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與結構

    發表于:2008-01-28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管理信息系統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與結構 內容提示 本章的知識點包括: 1. 信息 2.信息化 3.管理信息 4.計算機輔助管理 5.管理信息系統的結構 本章是關于管理信息系統中幾個重要問題的論述。要求自學者深刻理解信息的含義和信息運動的基本形式,理解信息資源和信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與結構
    內容提示
    本章的知識點包括:
    1. 信息
    2.信息化
    3.管理信息
    4.計算機輔助管理
    5.管理信息系統的結構
    本章是關于管理信息系統中幾個重要問題的論述。要求自學者深刻理解信息的含義和信息運動的基本形式,理解信息資源和信息化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的特點和現代社會組織對管理信息處理的要求,了解管理信息的分類,深刻理解計算機輔助管理發展各階段的目標、典型功能、關鍵技術與代表性系統,深刻理解管理信息系統結構類型,各組織部分的主要功能和相互關系,集中式與分布式結構及其優缺點。
    本章的重點是信息的基本概念,計算機輔助管理各階段的內容和管理信息系統的結構。難點是計算機輔助管理各階段的內容和管理信息系統的空間分布結構。
    1.1信息
    1.1.1信息的含義
    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狀態的描述,稱為信息。信息的發生者稱為信源,信息的接受者稱為信宿,傳播信息的媒介稱為載體,信源和信宿之間信息交換的途徑設備稱為通道。決定信源和信宿之間相互作用的不是用來傳播信息的媒介的物質屬性和能量,而是媒介的各種不同運動與變化形態所表示的信源與信宿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內容。
    1.1.2信息運動的基本形式
    信息接受者作為主體,信源作為客體,主體接收來自客體的信息進行處理,根據處理后的信息付諸行動。主體的行動反過來又影響客體,這種影響稱為信息反饋。信息從客體傳輸到主體,經過接收、處理、行動各環節反饋到客體,形成一個信息運動的循環,稱為信息循環。
    信息循環是信息運動的基本形式。
    1.1.3信息與數據
    數據是信息的具體表現形式,信息是數據的含義。信息與載體性質無關,而數據的具體形式卻取決于載體的性質。
    1.1.4信息內容的四個層次
    信息內容可分為以下表所示的四個層次:
    信息內容的層次
    序 號 信息層次 反映問題
    1 跡象 什么?
    2 事實 是什么?
    3 知識 為什么?
    4 智慧 怎么辦?
    l.l.5信息的類型
    按信息的類型分:宇宙信息、自然信息、社會信息、思維信息等。
    按載體的特征可分為語音、圖象、文字、數字信息;
    按社會中的應用領域又可分為政治、軍事、經濟、管理、科技、文化、體育等類信息。
    由于各應用領域相互關聯,各類信息在范圍與內容上相互交叉與重疊。
    1.1.6信息的主要特性
    1.可傳輸性
    2.可存儲性
    3.可加工性
    4共享性
    5.時滯性
    1.2信息化
    1.2.1信息科學和信息技術
    信息科學是研究信息運動規律和應用方法的一類學科的總稱。信息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信息,研究的主要范圍是:信息的本質,信息的度量,信息的運動規律,利用信息進行控制和優化的原理。其主要支柱是系統論、控制論與信息論。
    信息技術是關于信息的產生、發送、傳輸接收、識別、控制等應用技術的總稱,是在信息科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導下擴展人類信息處理功能的技術。其主要支柱是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控制技術,即“3C”技術。
    信息科學、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一起構成了當代三種前沿科學。
    1.2.2信息資源
    信息資源通常包括:信息(消息、知識、技術)及其載體;信息采集、傳輸、加工、存儲的各類設施和軟件;制造上述硬、軟件的設施;有關信息采集、加工、傳輸、存儲、利用的各種標準、規范、規章、制度、方法、技術等。
    1.2.3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人們的信息活動的規模不斷增長以至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的過程。
    信息活動的主體是人而不是機器,人是信息化的社會生產力中最積極、最活躍的要素。技術、組織管理和人是信息化生產力的三個重要因素,也是推進信息化的三項關鍵資源。
    1.3管理信息
    1.3.l管理與信息
    現代管理核心是決策,決策過程包括發現機會或問題、明確目標、探索方案、預測與評價、抉擇等階段。信息的收集、加工、傳輸與利用貫穿著各階段的工作過程。決策的基礎是信息,決策形成過程也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分析和利用以及新的信息形成過程。管理的職能可分為計劃、組織、人事、指揮、協調、報告、預算七個方面。信息活動是管理活動的支柱,信息處理的能力和水平是管理者和管理機構的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標志之一。
