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音樂產業已經連續7年下滑,如何發展數字音樂業務、打擊非法的免費音樂成為了在法國戛納召開的音樂產業會議上的一個熱門話題。
盡管數字音樂的銷售達到了20億美元,音樂也一如既往地受到消費者的喜歡,但2006年的音樂銷售將再次下滑。
批評人士指出,音樂產業的各大機構將過多的精力都用于了打擊盜版,從而影響了合法業務的增長。被指責者也覺得很委屈,認為自己別無選擇。國際唱片產業聯合會的掌門肯尼迪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說,許多人都指責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不當,但沒有人告訴我們應當怎么做。與免費音樂競爭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這次會議上,許多爭論都集中在數字版權管理(DRM)的概念上。支持者表示,DRM也提供了其它方法,例如訂閱或廣告支持的服務。但是,DRM的后果之一是,從Rhapsody等服務合法購買的音樂無法在iPod上播放,因為它們采用的DRM不兼容━━這被認為限制了合法音樂銷售的增長??夏岬险f,DRM的目的是管理數字版權,如果不采用DRM,音樂產業將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同意這種看法。eMusic首席執行官大衛就是DRM的堅決反對者,eMusic是唯一一家提供MP3格式音樂的音樂服務提供商,這意味著它的音樂能夠在包括iPod在內的各種MP3播放機上播放。
但是,四大唱片公司都不向eMusic提供內容。大衛說,數字音樂應當采用與CD、DVD相似的模式,實現普遍的兼容性,我們認為DRM是阻礙數字音樂增長的罪魁禍首。
Wired雜志主編安德森表示,一些形式的盜版應當被接受。他說,我們無法做到零盜版,如果試圖做到零盜版,就會影響用戶收聽音樂的體驗,最終會造成零產業的后果。
Nettwerk Music Group首席執行官麥克布萊德在這次會議上提出其它模式,他的一個想法是利用P2P網絡,音樂粉絲可以相互推薦音樂,如果用戶購買了推薦的音樂,推薦者將可以獲得一小部分的銷售額。麥克布萊德表示,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互聯網社會化的時代,為什么不利用P2P技術的威力呢?
但是,盡管數字化引發了許多有爭議的問題,對于它的潛力音樂產業卻有著一致的看法。百代唱片公司負責數字業務的巴尼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說,數字化給音樂產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他說,我剛剛與英國歌手斯通進行了交談,斯通對數字化帶來的機遇非常激動。我們無須再局限于CD唱片了,數字化使我們能夠完成以前無法完成的任務。
華納唱片公司也在尋求新的發展道路。該公司負責數字戰略的亞歷克斯上周在倫敦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作為一個產業,我們需要創新,在市場上推出新的產品和服務,我們在唱片上整合了視頻、照片等內容,將數字唱片的銷售量翻了一番。我們沒有采取降價的策略,而是采取了增添增值產品和服務的策略。
(責任編輯:銘銘 mingming_ky#126.com TEL:(010)-6847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