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CMMI3的推進,測試組的分工越來越明確,開發方的文檔質量越來越高。終于帶來了負面效果--測試出的BUG極少,但上線后BUG卻仍然存在,很多BUG根本沒有測試出來,另外test leader這個位于腰部的關鍵人物,越來越體現不出應有的作用。目前的工作體系是這樣的:
下面先來來說說,測試不出BUG的問題:
對于測試不出BUG的原因,問題的關鍵在于,開發方提供的需求實在是很“完美”,用看圖說話的形勢,把所有的測試點都給寫了出來,包含了幾乎全部路徑。測試人員那到這樣一個文檔,做起來十分輕松,但同時也被限制在這個文檔的行程的一個圈里,無法發揮發散性思維,使得測試變的不全面。在正式測試之前,程序員會根據需求文檔自測,然后在提交。也就是說,文檔里提到的測試點,程序員自己都測試過,拿到測試組這邊,只不過是在重復程序員的測試,使得這樣的測試變得毫無價值可言。目前來說,如果想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如果讓test leader同時參與需求調研,重新確定測試范圍,這種方法未必有效果。原因有以下幾點:1.test leader本身并不熟悉所有系統業務,也不太可能熟悉所有系統業務,在這種情況下去參與調研,怕是很難明確問題所在,確定下的測試范圍會不準確。2.test leader本身并不參加測試,這一個人對需求理解的在透徹,也不可能手把手去帶著測試員去完成任務,把范圍劃出來,給下面的人員執行起來效果如何,還很難說。
我始終認為,軟件測試做的好與不好,關鍵在于對測試的認識,對項目的認識和做事的態度。目前給我的感覺就是,SRS里寫上的東西就測,一些其他的旁支末節的東西,看到了也不會去測,完成分內事而已。當初一直抱怨SRS寫的不好,測試不到,現在看來,寫的不好,到不如寫的好。文檔不清楚,會導致測試員不停的去研究究竟是怎么回事,去和開發溝通確認很多細節,而這些細節,就是非常關鍵的東西,在文檔寫的不是很好的情況下,很多細節都是測試員自己想象出來的。而現在在文檔十分清晰的情況下,測試員喪失了這種思維,固定在這些界面操作上,思維被文檔所誘導,實在是很悲哀又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我老覺得管理層都把下面的人給慣壞了,好像太重視每一個人的得失。就一個團隊而言,我始終認為是以公司利益為首,完成任務,保證質量是第一;什么個人發展啊之類,從公司管理層面不客氣的說,那是次要的。雖然團隊整體的綜合實力需要提高,但是那也是在有這樣一個需求的情況下,由管理層有目的的培養個別人而產生的。如果公司根本不需要做性能測試,我要底下的人學什么LOADRUNNER啊,純粹浪費時間。
現在組里沒有什么朝氣,原因可能有這么幾個:1.工作重復太無聊;2.領導對他們太客氣;3.壓力不大;4.綜合因素導致他們個人思想占主導地位,安排的任務喜歡做就做,不喜歡做就拖。5.綜合實力不高,導致對未來發展不明,外加人的天生惰性,導致比較懶散,一個帶一個,搞的基本都是無精打采。
造成這種情況不是一朝一夕,想改變也不是一時半會。我自己自恃也沒那么強的能力,帶動所有人改變,這個牽涉的因素太多,有的我無權決定,有的是人的基本思想觀念問題,想改變很難。目前李凱輝的積極性很高,不過如果整體大環境不改變,這種積極性也會慢慢的泯滅。良好的局面不是單靠幾個人的努力就可以形成,有一個良性循環很難,尋求一個公司利益與個人發展共進步的局面也很難。人總是要靠自己,想自己良好的發展,必須自己積極,而不是靠別人來安排你,讓你取的進步。
就需求這點來看,目前我也沒想出什么更好的方法去改變現狀,可以先按調研的方法去嘗試一下。
在來說說這個組織架構的問題。
從整體項目流程來說,提交測試后,基本都會交付組長負責處理,test leader 本身不會接觸到項目具體的事宜,這樣就導致了很多問題都是組長直接去和開發那邊處理,這個腰部的位置,其實是一個累贅。從職責上來說,目前leader其實扮演著測試經理的角色,而組長是leader的角色。而這個四層體系的最高層有一個相當于高級經理的人,而這個人才是對整個項目有決定權的人。這個概念等于就是一個項目經理上面有一個高級經理,而項目經理沒權利去決定項目本身的一些事宜,組員有時有的事情也不像項目經理匯報,而是向高級經理匯報,形成一個混亂的管理局面。目前組內差不多就是這樣,好像職責不清的感覺,有些事情,經理知道leader不知道,有些leader知道而組長不知道,對某些問題處理起來就沒那么順暢。
目前基于這種四層體系,我也不清楚處于腰部,應該做些什么,哪些應該我做,哪些應該組長做,而長此以往,我自己的進步也是微乎其微。
就管理本身而言,我覺得強硬的作風并不是不可取,軟硬兼施才是合適的謀略。對做的有問題的人要嚴厲處罰,對做的杰出的人要給予獎勵。不過說到底,不管是組長還是leader,都沒有相應的權利,今天除了測試經理站出來要這樣那樣,組里人會聽聽外之外,如果要把我們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應用到他們身上,怕是沒人搭理我們。給我感觸很深的就是,號召大家去開會的時候,不管是經理號召還是我號召,一個個都慢慢吞吞,慢條斯理的過來,這種小事就直接反映了目前的狀況和問題。XWL的管理作風之所以吃的開,很大原因是因為他有權直接處理一些事,而并不是他人格魅力有多高。
公司在逐漸改變,高層對這個組的支持程度也是十分關鍵,就目前來看,不管是抽調人手還是對培訓的態度,感覺都滿隨意的,所以給我感覺就不太好??赡苡行┦虑榇蠹叶伎丛谘劾?,所以積極性就會比較低。 這其實是一個惡性的循環,就我本身而言,對沒什么積極性的人,我更沒積極性去督促幫助他們進步。我覺得其實團隊本身并不是十分穩定,包括人員,制度,職責,能力,配比,測試質量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先穩穩,在尋求更進一步的發展。
大致先寫這么多,對團隊發展起到影響的因素很多,我的感覺有兩句話說的很好: 1.世上不存在完美。 2. 細節決定成敗。關于組織架構方面,不知道想法是不是正確,如果這種架構不變,腰部這個關鍵點的職責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