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內核CPU的性能測試
發表于:2007-07-04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
多內核CPU的優勢在那,看了 性能測試 結果你就知道了。 Alan Kay 說糟糕的CPU架構,使運行效率降低1000倍,筆者認為這絕不是信口胡說,而且 Alan Kay也不會在ACM的較為嚴肅的雜志上亂說。但 CPU架構對運行效率的影響到底如何,有沒有比較直觀的比較呢?相信朋
多內核CPU的優勢在那,看了
性能測試結果你就知道了。
Alan Kay說糟糕的CPU架構,使運行效率降低1000倍,筆者認為這絕不是信口胡說,而且Alan Kay也不會在ACM的較為嚴肅的雜志上亂說。但CPU架構對運行效率的影響到底如何,有沒有比較直觀的比較呢?相信朋友們與筆者一樣希望有個答案。幸運的是firingsquad網站上發布了一個針對多內核CPU性能的測試結果,可以從某一方面驗證Alan Kay的結論。firingsquad使用SiSoftSandra Professional 2005等軟件進行這項測試試驗,SiSoft Sandra Professional 2005是一套功能強大的系統測試分析軟件,有 CPU、Drives、CD-ROM/DVD、Memory 的 Benchmark工具??梢宰霎a品的性能對比,提供性能改進建議,是DIYer們必不可少的必備軟件,不過坦白的講筆者沒有實際使用過。 下面就是部分測試結果:
Dhrystone ALU (higher is better)
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return imgzoom(this,550)">
沒什么可以驚訝的,即便是用什么定律誤導PC產業40年的Intel所生產出來的 Intel’s Dual-CorePentium EE 840, 一個桌面處理器也可以達到兩年以前極品工作站的水平。 再看下面更多的測試結果:
Whetstone FPU (higher is better)

Integer SSE2 (higher is better)

Floating Point SSE2 (higher is better)

上述測試結果充分顯示了多內核CPU在科學計算方面的巨大優勢。更多的測試結果見firingsquad網站上的相關內容,這里筆者就不一一介紹了,因為這不是寫此文的根本目的。筆者之所以提及這個測試結果,只是希望朋友們可以注意到,當基礎的硬件架構發生了改變時,我們的軟件
開發也要適應這一變化。如何充分發揮多內核CPU的計算能力,是當今軟件人需要考慮的問題,因為未來是多內核CPU的天下。
參考資料:
AMD Dual-Core Opteron Performance PreviewHands on with Production Dual-Core AMD OpteronAMD, Intel Launch Next-Gen Processors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