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隨意地分配:
基于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時間測試卻又至少要保證所有的產品需求已經被確認可以在設想的良好狀況下象它們被期望的那樣工作的想法,前面這3 步將讓你任意的分組測試用例,如果你也停下來思考每個測試用例的測試的內容,它們都將變的很重要。因此只需要:
I) 把你所有功能性驗證(或基本路徑(Happy Path))的測試標注為高優先級別
II) 把你所有錯誤和邊界值或確認測試標注為中優先級別
III) 把你所有非功能性的測試(例如性能和可用性)標注為低優先級別。
2) 提升和降級:
并非所有的功能性測試都一樣的重要,并且和邊界和非功能性測試一樣的重要。思考一下測試的重要性及相對于其他同等優先級別的測試,你想要檢查這個功能的頻率-考慮質量目標和你項目的需求。
I) 把功能性驗證測試分為兩組:重要和不是十分重要。
II) 將“不是十分重要”的能性驗證測試降級為中優先級別
III) 把錯誤和邊界測試分成兩組:重要和不是十分重要
IV) 將“重要”的錯誤和邊界測試升級為高優先級別
V) 把非功能性測試分成兩組:重要和不是十分重要
VI) 把“重要”的非功能性測試升級為中優先級別
VII) 針對每組高,中和低優先級別的測試用例,重復劃分和升級/降級流程直到你達到一個點,可以在不同優先級別之間移動的測試用例的數量到最小。
3) 識別小版本驗證測試用例(Build Verification Tests):
現在,為了確保小版本是可以測試的并準備好給小組其他成員開始測試,哪些測試用例是必須在每個小版本中都檢查呢?
I) 將好優先級別的測試用例分成兩組:嚴重和重要的
II) 將“嚴重”的高優先級的測試用例升級為BVT優先級
注意:不要先識別BVT測試用例!BVT只是高優先級別測試用例的精選,它們已經被確定為對系統和測試是非常重要的。
在這個流程的最后,就是要檢查優先級別的百分比分布情況是:BVT為10-15%,高為20-30%,,中為40-60%,低為10-15% .
在升級和降級測試用例時,需要考慮的方面是用戶將要求這個功能或功能性的頻率是怎樣。同樣的,對于用戶日常的或月尾的活動而言,這種行為的嚴重性是如何。Robyn Brilliant在測試進度報告中提供了一個清單,你可以在考慮降級或升級測試用例的時候使用
使用從一到五的一個刻度,從最嚴重到最少的嚴重程度,量化可靠性風險如下:
I) 這個功能的失敗將影響用戶。
II) 這個功能的失敗將給公司造成重大的影響
III) 這個功能的失敗將引起一個潛在的延期給客戶
IV) 這個功能的失敗對公司將有較小的影響
V) 這個功能的失敗沒有任何影響
這個和其相似的刻度可以幫助你達到你測試用例優先級別劃分的最后一步。
總結
這是一個簡化的劃分測試用例優先級別過程的例子。然而,在快速組織測試用例和安排測試進度和工作量,及制訂項目計劃時需要完成哪些測試用例等方面,它可以給你很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