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WEB測試設計經驗
你也許正在自己創建一個屬于自己的個人網站,也許還遇到了很多的問題自己不能解決,那咱們來相互交流下吧:
良好的構架是基礎。個人主頁的選材要小而精。題材最好是你自己擅長或者喜愛的內容。 結構越好,頁面越快。建站前多搜集資料,做好準備。頁面要吸引人, 布局要合理,圖文混排而不凌亂。適當運用小圖標可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頁面間相互鏈接合理“酒香也怕巷子深”, 網上信息太多、太雜,要多到搜索引擎注冊,別人才容易找到你 。 資料收集 制作主頁需很多資源,很少有人有能力完全靠自己來創作所有的內容,通常的做法是:從報紙、雜志、光盤等媒體中把相關的資料收集整理,再加上一定的編輯后就可以了?! ?BR> 另外一個好的方法是從網絡上收集,您只要到雅虎,搜狐等搜索引擎上查找相應的關鍵字,就可以找到一大堆的資料。網絡上的資料呈爆炸性的增長,只要注意收集某一非常細小的題材,隨時供大家方便的查找,您的主頁就已經有做不完的活了?! ?BR> 要注意收集的資料必須合法。按照我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 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的規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國際聯網制作、復制、查閱和傳播下列信息: (一)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 (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 (三)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 (六)宣揚封建迷信、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 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八)損害國家機關信譽的; (九)其他違反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的。
徽標與廣告條 徽標(Logo)就是站點的標志圖案,它一般會出現在站點的每一個頁面上,是網站給人的第一印象。logo的作用很多,最重要的就是表達網站的理念、便于人們識別,廣泛用于站點的連接、宣傳等,有些類似企業的商標。因而,logo設計追求的是:以簡潔的符號化的視覺藝術形象把網站的形象和理念長留于人們心中。 廣告條(Banner)是引導別人進入網站的指路牌,隨著國內Web站點在經營和內容建設上的日益軌道化,中文網絡廣告正在蓬勃發展之中。按CPM計價的模式必將在不久以后成為主流,同時,各站點或廣告代理機構也把提高客戶Banner的點擊率作為主要的責任,因為只有讓廣告主的Banner被充分點擊才能延續站點的廣告經營,而本身廣告設計也可以作為站點的贏利項目之一。 Logo、Banner的種類有文字形、符號形、混合型,設計手法主要有表象性手法、表征性手法、借喻性手法、標識性手法、卡通化手法、幾何形構成手法漸變推移手法等幾種,其中標識性手法、卡通化手法和幾何形構成法是最常用的網站logo設計手法。標識性手法是用標志、文字、字頭字母的表音符號來設計logo;卡通化手法通過夸張、幽默的卡通圖象來設計logo;幾何形構成法是用點、線、面、方、圓、多邊形或三維空間等幾何圖形來設計logo。當然,設計時往往是以一種手法為主,幾種手法交錯使用。 形式上要豐富有條理、組織上要有秩序而不單調,不混亂。合理的用統一的方式來排布,使整體感強同時又要有變化,從排布的形式上或者是顏色上都可以?! ?BR> 條理與反復的原則是圖形構成整體的秩序美的基礎,很多網站豐富,信息含量大,不得不運用一定的方式將其條理化,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歸納后重復的利用,使網頁較為整齊,脈絡清楚,讀起來也能著重點。當然,內容較少的網站同樣需要條理與反復,以達到更為富有變化和清晰的視覺效果。如文字的合理編排,圖片和文字的結合。如何呼應等等?! ?BR> 合理的利用對比的因素,例如文本的排布、字體的大小、粗細、顏色,圖片的寬窄、比例的反差、透明以及位置的放置等等,最終達到的目的就是如何取得較為強烈的視覺效果;恰如其分的找到調和的因素,即構圖的聯系點,使整體感覺突出,不至于僅僅因為對比而造成割裂的感覺。只有做到對比和調和的相輔相成,才能使網頁頁面鮮明、突出。
