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埃森哲:融合比IT技術更為重要

    發表于:2007-06-13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
    尚博(Bob Suh),埃森哲公司首席技術戰略官。在哈佛大學獲得政治經濟學碩士學位,2001年加盟埃森哲。他在信息技術運用于商業中的價值體現、發展趨勢,以及企業軟件部署等領域造詣很深。尚博曾被美國《咨詢師》雜志評為年度全球25位杰出咨詢師之一。 “IT技術

    尚博(Bob Suh),埃森哲公司首席技術戰略官。在哈佛大學獲得政治經濟學碩士學位,2001年加盟埃森哲。他在信息技術運用于商業中的價值體現、發展趨勢,以及企業軟件部署等領域造詣很深。尚博曾被美國《咨詢師》雜志評為年度全球25位杰出咨詢師之一。

    “IT技術的發展基本上是由美國的軟件公司所主導。IBM主導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主機時代,Oracle和SAP主導了客戶/服務器時代,而微軟則主導了PC時代。但是,現在我們進入到一個不受任何公司主導的互聯網時代,這就為所有的企業提供了機會?!薄皝韰⒓影芘e辦的亞洲CIO會議的埃森哲公司首席技術戰略官尚博在接受IT媒體專訪時如是說。

    關鍵在于IT與核心競爭力的融合

    記者:曾經引發了“IT不再重要”世紀大辯論的尼古拉斯·卡爾,又在其所著《IT是否重要?》一書中表示,當一項技術從專有變成開放,而且,越來越多的企業有能力購買或者使用這項技術,那么,從戰略上看,這項技術對企業獲得競爭優勢而言作用會越來越小。曾經的蒸汽機、電力、高速公路是這樣,現在的IT也將會是這樣。請問你是如何看待IT與企業核心競爭力之間的關系?

    尚博:我和卡爾很熟悉,幾年前我們在波士頓共過事。他這個人特別喜歡吸引別人的注意力。當你想吸引別人注意力時,往往就會采用一種非常有爭議的方式或者觀點。

    雖然每個公司都能接觸到互聯網,但最終獲得成功的公司并不是很多。只有那些能夠進行成功實施的企業,才能夠在互聯網上獲得成功。實施是非常關鍵的??梢哉f,卡爾在理論上是對的。

    再有,中國互聯網企業在中國市場上之所以比跨國公司來得更加成功,是因為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他們非常了解中國消費者,能夠針對中國消費者表現出來的興趣和需求,做出快速的反應。所以說,技術可能已經不是那么的重要,而對消費者深入的了解,以及在了解的基礎上做出快速的反應,才是致勝的關鍵。

    記者:那么IT 技術與企業核心能力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

    尚博:寶潔公司是全球最成功的消費類產品企業,它的核心競爭力就在于:非常了解消費者是如何使用寶潔的產品,并且能夠把對客戶的了解轉變為對產品乃至產品包裝進行的更新。寶潔使用互聯網來更快地了解消費者在使用它的產品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從而能夠更快地做出調整和更新,進而使得寶潔的業務變得更加成功。所以,寶潔也就越來越多地應用互聯網做這方面的工作。這說明IT技術可以使一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變得更強、更好。

    記者:寶潔的例子是否說明,IT技術并不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份?

    尚博:我覺得最好的公司應該能夠做到把最好的IT技術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融合起來,而不是把二者獨立。

    企業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記者:用戶對SOA有何期待?

    尚博:我們和很多CIO都談過。他們需要的是從SOA中獲得獨立性,而不是依賴于某個SOA廠商。他們希望,有一個系統可以貫穿于所有技術之間。用戶希望通過我們來制定一個公開的標準,以適用于所有的供應商。作為獨立的融合商,埃森哲要創建一個開放式的SOA環境。

    記者:這意味著沒有哪家技術公司可以主宰SOA?

    尚博:是的。就像沒有哪家技術企業能夠主導互聯網一樣。從技術上來說,技術供應商總希望把技術搞得更加復雜,就好像方言一樣,越不容易被融合越好;而客戶希望只有一種語言——越方便越好。

    記者:“軟件就是服務”是未來發展趨勢。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企業級的應用軟件是不是也會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尚博:互聯網時代“軟件就是服務”的趨勢,大概在未來2~4年內變得更加穩定和可靠,而原有的盒裝軟件和軟件升級服務的方式將會慢慢被取代。我認為,在未來3~5年的時間里,軟件就是服務也將會成為企業信息化的主導潮流。但要強調的是,在未來3年時間里,我們認為,盒裝軟件的形式在中國市場還會存在。

    本報記者:當計算資源與自來水和電一樣成為社會公共基礎設施時,企業信息化建設會有什么變化?

    尚博:企業在IT方面的投資將會越來越少,我認為這將成為一個趨勢。就好比用電和發電廠一樣,企業都要用電,但企業未必為了用電而去建發電廠。但是早年,真有企業為了用電而建電廠。逐漸地,這種投入越來越少,大家開始向公共設施索取電力資源。同樣的道理,以后企業對IT基礎設施的投入會越來越少,但對于信息的獲得和管理方面的需求會越來越多。

    本報記者:在這一過程中,CIO的角色會發生什么樣的轉換?

    尚博:CIO的責任將會更多地放在管理信息和管理信息獲得途徑等方面,同時,也會注重通過利用信息來提升業務流程的績效。

    從應用的角度關注技術發展

    記者:面對種類繁多且層出不窮的IT技術,作為首席技術戰略官,你最關注哪些技術,關注的時間段,會從技術角度還是用戶角度看?

    尚博:我的關注點實際上與企業的關注點是保持一致的。我們主要是從技術應用的角度來關注技術,我們非常關注企業、客戶和股東如何從技術中獲得好處。我認為這才是埃森哲和我應該關注技術的角度。我們目前關注的是3年時間段的技術,主要是想從比較務實的角度看技術的發展。我本人也要花不少時間來研究現有技術的動態,畢竟我們的客戶使用的是現有的技術。

    記者:你是從哪些途徑獲得這些技術信息的?

    尚博:我們既要對全球500強企業進行技術調研,也會跟投資人、風險基金、硅谷的創投企業定期會面,去了解他們的情況。同時我們還啟動一個試點項目,來建立埃森哲與中小型企業的關系,中小型技術型企業意味著更好的增長空間。盡管我們并不是技術公司的投資方,但從歷史上看,我們與技術公司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系,比如說,Oracle、SAP等公司。

    記者:CEO怎樣評估IT 投資回報?

    尚博:在與客戶或員工進行溝通時,越是能做到通過計算機和網絡而不需要任何人的介入,成本就會越低,這是我們看好的一個主要方向。比如說,買票或者預訂旅游計劃時,只要在網上就可以做了,而不用去旅行社跟那里的人進行面對面的交談。一個公司要管理人力資源,他只要通過數據就可以了,而不需要一個一個去談話。這樣成本自然就會降低了。

    記者:目前,大型企業IT方面的投入大約要占到企業收入的3%~4%。這是個非常大的成本開銷。對于財力十分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有沒有“窮人的信息化”?

    尚博:大公司的IT支出多,是因為他們要購買一些大型系統。中小型企業信息化的出路在于,他們應該更快地走向互聯網,通過互聯網,運用自助服務的方式。如果他們能做到這點,最后取得的結果可能會比預想的還要好。

    (責任編輯:銘銘 mingming_ky#126.com TEL:(010)-68476636)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