念: 段 (Section) 和子段 (Subsection). 每個段或 子段分別給出了不同的參數, 格式分別為:
Section
......
Endsection
Section
Subsection
......
Endsubsection
Endsection
一個完整的配置文件中包含六個段, 分別是 File (文件), SeverFlag (服務器特 殊標志), Keyboard (鍵盤), Pointer (指示設備, 一般是鼠標), Monitor (監視器), Device (顯示適配器, 即顯卡), Screen (屏幕設置信息).
File 段: 這一段指示出一些運行 X Window 所需要的文件的位置, 比如顏色的別 名文件 rgb.txt (注意這里是不需要寫出該文件的擴展名), 比如:
RgbPath "/usr/X11R6/lib/X11/rgb"
如果您看過 /usr/X11R6/lib/X11/rgb.txt 的內容, 你會很容易的知道它是 干什么用的. 有了它, 你可以使用 red1 代表 RGB 顏色值 255 0 0 等等.
接下來是字體文件的路徑,這里的設置將影響到中文字體的輸出.這里對路徑的設置可以是多個, 例如下面的這樣:
FontPath "unix/:-1"
FontPath "/usr/share/zhfont/X11:unscaled"
FontPath "/usr/share/zhfont/TTF"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local"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chinese"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TTF"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Type1"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Speedo"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misc"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75dpi"
FontPath "/usr/X11R6/lib/X11/fonts/100dpi"
在使用一個字體目錄之前, 需要使用 mkfontdir 命令把一條路徑中的字體 作個列表, 在該目錄中生成 font.dir 作為對字體的索引, 如:
mkfontdir /usr/X11Ry/lib/X11/fonts/100dpi
具體該命令的用法, 請使用 man 命令查看其 man page (手冊頁), 或者會 在本文檔的后續版本中提供詳細的說明.
ServerFlag 段: 這個段指明了一些具體的參數, 如下:
NoTrapSignals 這個標志將使調試信號對 X Server 不起作用. 調試信號會使 X Server "轉儲核心", 把內存中有關的 X Server 的信息存儲到硬盤上, 即所謂的 "Core dump". 這樣的目的是便于對 X Server 進行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