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事件處理函數引用的一個佐證
之前, 我在分析Javascript的This關鍵字的時候, 說過, 當使用inline的方式寫dom元素的事件處理函數的時候, 采用的是引用的方式. 剛好nullbyte童鞋給我提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Case:
以下是代碼片段: <img id="foo" src="xxx" onerror=" alert(’error’); } function foobar() { alert(’www.laruence.com’); " /> <script> alert(document.getElementById("foo").onerror); </script> |
在IE下試試看..
不過, FF和Chrome下都不行, 應該是FF和Chrome都會驗證html代碼的合法性.
Javascript正則的效率
如果你看到有人寫Javascript的trim的時候采用了循環的方式,而不是正則的方式, 請不要笑. 人家這可是經驗所致, 考慮如下代碼的執行時間會是多少?
以下是代碼片段: var matchs = /^(a+)+$/.exec("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X"); alert(matchs); |
告訴你吧…. 注:以下結果來自看手表估測, 但不影響時間的長度性…另外jsmore的stauren同學也驗證了這一結論:
以下是引用片段: IE8: 30秒 FF3: 28秒 號稱目前最快的采用V8引擎的Chrome: 8秒. |
這個結果,,,是多么的不可接受啊? 具體原因的分析, 在master regular expression里面有提到過.
以下是引用片段: NFA和DFA的引擎是有區別的。js/perl/php/java/.net都是NFA引擎。 而DFA與NFA機制上的不同帶來5個影響: 1. DFA對于文本串里的每一個字符只需掃描一次,比較快,但特性較少;NFA要翻來覆去吃字符、吐字符,速度慢,但是特性豐富,所以反而應用廣泛,當今主要的正則表達式引擎,如Perl、Ruby、Python的re模塊、Java和.NET的regex庫,都是NFA的。 2. 只有NFA才支持lazy和backreference(后向引用)等特性; 3. NFA急于邀功請賞,所以最左子正則式優先匹配成功,因此偶爾會錯過最佳匹配結果;DFA則是“最長的左子正則式優先匹配成功”。 4. NFA缺省采用greedy量詞(就是對于/.*/、/\w+/這樣的“重復n”次的模式,以貪婪方式進行,盡可能匹配更多字符,直到不得以罷手為止),NFA會優先匹配量詞。 5. NFA可能會陷入遞歸調用的陷阱而表現得性能極差。 backtracking(回朔) 當NFA發現自己吃多了,一個一個往回吐,邊吐邊找匹配,這個過程叫做backtracking。由于存在這個過程,在NFA匹配過程中,特別是在編寫不合理的正則式匹配過程中,文本被反復掃描,效率損失是不小的。明白這個道理,對于寫出高效的正則表達式很有幫助。 |
而對于Javascript中的正則來說, 應該是優先匹配量詞, 導致了很深的遞歸, 形成了性能問題…
原文轉自:http://blogread.cn/it/article/386?f=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