    1.3.2企業中的物流和信息流
    企業中的實體運動稱為“物流”,企業中信息的定向流動稱為
    “信息流”。信息流的運動表示了企業中各項管理活動的內容和節奏。
    企業中的物流是單向的,而信息流是雙向的。
    1.3.3管理信息的特點
    1.信息量大
    2.信息來源面廣
    3.信息資源的非消耗性
    4.信息處理方式與手段的多樣性
    1.3.4管理信息的分類
    (l)按加工程度來分,可分為原始信息、加工后的信息和高級信息。
    (2)按決策層次來分,可以分為戰略信息、戰術信息和業務信息。
    (3)按信息穩定性分,可以分為固定信息、相對固定信息和流動信息。
    (4)企業中的管理信息還可按管理職能、管理級別、管理對象、信息用途、信息流向來分類。
    1.3.5對管理信息處理的要求
    1.及時
    2,準確
    3.適用
    4.經濟
    1.4計算機輔助管理概述
    1.4.1計算機和人工處理信息的優缺點
    人工處理信息的最大優點是對環境有較大的適應性,并能不斷積累經驗,改進工作,但人工處理信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人工處理信息的速度低,出錯率高。
    計算機用于管理信息處理的突出優點是迅速、準確、可靠,具有很大的存儲能力。計算機處理信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適應性差,其次是應變能力差。
    1.4.2計算機輔助管理的發展概況
    從信息處理功能和輔助管理內容來看,計算機輔助管理大體經過了四個發展階段。
    1.事務處理
    2.系統處理
    3.支持決策
    4綜合服務
    1.4.3各發展階段的關系
    在實際的管理應用中,上述四個階段是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的,后一階段的發展均以前一階段為基礎。
    1.5管理信息系統的結構
    l.5.1概述
    一個企業組織可由三個子系統構成:管理決策系統、管理信息系統和作業系統。
    管理決策系統借助于管理信息系統獲得各級管理決策必需的信息,又通過管理信息系統對作業系統進行控制,實施決策。
    1.5.2管理信息系統的物理組成
    現代社會組織中的管理信息系統,是為了實現組織的整體目標,對管理信息進行系統的、綜合的處理,輔助各級管理決策的計算機硬、軟件,通訊設備,規章制度及有關人員的統一體?,F將其物理組成簡述如下:
    1.計算機硬件系統
    2.計算機軟件系統
    3.數據及其存儲介質
    4.通信系統
    5.非計算機系統的信息收集、處理設備
    6.規章制度
    7.工作人員
    l.5.3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結構
    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結構包括:
    1.信息收集
    管理信息的收集包括原始數據的收集、信息的分類、編碼和向信息存儲系統與問題處理系統傳送信息等過程。
    2.信息存儲
    信息存儲系統是管理信息系統的信息基礎。從邏輯上看,管理信息系統的信息存儲子系統可以分成三大部分,數據庫系統、模型庫系統和知識庫系統。
    3.問題處理
    問題處理是針對各級各類管理問題的需要,進行信息查詢、檢索、分析、計算、綜合、提煉、優化、預測、評價等工作。因此,問題處理系統是管理信息系統的核心,是管理信息系統支持管理決策成敗的關鍵所在。
    4.對話和信息輸出
    信息輸出對于任何信息系統來說都是基本功能。管理信息輸出是管理者實施決策,駕馭整個企業的業務活動的主要手段之一。
    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人一機系統,管理信息系統應具有較強的人一機交互功能,管理信息系統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向是計算機信息處理工作直接面向最終用戶。
    5.信息管理機構
    信息管理機構是信息系統管理者的組織機構,負責制訂和實施管理信息系統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標準、規范,對整個系統的運行檢查、監督,對各部分的工作進行協調,對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擴充進行規劃、計劃,并組織實施,對信息的軟、硬件系統組織日常維護、修理與更新。
    在企業中信息管理機構具有雙重身份,它既是管理信息系統的組成部分,又是企業管理系統的一個子系統。
    1.5.4管理信息系統的層次結構
    企業的管理活動分為三個層次:戰略計劃、管理控制計劃、業務計劃和控制。這相應于戰略決策、戰術決策和業務決策三個決策層次。管理信息系統可以分為如下四個層次:
    1.事務處理
     2.業務信息處理
     3.戰術信息處理
     4.戰略信息處理
    1.5.5管理信息系統的職能結構
    管理信息系統可以按照管理職能分成相互關聯的若干子系統。如制造業企業的管理信息系統可分為以下子系統。
    1.市場銷售子系統
    2.生產子系統
    3.后勤子系統
    4.人事于系統
    5.財務子系統
    6.信息管理子系統
    7.高層管理子系統
    1.5.6管理信息系統的綜合結構
    1.5.7管理信息系統的空間分布結構
