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發展之痛
以上各痛點的最終結果又給我們帶來了持續發展之痛。其表現為:少有人會在項目中通過文檔提升開發效率;鮮有人會持續改善軟件的設計質量;大部分人只關注短期完成工作,而忽視短期行為所帶來的高額隱性成本。
持續發展之痛使得工程師很難輕裝上陣,工作精力過多花費在重復、低級的瑣事上,而非用于學習和思考。最終結果是將工作變成了“青春飯”,辛苦但卻看不到美好的未來。
所有痛點可以歸結為意識的陳舊,或雖有意識卻無力于將其轉變為能力!(注:意識是一種行為,而非能力)
當然,這些“痛”與我國的社會大環境有著緊密的聯系。但無論是怎樣的環境,總有人做得出色,或許他們身上有我們所沒有的內容。是什么?只有自己去想、去悟,成長之痛! 即使大環境好了、大家都很“專業”,職場的“金字塔”總是擺在那的。誰能向上走?走多遠?全靠個人,沒有shortcut!只不過每個人都平等地擁有向上走的機會與權力!
原文轉自:http://blog.csdn.net/hzliyun/article/details/9417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