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
  • 也談測試的進度控制與團隊管理

    發表于:2008-07-07來源:作者:點擊數: 標簽:團隊管理進度
    在很多時候,產品(或項目)總不能如期地發布(或結項),發布期總在不斷地推延,推延。大的產品有時會延遲一個月,幾個月,甚至半年以上。這是個普遍現象,因為每個軟件的 測試過程 都會受到諸多不定因素的影響。 近日,和業內同行聊起過如何控制產品的測試

    在很多時候,產品(或項目)總不能如期地發布(或結項),發布期總在不斷地推延,推延。大的產品有時會延遲一個月,幾個月,甚至半年以上。這是個普遍現象,因為每個軟件的測試過程都會受到諸多不定因素的影響。

        近日,和業內同行聊起過如何控制產品的測試進度問題。我認為,延遲問題是無法避免的,但這種風險卻可以盡量地降低。我不做測試已經8年了,但還是有一些深刻感悟:

     

    一、制定切實可行的測試計劃,制定和執行計劃時注意幾個原則:

    1、務實原則

            即,沒有把握的事情,不輕諾;已經答應的事情,不失信。

    測試計劃應依據功能設計書制定,明確測試范圍和發布條件,合理地分配和調度測試資源。并考慮版本的復雜度,和功能的成熟度,以及預期發布時間,實事求是地劃分測試階段,且對各種突發情況進行風險預估。

     

    2、前緊后松原則

       對于接手的任務,要做到"前緊后松,趕早不趕晚",盡力地按時、甚至提前完成。Bug的發現也盡量密集在集成測試階段和系統測試初期。

     

    3、重者為先的原則

        各種事務"按類別"、"分優先級"處理。分清輕重緩急,重者為先。Bug的處理也以功能性錯誤、死機死鎖、致命等優先級為高,邊緣死角問題為低的原則。

     

    4、提前進入原則

        國內很多軟件企業,由于受測試人手、測試人員的編碼水平、以及公司對測試的認知程度等因素影響,很難做到由測試人員來做單元測試白盒測試,更甭說從設計階段開始了。但是,測試經理應該盡可能地參與到設計階段,及早地了解需求動向,為測試前期做準備。測試團隊則應提前進入到集成測試階段,而不是從系統測試才開始。

        因為,做過單元測試后,集成測試再由研發人員來做的話,則很容易產生懶散心理。集成測試階段,測試人員的進入,則能和研發有效地互動起來,把許多明顯的bug攔截在提交系統測試之前。早在1998年,我就提出這一想法并親身實踐。結論是,測試進入得越早,對后期的進度把控就越有效。

     

    二、輔助自動化手段

        自動化測試框架,雖然優點很多,但由于時間、人力、物力成本投入太大,以及企業對測試的重視程度、不同軟件的不同特性等諸多因素,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最起碼從目前來看,完全采用自動化還不太現實。

        所以,可以把自動化測試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對于有規律的、重復性強的、大數據量的,可批處理的,以及壓力測試等,采取自動化測試。

     

    原文轉自:http://www.kjueaiud.com

    老湿亚洲永久精品ww47香蕉图片_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北美法律_国产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_久久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

  • <ruby id="5koa6"></ruby>
    <ruby id="5koa6"><option id="5koa6"><thead id="5koa6"></thead></option></ruby>

    <progress id="5koa6"></progress>

  • <strong id="5koa6"></strong>