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盛大互動娛樂有限公司(下稱“盛大”)成為傳媒焦點。該公司2月27日公布的季報顯示,2005年第四季度凈虧損5.39億元,全年凈利潤攤薄至1.65億元,較2004年凈利潤6.10億元下降72.9%?!氨炯径葍籼潛p主要是由于計提了總計5.21億元的非現金形式的減值準備?!笔⒋笤谄涔揪W站的聲明稱,這一減值準備是為了反映盛大持有的Actoz股份的公允價值。
對這種說法,業界眾說紛紜。筆者長期從事財務管理,不想對陳天橋及盛大的業務模式及管理水平作過多評價,只想對這筆來自Actoz的巨額虧損,從財務角度作一分析。
讓我們先看看這筆巨額虧損是怎么形成的。
為解決《傳奇》版權的糾紛,盛大剛在納斯達克上市時,陳天橋雄心萬丈,于2005年2月完成了對《傳奇》版權擁有者、韓國游戲公司Actoz38%股權的收購,總金額為人民幣8.78億元(約1.06億美元),其中含有超過當時市價部分的溢價。收購后,陳天橋同時擔任Actoz公司的董事長,盛大CFO、有軟銀背景的李曙君成為Actoz董事。一切看起來都那么美好。
然而,投資者對于韓國互聯網企業并不像對中國企業那樣“一往情深”,Actoz近來股價狂瀉。盛大當初投資的Actoz股份如今只值3000多萬美元。根據國際財務準則,盛大繼續在其資產負債表上體現Actoz的價值為1.06億美元就不再適宜。盛大此次采取了適中的方法,即將Actoz投資的減值部分通過損益表一次性體現,也就是財務上常說的注銷(WriteOff)。陳天橋是在“壯士斷腕”。
這種做法,新聞集團的默多克用過好多次。最著名的一次就是在2002年下半年,新聞集團因駿升國際集團(G e m s ta r T V G u i d e)在財務管理方面作假等原因,將其在后者中擁有的全部股份一次性在財務報表中注銷,金額高達42.3億美元,新聞集團在那個季度也創下虧損40億美元的新紀錄。但這樣做,卻得到了投資界的一致好評,新聞集團反而能夠輕裝上陣,如今成了發展勢頭最好的傳媒企業,而其“注銷”后的Gemstar,在默多克直接任命的經理人的管理下,也已經東山再起。
照筆者來看,陳天橋做得還不夠徹底,既然情況已經很差了,Actoz要想東山再起也很難估計,何不一痛到底,把所有在Actoz的股份在財務賬上全部處理掉呢?
不管怎么樣,陳天橋的“壯士斷腕”之舉值得關注,也值得稱道。但愿盛大輕裝上陣后,能重新得到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