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WCDMA中用戶設備的衰落測試
測試 無線系統(包括用戶設備和基站)在衰落情形下是否能夠成功地收發數據,是 測試過程 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通信理論中,一般把衰落分為快衰落、慢衰落、時間選擇性衰落以及頻率選擇性衰落等類型。然而,在實際的傳播環境中,往往是這些類型的排列組合。本文從
測試無線系統(包括用戶設備和基站)在衰落情形下是否能夠成功地收發數據,是
測試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通信理論中,一般把衰落分為快衰落、慢衰落、時間選擇性衰落以及頻率選擇性衰落等類型。然而,在實際的傳播環境中,往往是這些類型的排列組合。本文從實際應用出發,著重根據3GPP規范中規定的不同
測試環境,討論WCDMA中的衰落測試?! ≡趯嶋H的無線通信環境中,由基站(Node B)發出的下行信號不是經過一條固定路徑,而是通過多條受周圍環境及用戶設備(UE)移動速度等諸多因素影響的路徑到達UE。這些因素使得到達UE端的信號為多個不同時延、不同幅度及相位的原始基站發送信號的疊加,從而導致信號互相干擾。在此過程中,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數學模型(如圖1所示),仿真其對3GPP信號的影響:
圖1由于多徑及接收機的移動產生的衰落.jpg
1. 多普勒效應(Pure Doppler):仿真在直接傳輸路徑上的,由于UE相對發射基站的移動而產生的頻率變化。沿信號傳播方向的移動導致檢測到的頻率低于發射頻率,反方向的移動則導致其檢測到的頻率高于發射頻率。
2. 瑞利分布(Rayleigh Fading):仿真由于大型障礙物(建筑物等)的反射導致的頻率跳變,主要是仿真UE與基站之間無很強的直接視距路徑的情形。(如在城市中,受高樓等障礙物的影響,基站與手機沒有直接視距路徑)。
此外,由于在3GPP的規范中采取的是快速調制標準,因此,時延的變化(無論是突變還是緩慢變化)均是影響其信號
質量的重要因素。所以,為了全面的考察接收機的
性能,在3GPP的規范中又加入了以下兩種傳輸條件,用以測試UE在該測試條件下的接收性能:
1. 移動傳播條件(Moving Propagation):用以測試Rake接收機調整其在無線信道上延遲的能力。
2. 生滅傳播條件(Birth Death Propagation):仿真信號突然消失以及突然出現的動態傳播環境,如用戶突然走進建筑物的角落或者從該角落出來時的情景;用以測試Rake接收機對信號突然消失以及突然出現的抵抗能力。
對于WCDMA的用戶設備端,由于它只解調來自服務基站的信號,因此來自其他基站的相同頻率但具有不同主擾碼的信號,對于用戶設備端則呈現為類噪聲信號。因此其信號質量就會受到其自身信號與其周圍的噪聲信號功率之比(信噪比)的影響;在測試中,通過加入一些加性高斯白噪聲(AWGN)信號來仿真其對信號的影響。也就是說,在實際的測試中,衰落和加性高斯白噪聲同時干擾有用信號。圖2即為加入衰落和AWGN后的WCDMA信號的頻譜:
圖2:經衰落機AWGN仿真后的WCDMA信號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