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有消息稱,惠普在2007年可能會收購BEA系統公司以提高向企業銷售技術產品的能力。
在軟件史上以“最快速度”達到10億美元年收入的BEA再一次拉響“被收購”的警報,知情人士表示,像這樣資質、潛力均佳的公司從未解除過“被收購”的警報。
事實上,關于收購與反收購的爭論在BEA身上從未間斷。
BEA系統有限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莊思浩曾就此駁斥說,在BEA公司規模還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公司要收購我們,因此對于這種情況我個人已經非常習以為常了。整個軟件產業不可能整合到最后就剩下三家公司。我們堅信未來BEA會以獨立公司而不是某一家分支機構的面目出現。
據sfgate.com網站報道,由于面臨競爭對手IBM的激烈競爭,惠普正在試圖成為中間件軟件領域的強大廠商。
惠普的這種雄心促使金融機構SunTrust RobinsonHumphrey公司的分析師TerryTillman最近作出預測稱惠普可能會收購BEA。
Tillman在一篇研究報告中寫道,我們認為惠普是一個可行的收購者。這可能是2007年最具有轟動效應的并購交易之一。我們認為BEA系統對于惠普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收購機會。
惠普發言人Ryan Donovan稱,惠普不對推測發表評論。BEA發言人Diana Wong也不愿意對這個消息發表評論。
BEA公司股票1月4日在納斯達克市場上漲了64美分,漲幅為5.2%,交易價格為12.92美元。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師MartinReynolds稱,Tillman的預測可能會成為現實。他說,這種收購似乎并不是令人難以置信的。這里存在一些戰略價值。RobertFrancesGroup的分析師Michael Dortch也表示,有許多理由表明這兩家公司的合并是有意義的。
從1995年莊思浩和幾個合伙人創立公司到2001年,BEA飛速發展,成為全球軟件業有史以來以最快速度達到10億美元年收入的軟件公司。但2001年后,神話開始中止,直到2005年底,BEA年收入仍徘徊在10億美元左右。
可能這一次會讓莊思浩揚眉吐氣的是,BEA在軟件世界中創造的面向服務的架構(SOA)語境已經廣為接受,軟件平臺化的潮流開始席卷整個企業應用軟件界。
多年來,SOA一直是“值得關注的技術”榜單上的???,但它仍然處于普及的早期階段,預計企業會繼續采用SOA技術解決它們的特定需求。包括IBM、SAP、甲骨文在內的全球軟件領導廠商,都選擇了向SOA風格的業務實現過程和模型靠攏。
在這一過程中,中間件的價值開始凸顯,對于一直在夾縫中生存的BEA來說,這無疑平添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利用在SOA平臺上的先發優勢,搶占商業競爭的制高點。
去年年底,作為BEA公司年度最為隆重的盛會和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推廣活動,BEA將它的World2006放在了北京。
莊思浩在會上表示:“借助業界領先的SOA平臺和服務,BEA牢牢占據了能夠充分利用SOA動力的優勢地位?!?/p>
據介紹,BEA自1997年進入中國的九年中,營收增長近百倍。而在最近的三年中,更是實現了50%的增長,成為BEA最大的收入來源,其中貢獻最大的當然是SOA。
BEA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蔡漢輝表示,未來將繼續在中國推進原有三條產品線(Tuxedo、WebLogic和AquaLogic)。當然,作為回報,BEA方面也將加大對中國的資金投入,具體體現在戰略性項目上。另外,與中國合作伙伴的合作也將采取進一步向中國市場開放知識產權的方式。
相關新聞鏈接:惠普今年買下BEA 中間件市場將會怎樣?
(責任編輯:銘銘 mingming_ky#126.com TEL:(010)-6847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