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國企業在管理軟件與服務上的投入達到了185.3億元,比2004年增長28.1%。其中定制型管理軟件的市場規模達到了109.4億元,同比2004年增長27.4%。而通用型管理軟件的增長為29.1%,市場規模為75.9億元。 企業對信息化需求的持續增長,意味著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巨大潛力。如何抓住稍縱即逝的商業機會,是對所有管理軟件廠商和服務商的重大考驗。加快產品研發,加速產業整合,做大做強,也是擺在廠商面前的重大課題。 中小企業實施ERP的困局 中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辦公效率低、市場信息了解不夠、應變能力差、管理方式落后等問題,這使得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地位。ERP信息化建設是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自身競爭的關鍵。 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卻始終擺在我們的面前,中國ERP發展至今已陷入如下困境:居高不下的失敗率、漫長的實施周期、僵化固定的工作流程……當然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很多的,例如認識偏差、期望誤區,業務過程重構困難,缺乏有效的項目管理等等。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傳統的ERP過于僵化,無法適應中小企業的特點和需求。 簡單,實用的產品風格才能突出重圍 當ERP產品具備了根據客戶的需求,“按需定制”;隨客戶業務成長而共同成長;簡單實用等這些特性后,才能稱之為成功的ERP產品。 企業用戶可以根據業務需求自行配置管理模塊和業務流程, 并可根據企業和市場的變化隨時進行調整,當企業拓展新的業務領域時,也可以自行延伸開發新的管理及應用模塊,而企業用戶對此的調整和拓展都能自主完成而無需任何技術開發。根據業務發展隨需應變,滿足單據、邏輯、流程、查詢、報表的動態變更,可輕松地將企業資源集成到各種應用和業務流程中,從而保障業務發生變化時信息化系統的同步調整,做到“自主剪裁、自主配置、自主重構”。
(責任編輯:城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