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在中國已行之有年,但截至目前,我國電子政務發展尚處于初級的信息發布與傳遞階段?;咏涣髂芰θ?,在線辦理事務滯后,“常年有欄目而無功能”現象普遍,這些成為困擾大部分政府網站發展的瓶頸。而在國外,電子政務中已開始普遍采用網格等先進技術。
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的《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網格技術被列為了今后必須重點發展的多項核心技術之一。
網格計算被視為未來的計算方式。簡言之,即將多個服務器和存儲器當作一臺主機協調使用,使它們在高速網絡上動態地共享計算機資源,以滿足不斷變化的計算需求。美國阿崗國家實驗室的一位資深科學家曾說:“網格是構筑在互聯網上的一組新興技術,它將高速互聯網、高性能計算機、大型數據庫、傳感器、遠程設備等融為一體,為科技人員和普通老百姓提供更多的資源、功能和交互性?!?/p>
與互聯網主要用于收發電子郵件、發布文字新聞及言論、傳輸文件等不同,網格是對重要資源高性能的訪問,可即時創建強大的虛擬計算系統。也因此,網格又被稱為繼傳統的英特網和萬維網后的“第三次技術創新”。
正是因為看中網格技術在電子政務建設方面的優勢,2007年伊始,上海市徐匯區與全球最大的非結構化信息智能處理軟件公司Autonomy達成初步意向,決定將后者的知識網格技術以及etalk呼叫中心技術,運用到針對市民的在線服務中。
據徐匯區政務平臺負責人介紹,在近兩年的時間里,徐匯區根據其自身的信息化建設進度,分別建立了互聯網主流媒體資源網格、區辦公自動化資源網格,整合了近百個國內大型互聯網站的專題欄目,以及區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過程和結果文檔、簡報,為區公務員提供了辦公資源的知識智能服務,并為區委宣傳部建立了互聯網輿情分析系統。
Autonomy中國區銷售總監石建強告訴記者,作為一種信息服務網格,徐匯知識網格的目的,是共享各種分散在互聯網和徐匯區內網上的數據、知識等信息,并將這些信息動態協同完成一個或一系列任務,對分散于網上的應用資源進行封裝、統一命名和查找調用,并將這些資源集成起來,提供一體化應用服務。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在大量的基礎建設和業務應用建設完成后,如何抓住網格計算和智能信息處理的歷史機遇,將是當前中國電子政務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
(責任編輯:銘銘mingming_ky#126.comTEL:(010)-6847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