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程--高程--系統分析員的成長經歷
發表于:2007-05-26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
雖說是連續三年過了中程、高程與系統分析,但是還是僥幸的成分居多,在這里寫的所謂經驗,也是一些技巧性的東西,只與大家作參考…… 一、分析試題 拿到歷年的試題,不難看出其共通點,由此出發,推測當年的試題。 程序員級、高級程序員級 1)上午題:基礎知
雖說是連續三年過了中程、高程與系統分析,但是還是僥幸的成分居多,在這里寫的所謂經驗,也是一些技巧性的東西,只與大家作參考……
一、分析試題 拿到歷年的試題,不難看出其共通點,由此出發,推測當年的試題。
程序員級、高級程序員級
1)上午題:基礎
知識部分,共15大題,75小題,其特點是知識點分布得廣。
以下是我做的一些分析:(15道大題中知識點的分布)
2道專業英語題(說是專業英語,我覺得是考動詞時態的更多,只要有大學英語三、四級水平應該都不成問題)
1道操作系統題(總是WIN,DOS,
UNIX)三種輪著考,看前兩年是哪種大概就猜到了
1道
網絡技術題(對專業的縮寫詞的重視程度頗高,有一年出的是英譯中,問:B-ISDN又稱____之類的……)
1——2道編譯原理題(半自動機啊自動機,還畫圖,頭都大了)
1——2道排序算法題(希爾排序,選擇排序,歸并排序,插入排序……各種排序的各步都要清楚,最喜歡問的題目是用某種排序第一趟得出的是什么結果……算法復雜度分析)
1——2道數據結構題(二叉樹的前中后遍歷、圖的深度廣度遍歷……)
1道多媒體技術題8(有一年竟然問我,人的耳朵能聽到多少HZ的聲音,分特。) 總的來說還是跟一些壓縮啊,聲道啊有關
1道
軟件工程題(問些
白盒黑盒啊,
測試用例屬于哪一種啊,會涉及到一些較新的知識點)
其他的因為離考試年代太久遠了,不記得了。這里提供的只是一個分析的方法,可以看出,知識點的分布很廣,想投機取巧說哪章不看,說不定考不到,那很有可能就吃虧了。但是如果對某一知識點實曰能掌握,那是干脆丟掉為好,因為丟掉也才是一道題目的分數而已。
2)下午題
A.程序員級:
4題都是C語言的試題,總的來說第一到三題都是比較容易的,第四題較難。 統觀這么多年的試題,逢考程序設計必考C,考C必考指針與數組,只要掌握這兩種數據結構,加上利用指針和數組構成的一些如循環鏈表,靜態鏈表,動態鏈表,十字鏈表等的復合數據結構類型。還有就是一些應用,如:二叉樹的遍歷、遞歸、圖的生成,只要不被指針指得昏頭轉向,離成功就不遠了。
B.高級程序員級: 高級程序員級的試題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三道選兩道(流程圖、編譯原理、
SQL語言、業務流圖等各種類型都有)此部分占 30分。兼有填空與簡短回答的成分?;卮饡r要答到點上。才能得分。
第二部分:CASL語言 有時候會分成兩道小題,有時候一道大題,是否弄懂CASL可以說是能否考上高程的關鍵。因為15分一下子丟光,除非其他題目做的很好。要不要達到47分還是比較難的。
第三部分:C語言 第一道題較容易,第二道題較難。不記得是不是也是三選二了。重點還是指針與數組。
系統分析員級:
上午題,跟高程的難度差不多,只是多了5——7道數學題,涉及的是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離散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方面,而且還很喜歡出混合數學題,將專業與數學混在一起考。比如問某個并行系統的
安全性的計算……如果數學不過關,那30分就丟了,差不多下午題也不用去做了。
下午題1:三大題簡答,每大題有三小題,問的都是一些當前的熱點技術,比如我考的那年是