    根據管理信息系統的硬件、軟件、數據等信息資源在空間的分布情況,系統的結構又可分為集中式和分布式兩大類型。信息資源在空間上集中配制的系統稱為集中式系統。由配有相應外圍設備的單臺計算機為基礎的系統,通常稱為單機系統。
    集中式系統的主要優點:
    1.信息資源集中、管理方便、規范統一。
    2.專業人員集中使用,有利于發揮他們的作用,便于組織人員培訓和提高工作。
    3.信息資源利用率高。
    4.系統安全措施實施方便。
    這種系統的不足之處有:
    (l)隨著系統規模的擴大和功能的提高,集中式系統的復雜性迅速增長,給管理和維護帶來困難。
    (2)對組織變革和技術發展的適應性差,應變能力弱。
    (3)不利于發揮用戶在系統開發、維護、管理方面的積極性與主動精神。
    (4)系統比較脆弱,主機出現故障,可能使整個系統停止工作。
    分布式系統的主要特征是:
    (1)實施不同地點的硬、軟件和數據等信息資源共享。
    (2)各地與計算機網絡系統相聯的計算機系統既可以在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統一管理下工作,又可脫離網絡工作環境利用本地信息資源獨立開展工作。
    分布式管理信息系統可分為一般分布式與客戶機/服務器式。
    一般分布式系統中的服務器只提供數據和軟件資源的文件服務,網絡系統中各計算機系統可以根據規定的權限存取服務器上的數據文件和程序文件。
    客戶機/服務器式系統中,網絡系統上的計算機系統分成客戶機與服務器兩類,其中服務器可能包括文件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打印服務器、專用服務器等。網絡系統結點上的其它計算機系統稱為客戶機。用戶通過客戶機在網絡系統上向服務器提出服務請求,服務器根據請求向有關方面提供經過加工的信息??蛻魴C本身也承擔本地信息管理工作。
    根據客戶機與服務器在系統中所承擔的數據處理任務,C/S結構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分布式顯示型
      2.分布式邏輯型
    3.分布式數據管理型
    4.分布式數據文件型
    分布式系統具有以下優點:
    (l)可以根據應用需要和存取方式來配置信息資源。
    (2)有利于發揮用戶在系統開發、維護和信息資源管理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系統對用戶需求變更的適應性和對環境的應變能力。
    (3)系統擴展方便,增加一個網絡結點一般不會影響其它結點的工作。
    (4)系統的健壯性好。網絡上一個結點出現故障一般不會導致全系統癱瘓。
    分布式系統的不足之處有:
    (l)由于信息資源分散,系統開發、維護和管理的標準、規范不易統一。
    (2)配置在不同地點的信息資源,一般分層管理信息系統的各子系統。不同子系統之間往往存在利益沖突,管理上協調有一定難度。
    (3)各地的計算機系統工作條件與環境不一,不利于安全保密措施的統一實施。
    現代企業組織正朝小型化、扁平化、網絡化方向發展,管理信息系統必須適應這一發展,隨著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分布式系統已經成了當前信息系統結構的主流模式。
    習題:
    一、名詞解釋
    l.信息: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狀態的描述,稱為信息。
    2.信源:我們把信息的發出者稱為信源。
    3.信宿:信息的接收者稱為信宿。
    4.載體:傳播信息的媒介稱為載體。
    5.信息反饋:把信息接收者作為主體、信源作為客體,主體接收來自客體的信息進行處理,根據處理后的信息付諸行動。主體的行動影響客體,這種影響稱信息反饋。
    6.信息循環:信息從容作傳輸到主體,經過接收、處理、行動各環節反饋到客體,形成一個信息運動的循環,稱為信息循環。
    7.數據:在信息處理中,信息載體上反映信息內容接收者可以識別的符號,稱為數據。
    8.管理信息:管理信息即與人類的管理活動特別是企業管理活動有關的信息。
    9.信號:信息載體以某種特殊形式的變化和運動反映信息的內容,并使接收者可以感知,這種特殊形式的變化或運動稱為信息載體顯示的符號,或叫信號。
    10.信息科學:信息科學是研究信息運動規律和應用方法的一類學科的總稱。
    11.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是關于信息的產生、發送、傳輸、接收、變換、識別、控制等應用技術的總稱,是在信息科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導下,擴展人類信息處理功能的技術。
    12. “3C”技術: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控制技術是信息技術的主要支柱,也稱“3C”技術。
    13. “4A”革命:工廠自動化、辦公自動化、農業自動化和家務自動化,稱“4A”革命。
    14. 第一資源:個現代社會中,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戰略資源中的再生資源,如動、植物等,又稱第一資源。
    15.第二資源:第二資源是指人類賴以生存的非再生資源,如礦產及其野生物等。
    16.第三資源:人們稱信息為第三資源。
    17.信息化:信息化是指人們信息活動的規模不斷增長以至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的過程。
    18.物流:反映企業中“物”的流動和變換,由此形成的實體運動稱為物流。
    19.信息流:企業中信息的定向流動稱信息流。