只要合理的安排,使頁面達到平衡,既使在一邊的部分大面積留空,同樣不會讓人感到空,相反這樣會給人留下廣闊的思考空間,給人回味。
作為設計主管,Peter Stern 已經領導 microsoft.com 重新設計了主頁并且開發了五個不同的交互工具,這些工具被用于下載中心、產品目錄、配置文件中心、 搜索 和注冊等聯機功能。 他為幾個內部工具設計了用戶界面,并且正致力于創建將于今年晚些時候發布的下一代主頁。
從頭銜上,您可能認為我主要關心的是 microsoft.com Web 站點幾千個網頁的版面設計。的確,這些確實是我所關注的。視覺上的吸引力是重要的,但是這僅僅是工作的一小部分。而最終的目的是確保整個站點運轉正常。
我的意思是,人們通常在訪問 microsoft.com 時,并未將它當作藝術作品來贊賞。而是為了獲得有關產品的信息,或者有一些技術問題需要咨詢,或是閱讀有關開發商的期刊。所以網站的設計應該盡量清楚和有條理,以便他們能夠容易地找到所需信息。
設計站點
在進行 Web 設計時--在設計過程中--形式應該服從功能。這種方法應用于我們站點的整個設計過程中。當然,我們有最新的 Web 工具,并且能夠將各種可視的小配件上載到網頁上。但是我們認為這樣做將不利于為訪問者提供有效的服務。
事實上,我經常發現一些站點未將重點放在功能上。常見的錯誤包括:
用戶界面元素不一致。例如,同一個控件在不同的頁面上功能不同,或者同一個功能對應幾個用戶界面控件。
導航欄位置不一致。決定站點的哪些頁和功能需要在站點的任何頁上都可被訪問到。這就是應該保持一致性的“全局導航欄”。
不太注意或根本不注意基本的圖形設計原則,例如排版式樣、色彩和版面的設計。
相關元素和功能的隨意分組。注意將元素放置在網頁上的位置和目的。這可幫助訪問者從其它相鄰的選擇和位置來推斷某個鏈接的功能。
使網頁過于龐大以至使訪問者需要通過典型的調制解調器速度的 Internet 連接進行長時間的下載。這并不是說不應該使用圖形,但是您需要對它們進行精挑細選,然后用適當的壓縮和顏色索引優化它們。
現在的 Web 站點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這并不奇怪。畢竟,Web 設計“藝術”相對來說還是個新生事物。在四、五年以前,Web 頁甚至是普通的。那時,人們好像認為他們的 Web 站點將會吸引訪問者只是因為它們存在--并且,可能在某些情況下這種方法確實有效。但是這些站點一般很難看,并且更重要的是,它們真的難以使用。接下來便進入“看看我們能做些什么”階段,在網頁中加入了大量的動畫、聲音文件以及其它附加件,導致訪問者需要長時間地進行下載,但是并未獲得多少實實在在的內容。
如今的 Web 設計師們已經吸取了前人的經驗和教訓。好的站點傾向于簡化和快速,同時在功能上有所提高。這是 Microsoft 的目標,而且我們最先承認自己所犯的錯誤(參閱“Microsoft 的 Web 簡史”看一看以前的主頁設計)。
設計錯誤并不總是顯而易見的。有時在設計上對一個小元素的移動或更改將有很少或根本沒有影響。但是,在其它情況下,它可能確實會對頁面功能有所影響。而且如果說我們從過去幾年學到了一些東西,那就是小的改動會使 Web 頁的運行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明確的流程
若要避免類似問題,我們為新服務(例如“搜索”)的創建或關鍵的 Web 頁(如主頁)設計了一個明確的流程。 每個項目都是在一定的基礎上開始的,即我們有一個受益于我們站點上的頁面、部分或用戶界面元素的產品或服務。在早期的產品計劃階段(第 1 階段),我被要求設計一些初級模型:大致描述頁面、部分或功能的草圖。然后產品項目組檢查產品計劃建議,看看此項服務是否可以為 microsoft.com 的訪問者真正帶來一些實惠。
如果答案是“可以”,那么此項目會獲得批準,我們開始寫項目說明書(第 2 階段)。我們在第 1 階段的草圖和概念基礎上創建并提出一個更為完整的計劃。這時,我們一般還會開始可用性測試(一般會有書面的模型)以了解潛在用戶將對計劃中的設計做出何種反應。 在最后開發階段(第 3 階段),我們創建運行計劃服務的 Web 原型,并且進行全面的可用性測試以及內部復查。然后完成站點的代碼,修改程序錯誤,最后站點通過實際運轉的 Web 站點向客戶發布。
正如您所見到的,可用性在整個流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參閱“創建有效的 Web 界面需要認真計劃”)。我們可以為用戶運行某項任務計時,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產品以后的版本中對比相同的測試。我們可以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度量,以確定一個功能的重新設計是否為客戶帶來任何真正的價值。