面向對象、防火墻與……(健忘,不記得了)。最要命的是面向對象講到類的重用,出了11道敘述題,問哪三條是錯誤的,還要說出原因。 要注意的一點是,答題是有規定字數的,不能超過題目規定的字數。答題欄是方格,一超出了一數就知道。(很多都規定只能用15個字)
下午題2:寫論文及其摘要,四選一,只要技術過硬,基礎知識扎實,而且還會吹水,那基本是沒問題啦。四選一一定要選的快,選的準,寫到一半再后悔就來不及了。寫論文的時候最好列個提綱再寫,不要涂鴉,一定要寫夠規定的字數。
二、復習資料選擇
根據這么多年的經驗,出題的老師很喜歡在自己出的復習資料里原封不動的抄幾道題目出來。那么清華大學出的配套復習資料自然是必備的了。 其他的再推薦幾本書;
專業英語用書:《計算機英語》劉兆毓 清華
CASL程序設計,高程第一部分:王春森老師的程序員級、高級程序員級《程序設計》三本書,做熟相關的兩章包沒問題。
C語言程序設計:《C語言程序設計》譚浩強老師 《數據結構》 清華
系統分析用書:《軟件工程(高級)》 鄭人杰 清華 系統分析簡答:到計算機世界等WEB站點多看一些時文,非常有用。
系統分析論文用書:《軟件工程師手冊》《
數據庫論文選》《日本計算機考試高級指南》——有很多相關用例,如果沒做過大型工程的看這里就最好
三、鉆研考綱
從歷年的考試來分析,考試的題目都不會脫離考綱與復習資料,在著手復習之前,很好的把握考綱,可以說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還記得當年考系統分析的情景,先打印了一份考綱,每個知識點留下若干的空白處,手里拿著考綱,身邊是一疊的專業書,約綱的每一個知識點后標記上在哪一本書,第幾章,或是第幾頁,因為系統分析沒有專門的輔導書,因此到最后總共翻的專業書數目竟達7、8本。當年考高程與中程也是一樣的,不可能某本書上有一些考點,翻遍書仍找不到的知識點,就在旁邊做個記號,去網上找找看。當然,有些考點感覺上非常的難,看了千遍百遍仍不知所云,我經常都是夢想著這個點不會考,然后在它旁邊畫個符號就將它PASS過去了。當然,如果復習過一遍后還有時間,那就往這特殊標記上看看。萬幸的就能撿回個幾分啦。 在復習的時候,將各考點的一些核心內容寫哉白的地方,比如測試用例的選擇啊,就可以寫條件測試、覆蓋測試、……,到了快要考試的時候,拿出這一份自制考綱來,掃描一遍各個知識點,看哪個了解得不夠熟悉,就要趕緊補了。
四、做題技巧
時間的分配問題:要注意把握好分配給各題的時間,不要在某一題上耽誤過長的時間。 總的來說,上午題總是有人提前交卷,我想應該時間是比較充裕的,而對于下午題來說,考高程的朋友不要在CASL上花太多的時間。 至于系統分析,下午1的難度很大,答題時間又短,時間一定要分配好。字數上也要斟酌著。 下午2的論文,只有一個寫字,不停的寫,累了也不要停筆,否則很難湊的夠字數。這里具體可以看一下溫老師的文章,很有啟發。
五、后話
僥幸考來的系統分析,卻與家人與朋友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家里人總是說:“敢于報名已經是一種勇氣,考不考得上都一樣高興”所以我完全 沒有什么心理上的壓力。及到考試時,因為考點離學校遠,老爸老媽凌晨5點就起床,從 家里趕來廣州陪考,帶上一大堆食糧,還有午睡用的被子……(如果有睡見到一個女孩子 蓋著黃色的被子在廣州電子職中的食堂里午睡,那就是我:))是家人的支持給予我很大 的信心和力量。 再有就是軟考空間的一群朋友,馬讓我去找溫老師的文章來做論文指導,DIVSUN在 我的要求下很快掃描了一份4月的系統分析考題給我,還有SU
MIN也給我92-95年的系統分 析題目,此外還有許多許多匆匆一面的朋友,大家互相支持,互相鼓勵著。 引用某電影的一句話結束全文—— “有信心不一定會贏,沒信心一定會輸?!?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