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軟件測試用例編寫要點

    發表于:2011-06-08來源:未知作者:娃娃點擊數: 標簽:
    軟件測試用例編寫要點 前言:根據詳細設計文檔編寫測試用例的目的不在于驗證軟件達到的功能,而在于驗證軟件應該達到的功能.這樣可以去除軟件開發過程中的隨意性. 1. 目的:統一測試用例編寫的規范,以保證使用最有效的測試用例,保證測試質量

            測試用例編寫要點

      前言:根據詳細設計文檔編寫測試用例的目的不在于驗證軟件達到的功能,而在于驗證軟件應該達到的功能.這樣可以去除軟件開發過程中的隨意性.

      1. 目的:統一測試用例編寫的規范,以保證使用最有效的測試用例,保證測試質量。

      2. 范圍:適用于公司對產品的業務流程、功能測試測試用例的編寫。

      3. 功能測試用例編寫原則。

      3.1單元測試功能用例的編寫目的

      單元測試用例的目的在于驗證單個模塊是否達到了詳細設計說明書中規定的功能,由于是單個模塊所以無法檢驗關聯性,可能會牽扯到數據庫的操作,例如:刪除時,需要查看數據庫是否完全刪除了數據.

      3.2集成測試功能用例的編寫目的

      集成測試功能用例的目的在于驗證軟件連接時,模塊的連接是否正確(及數據的傳遞是否正確).我們的軟件中體現出來的是,是否正確調用界面,界面之間顯示的數據是否正確,特別是財務方面的.

      集成測試用例的編寫過程中,經常將功能用例與業務流程用例混合編寫,因為在集成測試時很難將兩者分開.

      4. 業務流程測試用例編寫原則。

      4.1集成測試業務流程用例的編寫目的

      集成測試業務流程用例的目的與集成測試功能用例的目的基本一樣,在于驗證數據的正確性,及界面之間的數據傳遞的準確、無誤.

      4.2系統測試業務流程用例的編寫目的

      系統測試業務流程用例的目的在于驗證軟件最終數據的準確性.我們的軟件體現為,手工數據與報表數據的一直性.用例與用例之間有著一定的關系,目的性十分明確.

      5. 測試用例設計的原則(系統測試業務流程用例可以參考)

      5.1全面性

      指編寫的測試用例應該覆蓋所有的詳細設計文檔描述的功能.

      5.1.1 數據庫程序基本的增、刪、改功能.

      增、改測試用例重點在于數據合法性、正確性的檢驗和提示信息的正確性的檢驗.輸入的數據可能有無限種組合,此時可以采用等價類劃分和邊界值法.

      刪除的測試用例比較簡單,只有操作沒有數據的輸入,但是應該在備注中注明,刪除的限制條件,以及數據庫中應該刪除的表的情況.有條件限制時,測試用例應該包含各種刪除條件,必要時在添加或修改的測試用例后面或中見,緊跟刪除的測試用例.

      5.1.2 對于無輸入的操作,應該詳細描述其具體的操作步驟和結果.例如:選擇商品,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此時應具體描述程序從何處進入,通過何種操作,達到商品界面.對于報表的測試用例,最好緊跟在輸入數據的后面,并且應該給出報表輸出的數據的界面圖(含數據).

      對于不便書寫測試用例的情況,應該在備注中說明,并寫出可能的操作步驟.例如:對于文件夾的拖動,說明左右拖還是上下拖,結果如何就可以了.

      5.1.3 單元測試用例的書寫是使用一條數據,多種可能的情況考慮.但是對于其余各階段的測試用例,必須考慮多條數據時的情況.此時主用是針對新增多條數據后,進行刪、改、拖等情況的考慮.

      5.1.4 應考慮存在跨年、跨月的數據

      5.2正確性

      包括數據的正確性和操作的正確性.

      首先保證測試用例的數據正確,其次預期的輸出結果應該與測試數據發生的業務吻合.

      操作的預期結果應該與程序發生的結果吻合

      5.3符合正常業務慣例

      測試數據應符合用戶實際工作業務流程.實際就是測試用例的先后順序,先新增,后修改或刪除.不能將刪除放在第一位.

      5.4 仿真性

      人名、地名、電話號碼等應具有模擬功能,符合一般的命名慣例;不允許出現與知名人士、小說中人物名等雷同情況。

      5.5 可操作性

      測試用例中應寫清測試的操作步驟,不同的操作步驟相對應的操作結果不同.達到的目的是,任何人,均可以根據測試用例,單獨進行測試.

      6. 測試用例設計的方法

      6.1 等價類劃分法

      6.1.1 確定等價類的原則

      6.1.1.1 如果輸入條件決定了取值范圍,或值的個數,則可以確立一個 有效等價類和兩個無效等價類。

      6.1.1.2 如果輸入條件規定了輸入值的集合,或者規定了“必須如何” 的條件,此時可確立一個有效等價類和一個無效等價類.

      6.1.1.3 如果輸入條件是一個布爾量,則可以確定一個有效等價類和一個無效等價類

      6.1.1.4 如果規定了輸入數據的一組值,而且程序對每個輸入值分別進行處理,此時可為每一個輸入值確立一個有效等價類,此外,針對這組值確立一個無效等價類,它是所有不允許輸入值的集合

      6.1.1.5 如果規定了輸入數據必須遵守的規則,則可以確立一個有效等價類(符合規則)和若干個無效等價類(從不同的角度違反規則)

      6.1.1.6 如果確知,已劃分的等價類中各元素在程序中的處理方式不同,則應將此等價類進一步劃分成更小的等價類

      6.1.2 測試用例的選擇原則

      6.1.2.1 為每一個等價類規定一個唯一的編號

      6.1.2.2 設計一個新的測試用例,使其盡可能多的覆蓋尚未被覆蓋的有效等價類,重復這一步,直至所有的有效等價類都被覆蓋過

      6.1.2.3 設計一個新的測試用例,使其僅覆蓋一個尚未被覆蓋的無效等價類,重復這一步,直至所有的無效等價類都被覆蓋為止

      6.2 邊界值分析法

      6.2.1 測試用例的選擇原則

      6.2.1.1 如果輸入條件規定了值的范圍,則應取剛達到這個范圍的邊界值,以及剛剛超越這個邊界范圍的值作為測試輸入數據

      6.2.1.2 如果輸入條件規定了值的個數,則用最大個數、最小個數、比最大多1、比最小的小1的數作為測試輸入數據

      6.2.1.3 根據詳細設計說明書的每個輸出條件,使用前面的原則

      6.2.1.4 如果程序的詳細設計說明書給出的輸入輸出域是有序集合,則應選取集合的每一個元素和最后一個元素作為測試用列

      6.2.1.5 如果程序中使用了一個內部數據結構,則應當選擇這個內部數據結構的邊界上的值作為測試用例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