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 一天早上大家都在閑著, 我在看電腦報, 同事小孔接了個長途電話:
“對… 對… 我們賣大型地理信息系統,Unix 上的 … 繪圖儀嗎, 什么型號? … 我們也經營的, 上個月還出過幾臺 ... 我到庫里去看看有沒有現貨… ”
小孔走過來把我手里的《電腦報》抓了過去, 翻到報價版面, 在繪圖儀價目表上來回看了幾遍, 然后拿起電話:
“你好, 我去 [庫里] 看了, 有現貨, 起價是…大家都不容易... 對... 您什么時候來取貨?“
第二天傍晚, 一臺繪圖儀被搬進了公司, 我們裝好了試用了一下, 過了把癮。
第三天上午, 繪圖儀出手了。
后來大家都離開了 <四高公司> , 這樣的商業技巧還在很多公司流傳。。。
4) 不太做廣告, 主要靠口口相傳, 容易被技術進步淘汰
這的確是傳統的作坊的一個劣勢, 現如今有互聯網, AppStore, SNS, 如果自己的產品真的好, 想讓別人不知道也挺不容易的。
作坊會被技術進步拋下? 以前看到一個電視節目采訪一位修鋼筆的小作坊, 那位師傅能把銥金筆尖的那一點小 “銥金”給點上去。這個技藝連同那小作坊據說已經快失傳了。但是沒關系, 有很多大型的企業, 也會被技術進步拋下的。 就像以前一部小說 <神鞭> 講到的, 如果落后的絕技沒有太多用處了, 那就練點新的絕技, 人又不笨, 小作坊掉頭快, 好辦。
有一種意見認為作坊只能獨立存在, 其實不然, 在龐大的企業內部, 也有一些人構建了一個小作坊, 自己做主, 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例如:
Thompson 和 Ritchie 在搞 Unix:
Pasted from
對這些 “小作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經理們, 值得表揚。
這些好的作坊, 都有這些核心特性: 從小事做起, 講究質量, 信用, 對產品負責, 對工作自豪。
作坊這么好, 那中國的許多作坊為什么不能興旺? 一個大家常說的重要原因, 就是 “環境對知識產權的尊重和保護不夠”, 其實哪里都有盜版, 哪里都有抄襲, 哪里都有競爭。有能力的作坊, 往往找到合適的渠道, 合適的空間, 實現自己的價值。
可以看看這個例子:
My Startup Story: from big ideas to thriving business in 8 short years.
那些想開作坊的人, 你們對知識產權又是如何尊重和保護的呢? 你心里 “熱愛技術”么? 你是否發現了你作坊的獨特價值? 你能放棄貌似免費的看熱鬧的機會,在網上斗嘴的爽快, 倒賣繪圖儀的短期收益, 吹噓自己要寫一個平臺的風光, 先練好內功?
作坊就在那里, 你是裝作路過沒看見,還是走進去? 在走進去之前, 先看看你喜不喜歡下面的事:
專注于你真正想做的的事, 也許比較寂寞, 因為它不是網上熱捧的 “高科技”.
如果你覺得解決普天下大眾的問題很難, 能否從解決自己的問題, 自己周邊的問題開始?
真正做好服務, 不管用戶有多少。 保護用戶的數據和隱私, 就像你希望別人保護你的隱私一樣,不要找別的借口。
有胸懷去找至少一個伙伴, 一起成長.
能自我管理, 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分享體會和成果,
享受你的工作和生活, 當別人詢問你的工作職位時, 能夠情緒穩定地說: 我自己干。
在 <現代軟件工程> 這門課中, 同學們組成了一個個作坊, 做一些解決具體問題的小軟件, 比那些上不著天, 下不著地,沒有實際用戶的軟件好多了。
幾年前各級有影響力的人士貶損了 “作坊”之后, 他們最近不談 “作坊”了, 他們在人云亦云地提 “云”和 “創新”的事:
創新的出路在哪里? 不能在各種峰會上發言的 IT 人士, 不妨走進各自的小作坊。
原文轉自: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1/12/31/2309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