還有,我們將仔細地觀察以了解可用性對象是否可以計算出如何正確使用新功能--我們稱為“可發現性”的方法。有時這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挑戰。例如:在我們的站點上,在 搜索引擎 中鍵入一個詞組或字會產生一列結果。然后我們請用戶選擇在這些結果中進行搜索,以便進行更細的搜索并且導向某一頁或資源。但是即使“在結果范圍內搜索”被明顯地標記在深色標簽上,很少有人熟悉它。一些用戶認為他們正開始新的搜索,并且可能毫無結果。我們正在解決這個問題以確??蛻艨梢岳?microsoft.com 上所有豐富的功能來提高他們對此站點的認識。
選項“在結果范圍內搜索”看上去很直觀,但不是非常易發現的。此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們的設計的問題之一。
最后階段
大體來講,站點設計是在發生沖突的需要之間求得平衡的藝術。一方面,我要將站點設計得盡量簡單易用。另一方面,我要確保站點中所有強大的工具可為經驗豐富的用戶所用。與此同時,我還要為內部客戶服務--Microsoft 產品項目組--他們對服務有特殊的需要。所以每天我都要解決一些非常困難的問題,經常處于很緊迫的情形中。我發現這種工作是鼓舞人心和有趣的。
這個職業非常需要更熟練的專業人員。我是經過一系列非常不一般的過程--在大學學習圖形藝術,然后在多媒體公司設計 CD-ROM,最后加入 Microsoft 并開發應用程序--才獲得這個職位的。非常奇怪的是,當我申請(并獲得)這份工作時,我以前從來沒有設計過 Web 頁。但是我廣泛的設計經歷已經證明是非常有用的,并且我自認為已經驗證了格言“成功的設計就是成功的設計”(不論是什么媒體)。許多設計問題對 Web 來說是獨一無二的,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對于任何媒體都是一樣的。
對于那些準 Web 設計師我的建議是,他們也應該盡可能地擴大設計背景。今天應該確保將一些 Web 工作作為互動設計培訓的一部分--大多數好的設計學校已將其加入課程中。但是在排版、色彩理論、版面設計以及生產等方面的扎實的技術將仍然特別有價值。 在未來,Web 設計師們仍將會繼續被要求給頁面增加更豐富的多媒體內容,從而為 Web 站點的可視性和可操作性增加了新一級的復雜性和技術要求。作為 CD-ROM/多媒體設計師,要求我必須具有圖形設計、視頻、音頻制作、動畫等方面的知識和創作能力。我的預言是,Web 設計師也將向這些領域發展。
對于屬于 microsoft.com 的我們--以及在 Internet 上的其它地方--那應該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未來。
了解您的觀眾。 調查一下究竟哪些人在訪問您的站點,以及他們為什么要訪問。新手或不定期上網的 Web 用戶與軟件開發商相比有非常不同的興趣和站點需要。 使您的站點對訪問者來說有所幫助。
為您的觀眾提供所需的信息。使導航元素保持一致,并且確保對訪問率最高的區域進行明顯的標記,是它們易于被找到。
使用清楚的消息
確保用戶了解此頁面的上下文,并且知道需要他們做些什么。如果在注冊過程中您要用戶輸入姓名,那么就直截了當地說。不要讓訪問者自己計算什么,他們會感到沮喪,于是轉到其它更簡單的站點(例如您的競爭對手的站點?。?。
保持一致性
雖然更改不同 Web 頁的外觀并不難,但這并不意味著您應該這么做。將主要功能--例如返回“主頁”的鏈接或者執行一個搜索--放在每頁的相同位置。在 microsoft.com 上,黑色全局導航工具欄的位置在四十多萬頁上都是一樣的。
使站點可用
牢記設計和測試站點的可用性。確保用戶可容易地執行任務以獲得所需信息。估算任務時間和任務完成率,然后努力進行改善。如果新的設計沒有在這些方面獲得改善,那么就不要實施它。重新從草圖(或最初的計劃)開始并嘗試其它方法。
保持簡潔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嘗試征求反饋意見。 有時新人可以很容易找到解決方案。
嘗試新的東西
不要害怕打破常規,嘗試一些完全不同的東西。如果您不試試,永遠不會找到真正的答案。
-- Microsoft·P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