    20.非結構化決策:企業中遇到的有些決策問題,或目標含糊,或所追求的多個目標相互沖突、信息不全、無固定的規則程序來探索與選擇方案,甚至在突變或緊急情況下,連目標也需要決策者隨機應變,沒有或來不及收集必要的信息,沒有條件或來不及按常規或一定程序探索與選擇方案,這種決策稱非結構化決策。
    21.半結構化決策:管理決策中大量問題介于結構化決策與非結構化決策之間,即決策過程中有的環節是結構化的,有的不是,這類決策稱半結構化決策。
    22.結構化決策:那些目標明確、具有確定的信息需求、規范的方案探索與選擇的規則與程序的決策,稱結構化決策。
    23.管理信息系統:為實現組織的整體目標,對管理信息進行系統的、綜合的處理,輔助各級管理決策的計算機軟、硬件,通訊設備、規章制度及有關人員的統一體稱為管理信息系統。
    24.高級信息:高級信息通常指知識、經驗、理論、技術等。
    25.集中式系統:信息資源在空間上集中配置的系統稱為集中式系統。
    26.分布式系統:利用計算機網絡把分布在不同地點的計算機硬件、軟件、數據等信息資源聯系在一起,服務于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實現相互通信的資源共享,就形成了管理信息系統的分布式結構,具有分布式結構的系統稱為分布式系統。
    27. 單機系統:由配有相應外圍設備的單臺計算機為基礎的系統,通常稱為單機系統。
    28. 客戶機:網絡系統結點上除服務器以外的其它計算機系統稱為客戶機。
    二、論述題
    1.什么是信息?信息運動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答: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狀態的描述稱為信息。
    信息從客體傳輸到主體,經過接收、處理、行動各環節反饋到客體,形成一個信息運動的循環,稱為信息循環。信息循環是信息運動的基本形式。
    2.聯系實際說明信息的主要特征。
    答:信息的主要特性包括:
    (l)可傳輸性。
    (2)可存儲性。
    (3)可加工性。
    (4)共享性。
    (5)時滯性。
    3.什么是信息資源?舉例說明信息資源的主要特征。
    答:信息資源通常包括:信息(消息、知識、技術)及其載體、信息采集、傳輸、加工、存儲的各類設施和軟件;制造上述硬、軟件的設施;有關信息采集、加工、傳輸、存儲、利用的各處標準、規范、規章、制度、方法、技術等。
    4.試述信息化社會的經濟意義。
    答:信息化是指人們的信息活動的規模不斷增長以至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的過程。
    信息活動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規模和比重不斷增加,工業產品中信息成本的比例迅速增加,信息化是以物質生產活動的成熟化為前提的。
    信息化是生產力的重大變革,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是信息化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是推動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但信息化不等于計算機化、不等于網絡化。信息活動的主體是人而不是機器,技術、組織管理和人是信息化生產力的三個重要因素,也是推進信息化的三項關鍵資源。
    5.試述企業中物質與信息流的關系。
    答:企業物的變幻和流動,由此形成的實體運動稱為物流,伴隨著物流,工業企業中有大量的信息運動,企業中信息的定向流動稱為信息流。
    企業中的物流是單向的,從原材料的投入到產品銷售至用戶,整個過程是不可逆的,而信息流是雙向的??刂莆锪鞯男畔?,輸入到某個受控過程后,有關受控結果的信息再返回到形成控制信息的環節,這一過程就是信息反饋。由于受控過程不僅受管理信息的控制,而且受環境的影響,并且隨著時間而變化,管理者必須隨時了解各種計劃、指標、定額、標準的執行情況,發現差異和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以保證管理目標的實現。沒有信息反饋,就沒有真正的管理活動。
    6.試述現代社會組織對信息化的基本要求。
    答:信息化是指人們的信息活動的規模不斷增長以至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的過程。信息化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將引起產業結構、就業結構、社會組織和個人行為方式的重大變化,信息化是以物質生產活動的成熟化為前提的,信息化是生產力的重大變革,以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是信息化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是推動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但信息化不等于計算機化、不等于通信網絡化。信息資源的開發、管理與利用,需要多方面的工作相互配合,計算機化、通信網絡化只是其中的部分內容,而且,信息活動的主體是人而不是機器。人是信息化的社會生產力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技術、組織管理和人是信息化生產力的三個重要因素,也是推進信息化的三項關鍵資源。在推進信息化的實踐中,信息技術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任務。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