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測試規劃建議書(4)
發表于:2014-09-04來源:uml.org.cn作者:不詳點擊數:
標簽:性能測試
(1) 充分準備以下內容:硬件設備、軟件環境、網絡條件、基礎數據 (2) 充分準備測試場景、典型的場景包括操作序列、并發用戶數量條件、用例。 該部分
(1) 充分準備以下內容:硬件設備、軟件環境、網絡條件、基礎數據
(2) 充分準備測試場景、典型的場景包括操作序列、并發用戶數量條件、用例。
該部分包括使用到上述測試方法:性能測試方法、可靠性測試、壓力測試、失效恢復測試
2. 規劃性能
該分析方法關心的是“應該如何才能使系統具有我們要求的性能能力”,“應該如何調整系統配置,使系統能夠滿足增長的用戶數的需要”等問題。這個部分常常使用到的測試方法是:負載測試、配置測試、壓力測試。
3. 性能調優
一個標準的性能調優過程是:
(1) 確定基準環境、基準負載和基準性能指標。
(2) 調整系統運行環境和實現方法,執行測試。
(3) 記錄測試結果、進行分析
在J2EE性能測試中有很多常見的錯誤,比如:對于某些建立在J2EE/EJB技術上的應用,在服務啟動的時候,沒有注意到測試之前首先進行一段時間的預熱。這是因為JAVA語言的hot-spot技術特性決定的,這種技術允許weblogic第一次運行應用的時候將字節碼編譯為本地代碼并執行,這樣在后續的執行過程中執行過程會大大加快,但第一次由于存在一個編譯過程會比較慢。如果使用這個時間來作為基準那么就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
我對第2個過程比較擅長、具體下來包括硬件環境的調優、Weblogic調優、Oracle調優。這個過程中也是使用工具最多的測試環節。
4. 發現
缺陷
這個環節中是交付給用戶的主要工作成果。需要多和開發人員作溝通、多次迭代發現問題、根據用戶的需求定義與缺陷的涉及范圍、制定一個解決缺陷的優先級。由于軟件永遠有
BUG這一真理,所以發現缺陷不是一次就能結束的工作。比較適合作為服務外包。持續進行。
性能測試文檔
以下作為我對性能測試完整內容的建議,表格
模板不作贅述
1. 《性能測試成員職責技能描述表》
2. 《性能測試工具需求規劃表》
3. 《性能測試環境調查表》
4. 《典型業務邏輯列表》
5. 《業務用例描述表》
6. 《測試場景列表》
7. 《測試計劃》
8. 《測試環境檢查表》
9. 《測試執行記錄日志》
10. 《性能測試分析報告》
原文轉自:http://www.uml.org.cn/Test/200704233.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