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編程,復寫奧數興衰史?
發表于:2019-11-18來源:sina作者:歪道道點擊數:
標簽:
今年的教育賽道暴雷不斷,截至8月底,倒閉的教育機構超過20家。在如此背景下,少兒編程似乎獨善其身,早在去年就有近40起少兒編程投融資事件。前段時間,繼核桃編程后,樂碼王國
“未來的文盲就是現在不懂
編程的小孩!”、“不會寫代碼的話就喪失了網絡生存能力。”……一位少兒
編程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在與家長溝通時說道,這也是在編程機構里最耳熟能詳的說法。12歲的絮絮已經在核桃編程學習快兩年了,據悉,在同期的孩子里她算是入門比較晚的,少兒編程的平均入門年齡在8歲。
今年的教育賽道暴雷不斷,截至8月底,倒閉的教育機構超過20家。在如此背景下,少兒編程似乎獨善其身,早在去年就有近40起少兒編程投融資事件。前段時間,繼核桃編程后,樂碼王國與編程貓相繼融資成功,其中,編程貓融資金額高達4億元,累計融資10億。
華創證券發布的研報認為,少兒編程培訓行業市場規模300億元,以K12人口2.4億人為基數,平均客單價10000元/年,當滲透率逐步由現今的1.5%分別提升至2%、3%和5%時,市場規模分別可達480億元、720億元及1200億元。
其實,少兒編程異軍突起的原因是有跡可循的,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在很大程度上助推著資本與
需求的雙重狂熱。不得不說,曾經全民追逐奧數尚歷歷在目,無論從市場的哪一方面來看,少兒編程與奧數都有很多相似之處。
市場縱容下的眾生相
往往一則通知能讓資本萌生出無數商機,也能使風向驟然而變。1993年4月,北京市的招生改革,催生著中國式父母們的焦慮,從而間接使奧數迅速生根發芽,逐漸演變成一條教育產業鏈。隨著學而思與高思等培訓機構的紛紛入局,愈演愈烈,教育生態一時間亂象叢生。
風光二十余載,直到去年的高考加分項取消,奧數才終于跌落神壇,甚至連此前的高中奧賽中國失利,都被不少輿論歸咎到政策降溫上。同理,網易卡搭編程負責人曹智清曾公開表示:少兒編程還處于幼年期,少兒編程的發展離不開政府主導。
躺在政策風口上的生意會讓資本不遺余力,在短時間內無限膨脹。近年來,少兒編程屢獲頭部風投機構拋出的橄欖枝,比如編程貓獲得招銀國際、高瓴資本聯合的3億元C輪融資;小碼王獲得微光創投、鐘鼎創投聯合的1.3億元B輪融資;傲夢編程獲好未來&IDG資本聯合領投的1.2億元B輪融資等。
或許正是如此,前有政策,后有資本,少兒編程的賽道才不斷擠入新玩家,根據可搜索的公開信息,截止去年9月份,此行業創業公司總數已超過200家,不可避免的,市場質量至關重要,而對于少兒編程乃至整個國內教育行業來講,去泡沫化恰恰是最缺失的那一環。
此前,“億歐網”采訪報道:從寧波市場來看,幾乎每一條街都有少兒編程機構,絕大多數機構都有少兒編程課程,加盟店、小作坊魚龍混雜,甚至有的機構從淘寶店購買一些機器人教具,招收兩個大學生老師便開始教授編程,給1-3年級的小學生教Python。
一組公開數據顯示,以上海培訓學校里的信息技術課程為例,80%的教師非科班出身。在招聘網站上查詢“少兒編程老師”職位,有的機構對少兒編程老師要求經驗不限,有的只要對操作系統和編程語言有一定的理解即可,學歷通常要求大專及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國內目前還沒有出現統一的標準體系,不少機構只能借鑒國外體系,網易卡搭編程就是采用美國計算機協會的標準,從零基礎的入門到高級別的算法課程。
機構混亂、師資匱乏、標準不一。我們不得不承認,國內的少兒編程突然間憑空而起,在市場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尤其當資本的持續輸出與機構能力不匹配的違和感越來越強時,行業
缺陷必然暴露無遺。不過幸運的是,作為新生事物,如今反思也算為時不晚。
應試教育下的活力與隱患
有分析稱,教育部明令取消奧數高考加分之后,少兒編程競賽或許會成為升學的下一個“梯點”。
尤其在近些年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競賽等與編程相關的競賽也逐漸受到認可。在2019年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以及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簡章中均明確提到,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競賽一等獎的考生具備申請條件。
培訓機構的“全民編程夢”,其實也是家長們的“名牌學校夢”。很明顯的一點,在去年的“全國青少年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中,投稿作品超過7萬件,比2017年同期增加15倍之多。
原文轉自:tech.sina.com.cn/csj/2019-11-18/doc-iihnzahi15824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