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At 9:20 ,15個用戶同時提交
(8) At 9:25 ,剩余5個用戶同時提交
(9) 記錄第二輪測試結果
(10) 第三輪測試準備工作,設定15個用戶考試內容同時提交,另外5個用戶延時5分鐘提交,全部使用IE6.0
(11) At 9:15 ,20個用戶同時登錄系統
(12) At 9:20 ,15個用戶同時提交
(13) At 9:25 ,剩余5個用戶同時提交
(14) 記錄第三輪測試結果
(15) 第四輪測試準備工作,設定15個用戶考試內容同時提交,另外5個用戶延時5分鐘提交,正常提交用戶使用IE5.0,延時提交用戶使用IE6.0
(16) At 9:15 ,20個用戶同時登錄系統
(17) At 9:20 ,15個用戶同時提交
(18) At 9:25 ,剩余5個用戶同時提交
(19) 記錄第四輪測試結果
(20) 第五輪測試準備工作,設定15個用戶考試內容同時提交,另外5個用戶延時5分鐘提交,正常提交用戶使用IE6.0,延時提交用戶使用IE5.0
(21) At 9:15 ,20個用戶同時登錄系統
(22) At 9:20 ,15個用戶同時提交
(23) At 9:25 ,剩余5個用戶同時提交
(24) 記錄第五輪測試結果
(25) 第六輪測試準備工作,設定15個用戶考試內容同時提交,另外5個用戶延時5分鐘提交,正常提交用戶其中10個使用IE5.0,5個使用IE6.0,延時提交用戶使用IE5.0
(26) At 9:15 ,20個用戶同時登錄系統
(27) At 9:20 ,15個用戶同時提交
(28) At 9:25 ,剩余5個用戶同時提交
(29) 記錄第六輪測試結果
(30) 第七輪測試準備工作,設定10個用戶考試內容同時提交,另外10個用戶分兩次分別延時5分鐘、15提交
(31) At 9:35 ,20個用戶同時登錄系統
(32) At 9:40 ,10個用戶同時提交
(33) At 9:45 ,剩余的其中5個用戶同時提交
(34) At 9:55 ,剩余的5個用戶同時提交
(35) 記錄第七輪測試結果,參見第二輪測試-第六輪測試過程分別對IE5.0和IE6.0的情況進行測試
(36) 第八輪測試準備工作,設定其中10個用戶不提交,由系統強行提交
(37) At 10:10 ,20個用戶同時登錄系統
(38) At 10:15 ,10個用戶同時提交
(39) 其余用戶的內容由系統強行提交
(40) 記錄第八輪測試結果,參見第二輪測試-第六輪測試過程分別對IE5.0和IE6.0的情況進行測試
(41) 第九輪測試準備工作,設定其中10個用戶同時提交,5個用戶延時5分鐘提交,其余用戶由系統強行提交
(42) At 10:25 ,20個用戶同時登錄系統
(43) At 10:30 ,10個用戶同時提交
(44) At 10:35 ,剩余的其中5個用戶同時提交
(45) 剩余5個用戶系統強制提交
(46) 記錄第九輪測試結果,參見第二輪測試-第六輪測試過程分別對IE5.0和IE6.0的情況進行測試
2、 模擬20個用戶進行測試。其中,10臺是PC機,另外10臺機器的IP地址是Loadrunner模擬出來的。
(1) 在10臺實際的PC機中抽取其中一臺虛擬10個IP地址,包括自身的IP地址,該機器上共11個IP地址,這11個IP地址只能全部使用IE5.0或者全部使用IE6.0
(2) 其余9臺實際的PC機分別由9個人操作,另外一臺機器由一位質控部人員操作
(3) 對于異常情況,延時提交和強制提交全部由實際的機器來模擬
(4) 其余過程參見1
3、 模擬20個用戶進行測試。其中,5臺是PC機,另外15臺機器的IP地址是用Loadrunner模擬出來的。
(1) 在5臺實際的PC機中抽取其中一臺虛擬15個IP地址,包括自身的IP地址,該機器上共16個IP地址,這16個IP地址只能全部使用IE5.0或者全部使用IE6.0
(2) 其余4臺實際的PC機分別由4個人操作,另外一臺機器由一位質控部人員操作
(3) 對于異常情況,延時提交和強制提交全部由實際的機器來模擬
(4) 其余過程參見1
4、 模擬35個用戶進行測試。其中,20臺是PC機,另外15臺機器的IP地址是用Loadrunner模擬出來的。
(1) 在20臺實際的PC機中抽取其中兩臺分別虛擬7個、8個IP地址,這17個IP地址只能全部使用IE5.0或者全部使用IE6.0
(2) 其余18臺實際的PC機分別由18個人操作,另外兩臺機器由兩位質控部人員操作
(3) 對于異常情況,延時提交和強制提交全部由實際的機器來模擬
原文轉自:http://www.uml.org.cn/Test/201308051.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