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的高潮似乎還未盡退,BPM又風生水起。自去年年中以來,甲骨文、SAP、HYPERION、SEIBEL以及金碟、用友等軟件廠商紛紛推出企業績效管理軟件。
BPM著眼于績效,是戰略和執行之間的橋梁。Ventana研究公司進而提出運營績效管理(OPM)的理念,指出應從運營入手,評估和監控業務流程,提高運營效益。只有加入OPM這項新修煉,BPM才是完整的。
在過去,實行企業績效管理(BPM)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預算和規劃應用程序、計分卡是其優先采用的手段。但如今,公司業務部門、財務部門和IT部門的決策人更加希望通過更有效地管理運營和業務流程,來達到創造價值的目的。
一種新的績效管理方法---運營績效管理(OPM)應運而生。OPM作為一種管理實踐,是指企業為實現一系列共同目標、達到更高的經營效益,去理解、優化和整合各種運營活動。它覆蓋了生產和服務型組織的所有流程,包括供應鏈管理和客戶關系事務。
絕大多數企業不單單關注交易系統和數據來源,而是管理運營績效。因此,在何處以及如何改進運營績效非常關鍵。然而目前這方面的努力是由企業內的各個不同部門分別進行的,不僅毫無效率,操作起來還相當復雜。于是,企業集結組織所有力量,努力改善內部各不相同的IT解決方案,尋求更為有效的方式來評估和監控業務活動。
現狀
鑒于企業對如何改進業務流程有著如此多的問題,Ventana研究公司進行了一項關于運營績效管理的研究,調查了超過1,300名高層管理人員、基層管理人員、IT部門的經理和員工。結果表明,企業正在不斷優化其運營績效。特別是首席財務官(CFO),他們一直都在關注如何將企業在IT上的投資與在成本管理方面取得的改進以及在客戶關系管理上獲得的投資回報聯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