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敏捷軟件測試常見的七個誤區(3)

    發表于:2016-05-16來源:TW洞見作者:TWInsights點擊數: 標簽:敏捷軟件測試
    對于這個觀點,在社區有過很多激烈的討論,比如這篇文章《我們需要專職的QA嗎?》就曾經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其實個人認為這篇文章里提到的QA指的是

      對于這個觀點,在社區有過很多激烈的討論,比如這篇文章《我們需要專職的QA嗎?》就曾經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其實個人認為這篇文章里提到的QA指的是Tester,具體兩者的區別可參考前面的觀點;拋開這個,作者的某些觀點其實是很有價值的,比如作者最后提到了質量不是測出來的,要通過軟件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相關活動的保障,而這些活動都離不開QA的參與。

      首先需求分析階段,QA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對于需求提出疑問,補充,修改,因為QA特有的技術背景,對于軟件的可用性等有更深入的理解,所以往往可以提出不同于業務分析師和開發人員的觀點;開發階段,QA也會審查開發人員寫的自動化測試,通過QA的專業測試背景幫助開發人員寫更有價值的測試,比如我們在項目中曾經發現開發人員寫了很多沒有業務價值的測試;測試階段,探索性測試,可用性測試,安全測試,性能測試等都是QA們在做的事情。

      當然,如果業務分析師從各種視角把業務分析的透徹完美,開發人員可以寫非常有價值的測試,也可以做各種類型的手動測試,那么去掉專職QA也不是不可以,那樣的話不是不需要QA,而是人人都是QA。

    7

      結論

      以上列出來的七點是剛剛接觸敏捷測試時很容易進入的誤區,甚至有的觀點在一些已經施行敏捷很長時間的團隊中仍然存在,這些觀點很容易導致敏捷測試走上彎路,以上是結合實際項目經驗個人的一些思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轉自:http://insights.thoughtworkers.org/agile-testing-misunderstanding/?utm_source=tuicool&utm_medium=referral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